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再引爭議 青海一項目恐毀世界最大古檉柳林
在青海省同德縣,一片檉柳林挺過百年滄桑,屹立至今,成為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檉柳林,最大一顆樹胸圍可達3.67米之巨。然而眼下,一個水電站工程或將使這片78.5公頃(約4個維園大)的古樹林毀於一旦。
據澎湃新聞報道,青海省同德縣正規劃修建羊曲水電站庫區,而檉柳林正好地處其中,待2018年大壩建成時,樹林將被全面淹沒。如今,水電工程的投資方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提出了移植保護方案,北京植物園副總工程師郭翎實地考察後明確反對古移植,「大樹如果活不了,單算活下來的小樹成活率有什麼意義?」並稱強行移植很可能使這批古樹全軍覆沒。
古檉柳林從2010年開始為外界所知,彼時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玉虎在青海考察,發現了這片林。他驚奇於眼前樹木的粗大,經過進一步研究,他確認這是一片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檉柳林。此後,吳玉虎常在網上發文呼籲保育古樹林,並稱選擇性的移植會破壞居群的空間結構,且移植帶有像徵性之嫌,對保護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長期進行干旱荒漠區植物資源遷地保育研究的潘伯榮在實地考察中發現了一段被盜伐的古檉柳樹主干,通過年輪測定這株胸圍1.45米的古樹樹齡為102年,因此推斷大多樹年齡很可能都在百年以上。
根據地方相關文件,這片古檉柳將於2016年11月15日開始移植,工期為半年,要求至2018年7月前完成移植及後期養護工作。動工在即,吳玉虎、潘伯榮等人大力呼籲,希望能就地保護這片珍貴的古檉柳林。
水電站盈利能力強 官員:可比印鈔機
以前以為水電最清潔,現在才知水電對生態破壞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內地起水電站破壞周圍生態已是常見議題,惟至今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曾做過調查,指出水電站亂壩爭水,致使江河斷流的事情屢有發生,陝西的嵐河幹流百餘公里建16座引水式電站,導致河流斷流魚類滅絕,下游村莊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受到影響;福建因為近幾年新建起的上千座水電站,母親河九龍江多處斷流,曾經的漁村變成石頭村,一度引發炸壩呼聲;而目前水流量已減少50%的岷江,出現了數段長達十多公里的干涸無水河道,大片裸露的河床和大塊突兀的石頭觸目驚心,而乾旱無雨天氣以及水電站引水入洞,正是造成岷江斷流的直接原因。
環境頻頻為水電站工程讓利,究其原因,還是一個利字。有電力行內人士指出,水電的毛利大概達到37%,可與暴利的煤炭行業媲美,目前國內大部分水電站都出於盈利狀態。而在部分貧窮地區,水電工程稅收甚至可以達到當地稅收的兩成,不難理解為何當地政府可不顧生態,大力開發。甘肅舟曲縣招商局局長曾說,「水電站一發電,就像印鈔機一樣」。
為了短期之利破壞一方之生態,會不會代價太大?環境和經濟的輕重衡量,也許是發展路上一個一直值得慎重思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