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中國首移動衛星升空 望擺脫用外國衛星電話窘境
中國首個移動通信衛星「天通1號01星」,周六(6日)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並進入距離地球約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天通1號1星」運轉後,可以為汽車、飛機、船舶與個人等移動用戶提供語音、數據等通信服務--當中國遭受大型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時,往往陷入需要租用外國衛星電話的窘境,但在此一「中國版海事衛星」運轉後,問題有望解決。
「天通一號01星」運轉後可以為車輛、飛機、船舶和個人等移動用戶提供語音、數據等通信服務,優勢在於終端的小型化、手機化。據《新華社》報道,在2008年「5·12」地震後「天通一號」的研製就提上日程,其首要任務是確保中國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時的應急通信,填補國家民商用自主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空白--此前,中國若遭受大型自然災如地震、洪水時,往往需要租用外國的衛星電話。
中國地大,傳統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受基站覆蓋區域所限,很難在遍遠山區、沙漠戈壁、森林等地區實現通信全覆;天通一號則不受地形等因素影響,可以「自上而下實現對海洋、山區和高原等地的無縫覆蓋,對海上石油勘探開採、森林防護等通信能力提升有重要幫助」。而且,天通一號工作頻段信號傳輸損耗小,有利於終端設備的小型化,便於攜帶。
作為中國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關鍵技術多,難度大。「經過五年多的技術攻關,科研人員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中國移動通信衛星技術的重要突破。」
例如,低無源互調(PIM)技術是衛星系統關鍵技術之一,也是當今國際宇航界共同關注的技術難題。無源互調指天線在大功率發射的同時由於天線接收靈敏度高,產生的雜波會落入接收通道,形成自身干擾,嚴重影響通信能力。 為此,「項目團隊歷經艱苦攻關完成了國際首次整星級無線PIM試驗,滿足任務要求,標誌著中國這一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預計中國移動通信衛星系統的終端用戶10年內將超過300萬,服務範圍涵蓋災難救援、個人通信、海洋運輸、遠洋漁業、航空客運、兩極科考、國際維和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