美國大選|特朗普「不要戰爭」 賴清德「哭笑不得」?

撰文:袁湘仁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大選2024/特朗普/川普/賀錦麗/US Election】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拿下277張選舉人團票,不只確定勝選,還大幅領先對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一向緊跟美國一舉一動的台灣,賴清德極快就表達了對特朗普搭檔的恭賀之意,並強調台灣願意做美國最可信賴的夥伴。

不過,不曉得賴清德本人及其文膽,在發出這份賀文之前,是否認真看過特朗普所發表的勝選演說。特朗普歸結了自己勝選的「核心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目標是結束戰爭,而非發動戰爭。」其言下之意,指涉的不只是俄烏戰爭,不只是中東戰火,必然也包括了可能的台海衝突。

如果我們將「不要戰爭」當作是特朗普主義2.0的主要內涵之一,並且得到了多數美國選民的青睞,這是因為特朗普非常清楚看到了今天美國社會的矛盾與癥結所在,當諸多美國人都吃不飽的時候,作為意識形態的「民主自由」顯然解決不了美國的困境。這也是為何其副手萬斯(J. D. Vance)曾說過,美國人的餐盤裏面已經沒有飯菜了,「我們又要拿什麼去幫助烏克蘭?」

這一套對於戰爭的看法,基本完全顛覆了拜登(Joe Biden)時代的對外政策。從賀錦麗選戰空洞的打法來看,其延續的正是拜登時期的「價值觀外交」,也就是在亞洲、歐洲、澳洲等區域,重新糾集盟友「打群架」,打的對象無非是挑戰到其霸權地位的中國與俄羅斯,同時保衛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因此拼了老命給烏克蘭、以色列送錢送炮彈,卻看不到美國自己的民眾早已在貧窮線上下載浮載沉。

2024年11月6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West Palm Beach)向支持者發表講話。(Reuters)

拜登靠着意識形態價值觀「圍毆」中國的套路,給了民進黨從蔡英文到賴清德兩朝絕佳的「坐大」機會。正是因為拜登政府為台海温度不斷添柴火,蔡英文一直到賴清德便得以靠着拜登數度「協防台灣」的口頭承諾,毫不避諱地登上美國戰車,配合美國政策把台灣打造為一座「武器庫」,喬裝為軍事豪豬、軍事刺蝟,不只延長兵役,還大搞「黑熊學院」、《零日攻擊》等等的「全民防衛」動員,凡事都以「抗中保台」為最高圭臬。

不可否認的是,拜登的抗中路線,乃是延續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對華貿易戰與科技戰之全方面升級。但是拜登這四年的實踐,反而讓美國社會內部天怒人怨,為了維持美國世界老大哥光鮮亮麗的外表,犧牲的卻是美國民眾的經濟民生。最後,美國選民就算知道特朗普夠瘋狂、夠民粹,但在自顧不暇的狀態下,還是倒向了門羅主義、孤立主義、不要戰爭的特朗普。

美國內在政治動力所驅使的「大轉向」,恰恰就是民進黨政權最為擔心的地方,如果沒有一個世界強權持續在台海「拱火」,民進黨「抗中」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又將如何維繫下去?這就解釋了為何台灣「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日前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顧不得自己外交官的身份,竟然直接使用了「worried」這個詞,來表達台灣當局對美國大選結果的憂心忡忡。

路透社11月5日報道,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要求台灣供應商將製造地點移往海外,部分供應商已將工廠移至越南和泰國。(Reuters)

如今,還在用「台灣願意做美國最可信賴的夥伴」這套說詞自欺欺人的賴清德政府,恐怕真的得要深深地「worried」了。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美國,對中國的結構性競爭態勢雖然不會改變,但在特朗普「不要戰爭」的最高原則下,他或將改以高關稅、交易談判等手段應對中國的政經影響力,而非只着重「第一島鏈」如此軍事之圍堵。不難想像的是,在特朗普眼中就像「筆尖」一般大小的台灣,不過也是他對華博弈更為明面的一枚籌碼。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已多次表態,揚言向台灣收取「保護費」,甚至高達GDP的10%。這些話聽在台灣耳裏,或許以為是瘋言瘋語,卻早已透露出特朗普對於「出兵台灣」以及「無償保台」的真實想法。更為要緊的是,如果未來中美競爭體現於要價談判,那麼台灣民進黨「賴以維生」的「軍事牌」、「武器牌」、「戰爭牌」便很有可能淪為一文不值。唯一稱得上「籌碼」的台積電等半導體技術,也相當有可能在特朗普「製造業回流」的諾言下,一點一滴地被「搬」到美國。特朗普今次最大的支持者兼金主馬斯克(Elon Musk),其旗下的SpaceX公司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要求台灣供應商將製造地點移往海外,也已經嗅得出些許端倪了。

特朗普「不要戰爭」的大政方針,對於節節升温的台海,不見得是壞事,還可說是好事一樁,畢竟「和平」周旋的空間變得更大了。唯獨對滿腦子想靠戰爭攫取「抗中」政治利益的賴清德政府而言,這下可真是哭笑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