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企「揼水」投資 《太陽的後裔》掀熱潮 中韓影業雙贏背後隱憂
在希臘西部的扎金索斯島(Zakynthos),由湛藍清澈的海水環抱,陡峭崖壁向着大海延伸。太陽金黃色的光線散落在溫暖而軟綿的沙灘上,一葉小舟在藍色洞穴底下輕輕泛過。這個幽靜神秘的小島,近來一下子成為中韓兩國遊客的「朝聖地」,全因一齣風靡亞洲的韓劇——《太陽的後裔》。
這裏曾經上演《太陽的後裔》(下簡稱《太陽》)最浪漫劇情,上億觀眾為之沉醉,跟熒幕上的俊男美女一起墮入愛河,連帶取景地點亦一個個成為擁躉的尋夢園。有內地旅行社負責人透露,希臘旅行團近期火爆,人均價格急升至約2400元(港元.下同)。
繼2014年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下簡稱《星星》)熱潮席捲亞洲之後,《太陽》再一次創造韓劇神話。據韓方數據,每年出口往中國的韓劇,由2012年的3300多集,颷升至2014年的逾1.7萬集。涉及金額亦由約7520萬元急升至約3.6億元。《太陽》在內地突圍而出,除了製作團隊應記一功,早在策劃階段已達成的嶄新中韓合作模式,才是致勝關鍵。
由劇集製作到播放,這次由《太陽》所掀起的新一輪韓流,可說是由中韓兩國公司攜手帶動,開拓出一條商業新道路,但背後也不是沒有憂慮的聲音。韓國藝評人裴延姝坦言,中資猶如雙刃劍,韓國影視作品有可能為了迎合中國觀眾口味而失去自身文化特色,另外中國資金亦有在兩三年內突然撤離的風險。
而對於中國娛樂圈來說,來勢洶洶的「韓流」無疑也削弱國產藝人和作品的吸引力,更突顯國產劇之不足。內地《中國青年報》批評,國產劇傳達價值觀時,往往直接寫在對白裏,缺少與現實的磨合,令觀眾不買帳。如何確保韓劇自身文化特色、如何避免淪為替他人作嫁衣裳,無疑是韓國和中國影藝娛樂事業各自需要思考的問題。
《太陽》打破韓劇拍攝慣例,製作公司NEW(Next Entertainment World)跟中國影片網站愛奇藝合作,以「先拍後播」及中韓同步放映的方式,在兩地製造熱潮。以NEW公布的《太陽》製作費約8780萬元計算,愛奇藝在該劇開拍前,已經簽下16集總共約3100萬元的大單。這意味NEW還未開鏡,已經收回35%成本,財政壓力大減。
早在2014年《星星》風頭一時無兩之際,內地華策影視斥資約3.86億元收購NEW的15%股份,成為NEW第二大股東。NEW水漲船高,華策同樣受惠。至於獨得《太陽》內地播映權的愛奇藝,憑《太陽》估計獲得至少10倍收益,預料該公司在全套劇集播放了一半時,已進帳約2.87億元。此外,愛奇藝憑《太陽》吸引逾300萬名新登記的付費會員,兩個月會費總值已逾1億元人民幣。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