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內地科研火速發展 港缺經費 學者︰你問梁振英啦?
撰文:方嬋珠
出版:更新:
「大陸愈來愈多經費,香港愈來愈少,你問我點解?你問梁振英點解啦!」
「大陸愈來愈多經費,香港愈來愈少,你問我點解?你問梁振英點解啦!」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乃正教授,自1997年聯同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合作,研究合成物、應用等,這幾年實驗室更提升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他深感近十年內地與香港在投資創新科技的差距。
梁振英周三發表《施政報告》,內容除了42次提及「一帶一路」外,另一重點是本港創新科技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是其中一個項目。目前,香港共有16所「夥伴實驗室」,今年會新增5間,《報告》建議每年撥款超過1億港幣支援項目。
「徐立之教授建議500億,依家1億......(香港創新投資)佔整體GDP 0.7%,永遠追不上其他國家,同非洲差唔多。」 黃乃正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
與內地在合成化學方面合作18年的黃乃正教授表示,撥款對實驗室財政雖有幫助,但都是「俾燈油火蠟」,仍要四出尋找資金、投資者研發方案。他直批香港在投資創新科研方面一直力度不足,經費更加是愈來愈少,即使新的施政報告計劃投放1億,但仍遠遠不夠,「幾時都唔夠,徐立之教授建議500億,依家1億......(香港創新投資)佔整體GDP 0.7%,永遠追不上其他國家,同非洲差唔多。」黃教授又指,與內地合作有多方面好處,現時內地每年投資在創新科技發展的資金佔全國GDP的2至4%,香港則可更容易找到資源、經費、研究人員,合作對香港有利。
18年光景,黃教授更見證內地在創新科技的發展,80年代內地資訊不流通,「沒有錢」,加上缺乏人才,入口困難,往往要藉著與香港合作,以香港為中轉站,購買合成試劑,而合成化學研究又是香港的強項,內地需要靠香港引進技術。他自言現時在內地從事合成研究的人很多是他的「徒弟徒孫」。不過近十年內地開始大力發展合成化學,短短十年,在資金、人才、儀器方面都增加不少。他直言香港現時「未必搶到」內地一線的人才,如清華大學學生,他們往往會選擇留在內地,不會來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