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助攻 中國能否衝破壁壘成為全球南方經濟霸主?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設置貿易壁壘,中國商品和投資近年來轉向全球南方市場,中國也藉由經貿互動擴大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受訪學者分析指出,世界正走向由中美各主導的兩大集團對抗、分治的貿易新形態,但仍未分出勝負,中美博弈不在於出口和投資的體量,而在於誰能掌握頂層市場遊戲規則的主導權。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刊發題為《中國企業正在贏得全球南方》的文章稱,中國正透過全球化供應鏈和消費品,逐漸削弱跨國公司在全球南方的主導地位,西方跨國企業正拱手讓出這個全球增長最快、人口最多的市場。

報道說,中國企業在全球南方的銷售額已超過日本跨國公司,預計到了2030年,中國企業的銷售額將超過歐洲企業,也能與美國企業並駕齊驅。

顯示南北分界線傳統定義的世界地圖。(Wikimedia Commons)

英國《金融時報》此前於2月間報道,截至2023年10月的一年內,中國對東盟10個成員國的出口額超過對美出口額。更廣泛地說,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總額,超越其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總額。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引發中美貿易摩擦後,中國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改變原有貿易格局,讓中國企業不僅能從一帶一路國家獲得原材料,同時也開拓市場,以輸出過剩產能。而「全球南方」一般指的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集合體。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長洪耀南向《聯合早報》分析指出,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在2016年、2017年達到高峰後陷入瓶頸,於是把一帶一路市場轉為中國產品的外銷市場,這也是中國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總額,超過出口至美歐日貿易總額的主因。

不過,洪耀南不認為,中國已贏得全球南方,因為勝負不在於體量,而在於誰能主導頂層市場遊戲規則。

2023年10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禮上發表講話,紀念「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照片攝於北京人民大會堂。(Reuters)

他以通訊系統為例說,中國正試圖強勢主導全球5G發展,大量在非洲國家建設基台,以跟美國分庭抗禮,這相當於中美兩大通信系統的頂層遊戲規則之爭。「如果以美國為主,那手機就用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如果中國掌握,那就用華為鴻蒙,那又是另一套系統。」

他再以電動車為例說明,雖然中國電動車大量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但整體而言,中國主導的電動車還沒有完全取代美日主導的燃油車。「兩種車子的體制還處在競爭階段,還沒有分出勝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向《聯合早報》分析指出,雖然一帶一路促進了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但也凸顯一個問題,那就是全球南方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規模有限,當地中產階級短期內估計不會出現,「不太可能自然地消化中國要轉移的貿易量」。

而且,當中國的產品在這些發展中國家或新興國家的市場佔有率提升時,就可能在當地引發反彈,「這個現象在東南亞已經看到了」。

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長祖爾基弗里6月底說,印尼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從鞋類、服裝到陶瓷等,徵收100%至200%關稅,以確保本土企業可以生存。他說,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戰導致中國產品供應過剩,於是部分產品傾銷到印尼等其他市場。

為更好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習近平在會上宣布,中方將設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並提供10萬個研修培訓名額。(中國外交部)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則分析稱,中國與全球南方和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佔比提升,是因為全球南方國家、一帶一路國家當下的發展階段,類似於中國早年改革開放的初期或中期,與中國目前的經貿關係有很強的互補性,也具備很大的市場潛力。

他說,美國以國家利益為優先,歐洲則危機不斷、自顧不暇,所以美歐都沒有兌現對發展中國家的承諾,如氣候變化技術轉讓等,而且發達國家200多年前的工業化經驗也比較陳舊了。反觀中國,不僅成功脫貧,在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方面也跟美國並駕齊驅,中國模式和經驗對發展中國家反而更鮮活,「中國的影響力自然也上升」。

中美經貿博弈持續,未來是否會形成兩套貿易體系,一套以美國為主的七大工業國主導,另一套由中國帶領全球南方?

王義桅認為,有可能形成兩個雙循環體系,而非兩個分割的、對立的體系。「中國既跟發達國家,也跟全球南方國家循環,而非零和博弈關係。」

他說,中國高端產品主要賣到歐美和新興國家,低端如工業製成品和機械賣到發展中國家,所以中國跟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含金量和結構,仍存在差異。

洪耀南則說,中美貿易戰之後,世界就進入兩個集團對抗的貿易分治新形態,短期內不會涇渭分明地切割成兩個市場,比如台灣選擇跟美國站在一起,但台灣產品也出口到中國大陸,但整體上「確實有朝向兩個市場分開的趨勢」。

洪耀南說,長期而言,將取決於中國能否落實「中國標準2035」的目標,也就是2035年在科技通訊等方面成為國際標準的主導者,「如果中國標準能成為國際標準,那就會形成兩套系統」。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