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競爭激烈 德國車企選擇「卷入」中國市場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的外來直接投資一年內兩次出現淨流出的同時,德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卻逆流而上。對中國而言,這可能是臘月暖風般的好消息,但德國與歐洲大國輿論卻呈現一片焦慮與質疑。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反應,形成對比明顯的兩重天。

據《金融時報》與德國媒體引述德國央行數據報道,今年首三個月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為24.8億歐元,到第二季再幾乎翻倍到48億歐元。合計起來,今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再創新高,達到73億歐元,超出去年同期的65億歐元。而在上個財年,德國企業全年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已經是創紀錄的近120億歐元。

西方好些主流媒體則視之為警鐘,重點放在德企竟然對朔爾茨(Olaf Scholz)政府「去風險」的呼籲充耳不聞,投資中國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法國《費加羅報》8月13日的報道標題,直接批評這些企業「仿佛患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意指受害者去協助加害者。內媒《環球時報》社評則反擊:「德企的選擇是對『泛政治化』的無聲反對」。

德國車企巨頭大眾汽車近年來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布局。圖為上汽大眾位於四川成都太古裡商圈的ID. Store X展廳,攝於2021年1月。(路透社)

事實上,德國企業加碼中國業務已兩三年了,大眾、寶馬等大型車企是主力軍,原因也是多重的。這一方面是這些大廠加緊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即擴大在地生產、直接供應中國市場,以期能在更不確定的未來保持供應鏈穩定,免受他國際性因素的干擾。再者,面對中國新能源車的挑戰,德國老牌大廠已切身感覺到危機。中國市場轉向新能源車的速度之快、中國競爭對手壓縮成本的狠勁讓德企猝不及防,他們的對策是加速布局中國,尋求與中國夥伴合作、互利共贏。

其實,這些德國車企業的策略,何嘗不是在執行企業自身的「去風險」戰略?企業的選擇中也考慮了商業、生產、科技與地緣政治因素,包括中外市場脫鉤、台海衝突等風險,只不過淡出或退出中國市場不是他們的選項。若離開中國,即等於遠離了日漸由中國定義的新能源車研發生產生態系統,這是不是以一種風險換另一種風險呢?這些理性的考慮,若不是身在其中,未必很好理解。

今年4月,德國大眾汽車宣布大手筆投資25億歐元以擴建大眾設在合肥的生產和創新中心,為與中國小鵬汽車聯合開發的兩款車型做準備。大眾的競爭對手寶馬也不遑多讓,同月宣布對瀋陽工廠再投入25億歐元,為2026年啟動寶馬「新世代」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奠定基礎。此前,寶馬已在2022年與2023年,分別投資150億元(人民幣,下同)和100億元於瀋陽的新能源車和動力電池項目,深化本土化研發進程。

2023年10月11日,丁薛祥會見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新華社)

面對中國同業的競爭,德國車企不得不上緊發條,在中國與中國車企一起「卷」,以免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被邊緣化。數據顯示,新能源車銷售已超過中國汽車銷售的半壁江山,而德國老牌車企雖然在傳統燃油車與高檔車方面有明顯優勢,在中國新能源車領域裡,奧迪、寶馬、賓士所占總份額卻不足一成。《德國之聲》今年4月就曾形容:「正在舉行中的北京車展上,德國汽車品牌早已沒有了一枝獨秀的輝煌。而擁堵北京街頭的各色電動車中,唯獨看不到德國車的蹤影。」

加碼投資中國的德國車企選擇了急起直追。近年積極觀察中國的世界經濟史家亞當.圖茲(Adam Tooze)本周撰文引述一名德國車企高管直截了當地說:「如果我們還要做造車這門生意,我們就必須在中國。如果不在這裡,我們在這一行裡就呆不下了。」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在大型車企的巨量投資下,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並沒有巨幅上漲。這說明,仍有德國企業、據信是中小企業在淡出或撤出中國,中國經濟重振動力不強,需求不足,市場過於「內卷」恐怕是個中原因。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今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也發現,德國對中國投資的資金大部分來自德國企業在華投資產生的利潤,是對現有在華生產能力的再投資,這也是「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實施。

既要防地緣政治風險,又離不開中國在特定產業的前沿科技,這是一些外國企業面對的兩難,對所屬國家也不是好消息。以德國大型車企為例,他們有能力將生產線布局到中國,卻會造成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大減,減少德國工人的就業機會。總體而言,中國快速形成的科技實力,將成為抵擋西方世界「脫鉤斷鏈」的防護罩;但中國市場的過度「內卷」,除了讓少數強者存活外,也會有許多企業被犧牲、許多外企卻步。不論是西方暗暗推行的「脫鉤斷鏈」,或者中國過度的內卷,長此以往對各方都不是好事。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