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逐步停止進口固體廢物背後:「洋垃圾」讓路「華垃圾」

撰文:張心怡
出版:更新:

廢電線裡回收鋁導線,舊衣物中揀出棉布料···中國進口固體廢物有30多年歷史,從「洋垃圾」中提取出金屬、礦物質等各種物料,再次投入生產。但廢物提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氣、廢水等污染物,而無法利用的部分更會堆積成真正的垃圾山。
為保護環境、減輕污染對居民健康的影響,今年七月,國務院頒令要求逐步停止進口固體廢物。此舉背後,卻給中國的廢棄物回收帶來發展機遇。

雲南昆明,銷毀35.4噸「洋垃圾」。(視覺中國)

 中國將逐步停止進口固體廢物

7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禁止固體廢物進口設定時間表:2017年年底前,全面停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的固體廢物,有4類24種;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代替的固體廢物。

內媒報道,日前浙江寧波的檢驗檢疫局退運194噸進口廢輪胎。這批貨物申報品名是再生橡膠,但屬於《實施方案》禁止的固體廢物。

廣東貴嶼,許多人患有皮膚病、呼吸系統病等疾病。(視覺中國)

 回收利用卻產生更多污染 「洋垃圾」進口得不償失

固體廢物進口到中國以後,雖然可以從中提取出部分可利用的原料,但原始、落後的提取過程產生大量污染物,可謂得不償失。

內媒報道指,廣東貴嶼是著名的電子垃圾拆解鎮,有逾五千家拆解作坊、超過十萬名從業者,但面臨著周邊河水被污染、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垃圾圍城等環境問題。

更有大量拆解小作坊毫無環保意識,任由廢水、廢棄不經處理地排放,周邊居民因此患上皮膚病、呼吸系統病等疾病,苦不堪言。

 扶植內地廢物回收業

清華大學環境學教授劉建國表示,禁止洋垃圾進口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騰龍換鳥」——令國內的固體廢物回收業得到發展。他指出,因為國外的廢棄物回收體系完善,甚至有政府的補貼,因此購入「洋垃圾」,成本遠低於使用「華垃圾」。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華垃圾」在「洋垃圾」面前毫無競爭力。

浙江台州的電子垃圾拆解坊。(視覺中國)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內地回收的廢塑料檔次比較低,分類不夠精細,材料裡面的雜料比較多,價值較低。進口廢塑料加工成原材料,市場上能賣到 5000 元左右每噸;而內地廢塑料加工後的原材料只能賣到1000元2000元每噸。

對此,北京再生資源和舊貨回收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權認為,當「洋垃圾」被禁止入境,國內的廢棄物回收便得到發展機遇。《實施方案》中的確有規定:2020年,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億噸提高到3.5億噸。

國務院提出為保護環境要停進口「洋垃圾」,但內地的廢物回收標準不提高,提取過程不嚴謹,廢水、廢氣、廢料仍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洋垃圾」讓路,「華垃圾」上位,這如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居民健康又怎樣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