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爭議引發中印地名戰 印媒倡「達賴喇嘛」命名中國使館前道路
近日,中國民政部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實行標準化處理,並正式公佈首批6個增補地名,被視為中國對此前印度強行邀請達賴喇嘛訪問藏南地區的強勢回應。中方此舉亦遭印度方面強烈反彈,印度媒體提議用「達賴」命名中國使館前的道路。
4月22日,印度媒體《第一郵報》記者普拉卡什·南達(prakash Nanda)撰文表示,作為對中方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處理的反擊,他提議將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前的道路名稱改為「達賴喇嘛路」。普拉卡什還指,他將該提議分享在 Facebook 後,得到印度公務員、外交官、軍官、安全專家、教授和資深記者等人熱烈回應。
此外,普拉卡什還提出,可在「與敵對的中國打交道」時運用「甘地主義」(Gandhism)作為外交工具。他認為,現時中國在經濟實力上表現強勁,可用甘地的策略,抵制中國商品,進而對中國造成影響。如今,「改路名」或許可以稱為一個新策略。
據悉,2016年11月普拉卡什曾發文表示,達賴喇嘛是印度的戰略資產,要善用於對華關係。
環球時報批評印度改路名幼稚
23日《環球時報》在題為「幼稚!印度有人提議用達賴命名中國使館前道路」的文章中訪問了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他表示,印度媒體的說法反映了印度國內對中共公佈藏南地區地名問題上的某種情緒,然而若是把不滿情緒變為實際政治操作層面,也就意味著事件將上升到「對中國公開叫板(挑釁)」的層面。
他還表示,近來印度為達賴之行背書,令印、中兩國關係「遭遇明顯挫折」,雙方關係僵局不由中方承擔,是因印度政府未履行不允許達賴集團在印度從事反華政治活動的承諾造成的。錢峰認為,若要破解僵局,印度政府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達賴集團的行為。
中國民政部4月初公佈6個藏南地區地名
今年4月初,印度邀請達賴喇嘛訪問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此舉引起中方不滿。藏南地區為中印邊界東段的爭議地區。4月14日,中國民政部網站發布消息,公佈藏南地區6個增補地名,分別為烏間嶺、米拉日、曲登嘎布日、梅楚卡、白明拉山口和納姆卡姆。
19日,印度媒體《經濟時報》指,此前針對達賴之行,中方曾警告印度將採取必要措施捍衛領土主權和利益。《印度斯坦時報》則指,中國命名藏南地區「阿魯納恰爾邦」是對印度的報復之舉。
而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指,今次公佈的地名由長期與此生活和生產的中國中國門巴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傳承下來。分析指出,該地名體現了中國對藏南地區的領土主張有歷史人文與行政管轄的依據,此外,這些地區離傳統控制線還有一定的距離,中方可能視印度反應公佈第二批、第三批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