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王毅發布會隱現中美角力 稱中國「需合理發展空間」
兩會期間,中國外長王毅舉行記者會,回答中外傳媒提問,少不免觸及朝鮮和南海兩大熱門議題。
中國會否為朝鮮核和談主動拉線?
對於朝鮮核僵局,韓國廣播電視台記者詢問王毅,中國雖於聯合國安理會贊成通過制裁決議案,內容更被稱為「史上最嚴厲」,但中方是否有決心落實制裁措施?他又舉例說決議案雖「禁止朝鮮出口礦物」,但如關乎「民生」則可予以豁免,中方如何界定「民生」和「非民生」出口?
對於記者質疑,王毅認為各方對何謂「民生」定義有共識,中方會客觀公正地作「必要的評估監定」,有能履行制裁責任。然後他話鋒一轉,強調決議案不只關乎「制裁」,當中亦有寄語各方重啟六方會談。
王毅重申北京的兩點立場,一為中方堅持半島無核化,二為敵對雙方應重返談判桌,停火及和談「並行談判,分步推進,統籌解決。」可是他未有提及中方會否就此行動,主動拉線,促成各方對話。
據一名內地不願透露姓名學者所言,雖然朝鮮經濟仰賴中國,但自主意識有增無減,對外政策自有一套,不一定事事聽從北京指示;另外,美國強調停和談判必須建基於「無核化」,但朝鮮卻視「擁核」為無可妥協的國家權利,目前似乎未有契機可收窄雙方分歧。
王毅重申北京的兩點立場,一為中方堅持半島無核化,二為敵對雙方應重返談判桌…
王毅重申:南海航行自由不等於橫行自由
至於南海主權爭議,路透社質疑,中方一直拒絕外國記者採訪其轄下島礁,是否有所隱瞞,又是否對自己的主張「不夠自信」?CNN則提到,海牙國際法庭將於5月完成審理南海仲裁案,專家預料裁決將不利於北京主張,其對手將具備更多法理依據,抵制中國。
一如其回答朝鮮問題,王毅再度重申中方對南海立場。他指出中方主權無可置疑,於南海享有自衛權,可部署防禦設備;又中國不是第一個作相關部署的國家,亦不是部署最多的國家。他進而回應路透社質疑,稱當中方完成民用及防禦建設,「具備了條件之後」,自然可邀請中外記者至當地視察。
王毅於會上不點名批評美國,強調「航行自由不等於橫行自由」……
王毅於會上不點名批評美國,強調「航行自由不等於橫行自由」,北京與東盟已商討設立熱線和機制,預防海上風險,加強海上合作,但「由於個別國家的干擾阻撓,進展得不是那麼迅速。」
另外,中方早於2006年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作出聲明,不接受強制性仲裁,因此可「依法行事」,拒絕接納南海仲裁。王毅認為,起訴國菲律賓所以「一意孤行」,「顯然有幕後指使和政治操作」,話鋒矛頭直指美國。
新型大國關係:「不要套用美式思維判斷中國」
不論是朝鮮還是南海問題,地緣局勢隱現中美大國博奕。
於東北亞,美國及韓國已成立工作小組,商討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稱此舉乃為反制朝鮮核計劃;王毅曾指該系統覆蓋範圍遠達中國,嚴斥美韓舉動「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現時中國已同意嚴懲朝鮮,回應美韓訴求,但未知能否由此奪回主動權,引導各國重啟談判,主持東北亞大局。
中國國力增長,理應有「合理的發展空間」,獲得「相應的國際話語權」。
至於南海,王毅於會上含沙射影,多次指責「個別國家」無事生非,暗中操盤,指使他國對付中國。早前,美國指控中國「軍事化」南海,部署防空導彈、高功率雷達、隱形戰機等武器,聯同盟友發動輿論戰。最近,美國還調動航空母艦戰鬥群至菲律賓,聲稱於南海「例行巡邏」。對於美方「亞太再平衡」攻勢,北京仍抱持強硬態度,但暫未採取行動,明示進退方向。
外長記者會上,雖然王毅並未詳述中方的未來動向,但他基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點明北京的戰略定位:中國國力增長,理應有「合理的發展空間」,獲得「相應的國際話語權」;中國會按現行體制行事,不會另搞一套;又北京無意取代或領導誰,美國「不要套用美式思維判斷中國」,亦毋須對中國抱有戰略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