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消失十年後:找到殘骸還有一絲希望嗎?

撰文:The Conversation
出版:更新: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客機於2014年3月8日失蹤,至今已有十年。時至今日,它仍是全球航空業最大的謎團之一。

一架載有239人的波音777-200ER現代噴氣式客機就這樣憑空消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然而,經過過去十年間的多次搜尋行動,人們仍未能找到飛機的主要殘骸或遇難者遺體。

作者:澳洲西澳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沿岸海洋學教授Charitha Pattiaratchi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在本周早些時候舉行的紀念活動上,宣佈重啟搜尋工作。

一旦馬來西亞政府批准,美國海底勘探公司Ocean Infinity就將展開搜查,該公司2018年的搜查行動以失敗告終。

MH370是怎麼消失的?

該航班原計劃從吉隆坡飛往北京,但在飛越南中國海的60分鐘間,空中交通管制與飛機失去了聯繫。

紅線為馬航MH370航班的原計劃飛行路線,藍線為航班偏離軌道後實際飛行的路線。(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人們隨即通過馬來半島上的軍用雷達追蹤,發現它最後一次出現在雷達上是在印度洋東北部的安達曼海上空。

飛機與英國公司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電信衛星之間的自動衛星通信後顯示,飛機最終沿着第七弧線(由一系列坐標組成)進入了印度洋東南部。

澳洲航空運輸安全局據此確定了初步搜索區域,在中國南海和安達曼海進行了初期搜索。

迄今為止,我們仍然不知道飛機改變航線和失蹤的原因。

迄今的搜尋行動都發現了什麼?

2014年3月18日,即 MH370 航班失蹤十天後,在澳洲的牽頭下,來自多個國家的飛機加入南印度洋的搜索行動,一直持續到4月28日,覆蓋了45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卻沒有發現任何飛機碎片。

在距離西澳洲海岸2,800公里的印度洋上進行的兩次水下搜索,也沒有找到與主要墜機地點相關的任何證據。

MH370失蹤10周年:由失蹤者家屬組成的「370之聲」2024年3月3日下午在馬來西亞舉行紀念活動(Reuters)

在澳洲主導下的最早期海底搜索行動覆蓋12萬平方公里海域,橫跨第七弧線50海里,歷時1046天,於2017年1月17日暫停。

2018 年,Ocean Infinity公司展開了第二次搜索行動,覆蓋面積超過11.2萬平方公里。這次搜索僅用了三個多月就完成了,但依然沒有找到飛機的殘骸。

飛機碎片呢?

雖然主要墜機地點仍是未知,但人們在航班失蹤後的幾年裏發現了飛機的幾塊碎片。

事實上,澳洲航空運輸安全局的官員在2015年6月時就指出,碎片可能會與該地區洋流反向而行、被衝上蘇門答臘島。

印度洋最強的南赤道洋流在澳洲北部和馬達加斯加之間自東向西流動,但碎片可以穿過該洋流漂走。

圖為西澳大學模型預測的碎片位置和第七弧。(作者供圖)

2015年7月30日,一塊巨大的機翼翼片(飛機機翼的活動部分)被衝上西印度洋的留尼汪島(Reunion Island)。該碎片後來被證實是MH370的一部分。

我所屬的西澳大學的建模團隊在12個月前通過海洋漂移模型做出預測,認為來自第七弧的任何碎片最終都會進入西印度洋。

在隨後的幾個月裏,在西印度洋的毛里裘斯、坦桑尼亞、羅德里格斯島、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和南非發現了更多的飛機碎片。

西澳大學的模型準確預測了MH370的碎片在西印度洋上漂抵的海灘位置。它還給美國冒險家Blaine Gibson等提供指引、讓他們得以直接打撈出幾十塊碎片,其中三塊已被證實屬於MH370,其他幾塊碎片也很可能來自MH370。

迄今為止,在西印度洋發現的這些碎片是MH370留下來的唯一物證。

由於任何海洋上的碎片最初都會向北漂移,隨後在洋流的作用下向西漂移,這些碎片也為墜機發生在第7弧附近提供了獨立的證據。而且這些結果也與全球獨立研究人員進行的其他漂移研究結果一致。

圖為西澳大學漂流模型分析的碎片上岸位置。白色圓點代表碎片,接近海岸的碎片越密集(見圖中紅色標示),碎片被沖上岸的可能性就越高。(作者供圖)

為什麼現在要重啟搜索?

不幸的是,洋流的運作十分複雜混亂,即使是海洋漂移模型也無法確定墜機地點的確切位置。

Ocean Infinity提出了新的搜索方案,將目標區域大幅縮小至南緯36度和南緯33度之間。西澳大學模型分析的、沿第七弧線釋放碎片的地點在其北邊約50公里。如果沒有找到殘骸,搜索範圍可能會拓展至更北的區域。

從最早期的搜尋行動以來,水下搜索技術發生了巨大的進步。Ocean Infinity所使用的一支自動水下艦隊的解像度提高,擬定的搜索方案中還包括水面遙控船隻。

計劃展開搜索的海域深度約達4000米,水溫為1-2°C,且水流較小。因此即使過了十年,碎片場仍保持相對完整。

這意味着我們仍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找到殘骸。這次搜尋工作若能成功,不僅會給遇難者家屬、更會給數千名參與搜尋工作的人員帶來安慰。

本文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獲授權編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