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噸危廢品非法傾倒在長江堤壩 專家: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長江途徑中國多個省份,保護長江水資源和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關係到數以億計中國人的飲用水安全。
不過,近來居然有不法之徒看中「機會」,將大量危險廢物等工業垃圾傾倒到長江堤壩內。僅近3個月以來,國內公安機關查證非法傾倒安徽省內長江水域,以及查獲攔截的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就達上萬噸。

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一處長江堤壩內的傾倒點,凹處呈紅褐色,旁邊隨處可見白色垃圾。(經濟參考報)

據內媒《經濟參考報》報道,在長江安徽蕪湖、銅陵段,沿岸逐漸變成工業垃圾的「承接地」,部分危險廢物直接傾倒在長江內。在位於銅陵市義安區的長江堤壩內的一處傾倒點,存在大小不一的土堆,顏色呈紅色、黑色、白色,並帶有刺鼻的氣味。民警化驗後發現,現場的紅褐色土壤為國家危險廢物「酸洗污泥」,後證實浙江嘉善一家螺絲公司將62.88噸酸洗污泥非法運到安徽,傾倒在長江堤壩內。

類似事件並非個案。近3個月來,公安機關在長江銅陵、馬鞍山段查證的工業垃圾達上萬噸,其中非法傾倒安徽省內長江水域的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超2700噸;查獲攔截非法運輸處置工業垃圾等8船7000餘噸。安徽省環保部門組織對其中7條船和2個傾倒點的固體廢物檢測表明,初步可以判定是危險廢物。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琪表示,跨省傾倒工業垃圾近年來在全國多地發生,雖然直接傾倒在長江及沿岸地區的事件較少曝光,但此類情況絕不是個案。「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將給長江生態環境造成短期和長期影響,此種態勢應及時遏制,否則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組織化、規模化、跨界化​ 危廢品傾倒呈現三項特點

《經濟參考報》引述一位縣環保部門負責人說,安徽多個地方都出現「跨省傾倒」的問題,包括馬鞍山、銅陵、蕪湖、宣城等地。按照《經濟參考報》梳理,長江及沿岸地區逐漸成固廢和危廢「轉移承接地」,且呈現三項特點:

組織化:非法「產業鏈」由運輸、接收、傾倒等環節組成,每個環節分工明確,中間人聯繫「貨源」公司和收貨方,再聯繫車、船和卸貨地點,有組織地向欠發達地區「轉移」。
規模化:非法「產業鏈」盯上長江水道,主要物流工具是車、船,以船舶運輸為例,一艘少則數百噸,多則上千噸。
跨界化:發達地區多地向欠發達地區沿江多地「轉移」污染。此次查處的上萬噸工業垃圾,涉及江浙滬皖和嘉興、無錫、蘇州、銅陵、蕪湖等地污染源、傾倒點和接收點。

非常傾倒節省大量成本 環保部門監管失責

在工業垃圾跨省傾倒背後,非法「產業鏈」能為每個「當事人」帶來節省成本等「好處」。此外,相關法律法規未被嚴格執行,監管薄弱也是問題的重要原因。

據辦案人員介紹,找正規公司簽訂危廢處理協議,每噸處理價可達1650元人民幣,但找非法傾倒的「中間人」,每噸只需要約200多元人民幣的費用。再加上以水路船運處理垃圾並不難,一是隱蔽性強,船用帆布一蓋難以發現,一般很少有人去檢查;二是船運相對便宜,而且便利性強,傾倒點可以機動調整,造成辦案取證難。

此外,相關法律法規亦未被嚴格執行。王琪認為,中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對跨省轉移固體廢物已有規定,近期長江安徽段查處的案件表明,有的人受利益驅使,不惜鋌而走險,並未將相關法律法規放在眼裡,這也給監管提出了嚴峻挑戰。安徽某地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亦表示,污染產生地環保部門的監管是缺失的,企業產生這些東西,到哪裡去,「環保部門應該有掌握,不能放任他們這麼搞」。

部分職能部門溝通協作難也制約查處力度。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對相關污染環境案件初查時,民警前往涉事地市區兩級環保部門,請求介入調查、勘驗、環境損害評估並協助,當地環保部門卻遲遲不給明確答覆,增加調查取證難度。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