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恐慌】300疑犯大多失聯 下級監管上級 揭疫苗管理漏洞

撰文:傅霾澈
出版:更新:
有問題疫苗沒有經過冷藏便流入市面。(新華社)

山東「疫苗事件」還在持續發酵。5年間200萬支問題疫苗,如何流入市場?又流向哪裡?截止目前,官方並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翻查往來帳目、涉案人士的背景等資料,盼案件盡快有突破進展。

根據山東省食藥監局公佈的300名疑犯名單,內地《華夏時報》撥打了名單上近半的手機號碼,發現除了兩個手機號碼轉到了語音留言、另一個號碼不斷拒接外,其餘全部都是關機。也就是說,300人大多失去聯絡,根據內地以往案例,疑犯失去聯絡,可能是他們已經被拘捕。

山東「問題疫苗」事件始於3月11日,山東濟南有關部門調查發現,山東一名原本在醫院藥劑科當科長的姓龐女子,從商後非法經營人用疫苗,涉案金額達5.7億元人民幣。而她經手的疫苗,全部未經冷藏就銷往全國。沒有冷藏設備非法經營疫苗,竟運作了長達5年之久,究竟誰為問題疫苗提供「溫床」?

今次疫苗恐慌事件,令內地民眾人心惶惶。(新華社)

下級監管上級易出問題

根據監管規定,內地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其中國家免疫規劃中的疫苗列為一類疫苗,全部由接種單位上報接種計劃,國家統一免費分配發放;需自費接種的二類疫苗,則可由具有相關資格的疫苗企業,向疾控機構或接種單位直接提供。有業內人士建議,第二類疫苗離政府的視野更遠、但離市場更近,監管的難度自然大,當局應加強規管第二類疫苗的流通和使用。

除了監管體系自身出問題外,中國疫苗管理及行政體制亦出現問題。根據管理條例,負責疫苗監管的是食藥監局,負責疫苗採購的是疾控中心。然而,從架構級別看,地方食藥監局比主管疾控中心的地方衛計委要低半級。也就是說,下級機構去監督上級機構,這樣的監管效果可想而知,疫苗問題為何屢禁不止也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