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清黨產委員會」開工 追殺國民黨還是轉型正義偉大之舉?
7月底,台灣政壇哀號與歡呼並舉,因為一條對台灣政治生態影響深遠的法案正式通過--歷經近10個小時、65次表決,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此法案被認為是「清算」國民黨龐大黨產的關鍵一著,亦是不少人期許執政民進黨所行之事;《香港01》曾以專文分析,若黨產被清算,國民黨恐怕一沉廿載而不能再起。
周三(31日),專責處理法案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於上午揭牌,為此職放棄其不分區立委職銜的主委顧立雄致詞表示,「他希望完成民主最後一哩路,也希望各界不要再打口水戰」;國民黨則稱委員會是「綠色分贓」,「為民進黨服務,將國民黨當政治提款機」,並呼籲重組委員會。
所謂「黨產」,法案定義是從1945年8月15日算起,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帝國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該天;民主化前,國民黨行「黨國體制」,外界質疑不少「國家財產」與早年接收的「日產」如今均成「黨產」,有論者認為不僅造成政黨不公平競爭,也成為推動台灣民主、轉型正義的重大阻力,亦是國民黨在選舉中的「最大負債」與「最重原罪」。
《香港01》曾以專文分析,若黨產被清算,國民黨恐怕一沉廿載而不能再起--周三(31日),專責處理7月底通過的《政黨及其附隨組織取得財產清查及處理條例》、隸屬行院院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於上午揭牌,為此職放棄其不分區立委職銜的主委顧立雄致詞表示,「他希望完成民主最後一里路,也希望各界不要再打口水戰」;國民黨則稱委員會是「綠色分贓」,「為民進黨服務,將國民黨當政治提款機」,並呼籲重組委員會。
所謂「黨產」,法案定義是從1945年8月15日算起,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帝國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該天,至1987年7月15日以前(台灣戒嚴時期中)所成立、並且依<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規定備案的政黨及其附屬組織、其受託管理人的財產。
用「白話」來講,其清查對象包括戒嚴時期即已存在的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等政黨。
為處理、執行法案相關事宜,遂設立了隸屬行政院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委員11人至13人並由行政院院長派聘,任期4年,並指定其中1人為主任委員(即顧立雄),1人為副主任委員(洪培根)。
民主化前,國民黨行「黨國體制」,外界質疑不少「國家財產」與早年接收的「日產」如今均成「黨產」,有論者認為不僅造成政黨不公平競爭,也成為推動台灣民主、轉型正義的重大阻力,亦是國民黨在選舉中的「最大負債」與「最重原罪」。法案通過後,行政院設「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追查政黨及其隨附組織的財產,如果是以無償、不相當對價取得的財產都推定為不當黨產,應移轉為國有」--有民進黨立委在三讀後於議場振臂高呼,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
身為著名律師、年初代表民主進步黨出選全國不分區立委(排名第4)的顧立雄表示,未來這個委員會,「將會致力於消除威權體制所遺留至今的政黨競爭不平等的現象」,以保障民主體制下每個政黨在政治場域中競逐時,「機會是一樣的,基礎是一樣的,空間是一樣的」;顧立雄認為,始終方能為台灣「創造真正的民主,形塑真正的政黨政治」,這就是「處理不當黨產的真諦」。
對於反對者的諸多批評--如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委唐德明、胡文琦於同日上午,在記者會上所謂「從上到下一片綠油油,委員會功能在清算、鬥爭國民黨,轉型正義只是笑話」一說,顧立雄稱,「有些人會批評我們是在算帳,的確,我們是在算一筆黨國不分下,政黨憑藉一般社會團體所不可能享有的統治權力特權而不當獲取財產這一筆很長久的帳」。
顧立雄績稱,「算帳是為了釐清威權體制下,成為國家機器一部分的政黨在獲取財產過程中的不公不義,要讓權利受損的人民與國家可以得到權利的回復、將歷史真相
公諸於世,這不但重要,更是現在這個世代必須要即刻處理的事。」
對於批評者所指的「一片綠油油」,未符合顧立雄曾提過「會平衡政黨比例」一事,顧立雄接受台媒專訪時直指,在徵詢委員會的過程中,不管是國民黨或是親民黨,他「曾懇切與被定義是藍營的相關人士接觸,但回應往往都表達為難」;另一方面,有些人因民意代表或是接任黨職等身分,「若是要加入,依法就必須請辭,對他們來說,這也是一種為難。
顧立雄表示,除了楊偉中外,他找不到能被外界定義為藍營人士加入,「如果被說名單有點綠,他只能說他努力過,會盡量維持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的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