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嘅嘢】內地網紅變時裝達人 火速上位全靠3大原因

撰文:黎偉麟
出版:更新:

中國「超級網紅」影響力巨大,時尚KOL 「包先生」去年在中國博客時尚影響力排行榜以近300萬微博粉絲躋身第三位,經他推介的手袋十多分鐘便已賣光。熱銷背後,不少人卻質疑他的美學品味。另一方面,智能手機普及令資訊碎片化,營運成本降低,猶如Lifestyle版OpenRice的「小紅書」亦乘勢冒起。當人人都可以成為KOL,決定時尚品味的權力正從傳統媒體轉到個體之時,誰能成為真正的得益者?

早前曾有傳媒報道,本地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幫客戶出一個貼文收取四、五萬元報酬,引起熱烈討論。但是,相比起內地網絡紅人,香港KOL的影響力和收入簡直小巫見大巫。

原名梁韜的中國時尚KOL 「包先生」,年僅25歲,個人微博卻有接近300萬個追隨者,他發表的短片、文章各有數以十萬人次觀看,影響力巨大。歐洲奢侈品牌不但邀請他出席時裝展和工藝坊,更與包先生合作推出由他親自設計的特別版手袋。今年2月初,包先生和Givenchy合作,以情人節名義推出一款名為「Mini Horizon」的粉紅色手袋,在微信以14,900人民幣獨家發售。整個活動圓滿結束,80個特別版手袋在12分鐘內全數被預購,如此現象在外國亦極為罕見。

相比其他中國時尚KOL,包先生的成功個案教人發出無數疑問。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本年初發表了一份名為《購物指南:中國博主》(The Shopping Guide: Bloggers in China)的報告,列出中國十大時尚博主排名,探討他們的時尚影響力。相對名列首兩位的「Gogoboi」(葉嗣)、「Dipsy」(迪西)及部分上榜網紅,包先生的外表形象都不太符合時尚界的審美眼光。在內地網絡社區「豆瓣網」,不少網民指包先生長相極為樸實、打扮不夠時尚、甚至像土豪大款多於時尚專家,和時裝潮流沾不上邊。客觀而言,包先生之所以火速上位,不外乎3個原因。

【KOL經濟學】月賺十萬不是夢?內地網紅公司沒告訴你的殘酷真相

躋身中國博客時尚影響力排行榜第三位的「包先生」,吸引各大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系列。看似門檻低 人人都有機會成網絡紅人 但僧多粥少 少數KOL巨頭出現後 後來的人就較難冒出頭來。(圖片來源︰包先生網頁)

原因一︰懶人包內容獲電商垂青

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包先生,2011年在人人網創辦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憑着「好看但不貴的包」這種「懶人包」式內容,意料之外獲大量轉發,贏得讀者支持。相對其他分析時裝現象或靠穿搭自拍走紅的KOL,中國較少就某個時尚項目深入分享的博客,這造就了包先生在自媒體浪潮立足。2014年,當「包先生」這名字已經小有名氣時,梁韜去了美國達拉斯參加了一場時尚博客會議,促使他將博客變成事業。他接受《時裝商業評論》訪問時表示:「我意識到其實微博微信不只是一個愛好,更是一個事業。」於是他開始與時尚博客聯屬行銷網絡RewardStyle、時尚品牌、奢侈品電商及百貨公司開始了長期合作。

而且,他的博文較少從奢侈品的文化、歷史入手,更多是極為實際的「工具文」,例如哪個電商網站有折扣、減價時應該選哪個款式、夏天必須擁有哪個袋等;更適合不熱中時尚文化,只想輕鬆消費(但不得其門而入)的一般消費者。這批消費者的數量必然比認真鑽研的鑑賞家多,因此包先生能成功突圍而出。

智能手機普及推動自媒體發展,網絡紅人發布的訊息,影響力不容小覷,對傳統時尚媒體帶來一定挑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原因二︰保持互動夠親民

對於廣大群眾而言,一眾「時尚達人」的打扮、審美觀有時過於前衛;對於過分複雜的品牌歷史、潮流文化、設計師故事,大眾消費者亦無甚興趣。相反,包先生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中國數以千萬計愛包包、卻沒有時間研究應該買哪一款包包的人士努力。他的文字和圖片,跟他的外表同樣樸實,介紹手袋時懂得避重就輕,不直接評論設計,只是輕描淡寫地形容,最後問讀者覺得好不好。一方面能夠增加產品的曝光率,另一方面盡量減少「鱔稿」味道,故同時獲得品牌支持和讀者好感。

包先生曾說:「在合作之中,我會考慮到讀者的利益,他們想要什麼?客戶的心理,他們的目標是什麼?還有我的需求,我從中需要什麼?從而達到三方都滿意的結果。」

包先生亦非常着重與讀者互動,每篇微博會收到數千個回覆,他從中篩選出百多個故事和圖片放在文章回答。奢侈品電商會給他獨家折扣代碼,讓他的讀者享受額外優惠。高峰期包先生為電商帶來每月過百萬美元的銷售額。

【美女網紅】4個月狂吸700萬粉絲 「辦公室小野」自揭爆紅之謎

原因三︰中國正處於「人人都是專家」的年代

除了包先生,Gogoboi亦是中國最熱門的時尚KOL。他是較為典型,通過時尚評論成為坐擁700多萬粉絲、微博曝光度每月高達3億的超級網紅。Gogoboi在微博點評中外明星穿着,發布時裝資訊、與時尚有關的故事。

Gogoboi成為有規模的自媒體後,把本來的興趣專業化,反而更像傳統雜誌編輯角色,只是靈活度更高一點。Gogoboi有幾位全職助理協助蒐集資料和修圖,工資亦相當於上海一名資深時裝專題編輯。他的團隊每天最多只做約三篇博文,廣告最多也只刊登一篇。Gogoboi曾以Katy Perry的專輯、單曲封面來闡述其風格進化史,將流行文化與時尚品味編織起來,其實跟以往實體時裝雜誌的內容沒太大分別。

網絡紅人靠各種方式吸引追隨者,並接受商家贊助賺取廣告收入。儘管看似門檻低,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絡紅人,但僧多粥少,少數KOL巨頭出現後,後來的人就較難冒出頭來,現時在微博更有無數個類型接近的「包先生」二號和「Gogoboi」二號。讀者往往集中在幾個熱門的自媒體上,令本來品味權力分散的情況,又重新鞏固在幾個KOL巨頭。而且,傳統媒體亦會模仿,招攬熱門的KOL。自媒體雖則看似是時尚烏托邦,但這種現象恐怕只是舊酒新瓶。

節錄自第68期周報(2017年7月10日),原文題為《「網紅經濟」崛起 時尚KOL的吸金術》,現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7月10日星期一出版的第68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