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比例低見1:30 內地器官移植嚴重短缺 背後原因何在?
目前,中國的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有內媒報道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觀念對器官捐獻影響頗大,因為這種觀念認為保存遺體的完整才是對逝者的尊重。
另外,專業人才的匱乏、高昂的醫療費用、以及如何鑑定死亡等等問題,均對器官捐贈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阻礙,令不少病患在等待中死去。
2015年1月起,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器官移植的供體,公民逝世之後自願器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的唯一來源。2016年,內地有10萬多人登記捐獻器官,截至該年年底,內地累計實現逝世後器官捐獻9996例,捐獻器官27631個。
不過,器官短缺問題仍然嚴重。據悉,中國器官移植數量已位列世界第二,每年實現的器官移植手術有一萬多例,但現階段的器官供需比是1:30。中國每百萬人口的年捐獻率從2010年的0.03上升到2016年的2.98,位列全球44位,與國際水平仍具明顯差距。
北京從事器官捐獻協調員的劉源表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觀念對器官捐獻影響頗大,因為這種觀念認為保存遺體的完整才是對逝者的尊重。另外,飽受質疑的還有器官分配。過去,決定器官分配完全基於醫生判斷,而自2011年4月起,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上線,用技術手段最大限度排除和監控人為干預,從而使捐贈過程更加公正透明。
器官移植發展障礙頗多
除了缺適合移植的器官,還缺少具有器官移植資歷的醫生和醫院,專業化服務成為新挑戰。一方面,從事器官捐獻的專業人員缺乏相關知識,很多醫院對潛在供體維護不佳,導致器官衰竭,並最終影響器官捐獻的質量。另外,人才短缺問題也亟待解決。原衞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中國每年約有兩萬多人等待器官移植,但全國僅有幾百位器官移植醫生,只能做1萬例左右的移植手術。而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能力的醫院只有173家,明顯存在缺口。
醫療費用也是制約器官移植的重要問題。不僅是移植患者要承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醫藥費用,捐獻者往往面臨大量的醫療債務,火化、殯葬等身後事也需要救助,而政府的撥款遠遠不夠。
此外,如何認定患者死亡,是影響器官捐獻的關鍵問題之一。許多發達國家已先後為腦死亡立法,承認腦死亡即是人的死亡。但中國器官捐獻工作以心死亡為器官捐獻死亡判定法律依據,制定了中國判斷三類標準:腦死亡、心死亡、心腦雙死亡。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三者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很容易產生法律糾紛。近幾年,多位專家學者呼籲中國在法律上給予腦死亡認可。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