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納陸生入健保體系 向對岸釋放「善意」?
有關大陸學生赴台灣求學是否納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爭論已經持續許多年。近日,台灣政府決議,將大陸學生比照台灣僑生、外籍學生(以下簡稱僑外生)納入健保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該決議嚴格限定於攻讀學位學生,對於人數較多的交換生則不包含在內;另一方面,陸生納入全民健保,需全額自付保費每月1249新台幣(約300港幣),同時過去台僑外生補助取消(過去標準為自付6成、政府補助4成),同樣適用全額自付標準。
有評論認為,台灣開放陸生納保,是蔡英文政府在向對岸釋放「善意」。然而,姑且不論強制性全額自付保額是否合理有效,歷來爭議中的陸生利益平等化卻一度懸而未決,這其中「善意」幾何,值得推敲。
台灣陸生納保問題爭議中終於拍板敲定,然而結果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香港01記者就此採訪在台求學陸生,有關陸生是否納入健保體系輿論也主要分為兩派:一方面,陸生納保體現了公平對待,況且台灣醫療保障很全面,也減輕了學生醫療負擔;但另一方面,有受訪者認為陸生多為年青,表示不願意也沒有必要被強制支付1249元(新台幣,下同)的保費。同時,由於在台陸生許多生活並不富裕,並且不可以打工賺取額外收入,相較於陸生以往每月500元的商業保險,這樣每月多繳749元的強制納保等於「變相提高學費」。
同時,這次健保改革,原本對於僑外生每月只需自付749元(政府補助500元),現在也需施行同樣標準全額自付1249元。更為重要的是,有關陸生健保問題在台灣討論多年,有評論指責陸生納保其實搶奪了台灣的醫療資源。此次雖然納入全民健保,而僑外生的保費負擔一同上升,有陸生接受採訪表示,「不願意背這樣的黑鍋」。
更為重要的,蔡英文開放陸生納保,這其中的「善意」或許並不那麼明顯。對於陸生納保問題,還要追溯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限制,陸生是所有在台學生中,停留滿六個月仍是「停留」而不能取得「居留」身份的學生,因此也無法像僑外生一樣根據《健保法》納保。馬英九政府曾在2012年提出修正《條例》,希望藉此為突破口從而打破陸生一系列不公平待遇問題。有評論認為,此次開放陸生納保,蔡英文政府實際上繞道陸生利益平等化;同時,不同於以往在總統大選前將陸生納保作為選票工具,選取如此敏感的時間點來開放這一決議,這其中的「善意」幾何,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