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關係再上「新高度」 鐵路合作為何遲遲不見啟動?
12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舉行會談時,雙方確定了中越兩黨兩國關係新定位,宣佈在深化中越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基礎上,攜手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
作為此訪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這一表述有哪些深意?若看現實行動,中老鐵路、雅萬高鐵早已通車,而已呼籲多年的中越鐵路合作為何至今沒有實質性項目推動?中越兩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民間互動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圍繞相關問題,觀察者網採訪了越南問題專家、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華教授。
中越關係
問:如何理解「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這一表述?
趙衛華:「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現在是熱門詞條,國內外媒體都在討論。其實這句話很久之前就被提出來了,只是這次習近平總書記訪越,才把它正式寫入中越聯合聲明中。
以前中方提到「中越命運共同體」,越方的反應並不太積極,是因為其對「命運共同體」的提法有一定的擔憂,現在之所以強調「具有戰略意義」,是因為中越兩國作為命運共同體並不意味着兩國在所有事務上都保持一致、不允許存在分歧,而是強調兩國在維護政治安全和建設社會主義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兩國的總體利益遠大於彼此分歧,兩國可以超越局部的分歧為了總體利益進行合作。
雖然中越兩個文本表達稍有不同,但重要的是越方接受了中越兩國是「共同體」的表述,這就超越了越南與所有西方所建立的各種戰略關係。這是越南對「共同體」理念態度的一次重大轉變,也是中國外交的一大突破。
問:習近平總書記就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提出幾點建議,如歡迎越方積極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對於這點,這次雲南昆明到越南海防的鐵路建設廣受關注。考慮到中越兩國的關係,為何中越間的鐵路合作相比中國和老撾、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會晚這麼久?與之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泛亞鐵路東線遲遲難以展開的原因有哪些?
趙衛華:中越之間的鐵路是有現實基礎的,如從越南河內經老街、河口到雲南,從河內經同登到廣西,都有鐵路,只不過現在中老鐵路、雅萬高鐵都建成了,中越鐵路對接仍遲遲沒有啟動。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和阮富仲總書記就這一問題達成過共識,但越方社會各界就該問題一直處於討論和爭論中,遲遲沒有動作。
我也和越南的專家朋友們聊過這事,他們大部分人都認為首先是安全上的顧慮。這些一方面與中越仍在某些局部問題上存在分歧有關,更多的是受到某些域外勢力的挑唆。
第二點顧慮是資金來源。
建設高鐵非常燒錢。早在2016年,日本的相關企業就曾給越南的南北高鐵評估過建造花費,當時報價500億美元,而當年越南的國民生產總值也才2000億美元。花1/4的GDP修高鐵,越南國會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今年11月,越南的交通運輸部又給出了三個方案,有方案規劃建設時速350km/h的高鐵,也有方案退一步建時速250km/h的高鐵。而這三個方案,預算評估,最少的需672億美元,最高的要720億美元——雖然越南去年的GDP已增至4000億美元以上,但這幾版預算仍超過了GDP的1/7。而且,這還僅僅是建設高鐵的資金,不包括沿途徵地的費用;若再加上徵地費,則越南可能更難以接受。所以越南現在是儘可能多地爭取外部的支持。
雖然越南領導人訪華時也有不斷推進中越鐵路對接一事,以便越南商品出口中國,同時打通越南到歐洲的陸上貿易通道,但資金缺口確實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第三個影響因素就是大國的介入。
前些日子美越關係實現了升級,當時越南也藉機提出讓美國幫助越南建設基礎設施。其實早在2018年,時任美國駐越大使丹尼爾·克里滕布林克——他現在是拜登政府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就已提出美國要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發動西方的跨國公司參與越南的基建,防止越南落入所謂的「債務陷阱」和「主權陷阱」。
美國出於制衡中國的目的,試圖挑唆、破壞中越關係,越南一定程度上受其影響,對中越鐵路合作有重重顧慮;二來,越南也想左右觀望,希望能得到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建設方案。
第四個影響因素是中日競爭。
中日兩國都有比較成熟的高鐵技術,如今越南總理範明政也已三次邀請日本參與越南的南北高鐵建造。但是日本承擔高鐵建設的主體是企業,資本是要賺錢的,而越南高鐵投資多,又涉及沿途拆遷等多種因素,所以對範明政的邀請持比較謹慎的態度。
由單獨一個國家或企業來承建南北高鐵,越南不僅憂慮國土安全,也擔心後續維護問題——投標時,他們可能給越南一個優惠的報價,等到後續需要維護,價格都由一方說了算,屆時維修費可能就是個無底洞。
所以越南現在更推崇的做法是把這1500公里的南北高鐵分成好幾段,一部分由中國承建,一部分由日本企業負責,但不論是哪方建設,都需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這樣一來,以後若日本企業承建的部分出了問題,可以讓中國的企業來維護,反之亦然。
說白了,越南不希望南北高鐵建造由一個國家或企業壟斷;在兩個大國之間進行選擇,它作為一個小國,資金有限,因此希望能拿到最優惠的價格,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越南方面的專家在聊起修建南北高鐵時,也提到雅萬高鐵、中老高鐵。他們認為,印尼不論是GDP還是人均GDP都比越南高,而中國給了印尼很優惠的條件;對老撾,中國也給了很大的優惠,修建南北鐵路或可以參照中老鐵路的投資模式。
中老鐵路總投資59億美元,其中40%由中老兩國政府出資,剩下60%的資金由中老兩國合資的老中鐵路有限公司負責。這40%的部分,老撾政府原需投資7.3億美元,實際上只出資了2.5億美元,剩餘的4.8億美元由中國提供優惠貸款。而中老兩國成立合資公司,實際上也是中國公司出錢、老撾出地——老撾不僅出修建中老鐵路的土地,還從萬榮市、烏多姆塞省、琅勃拉邦市、萬象市4個鐵路沿線省市劃出1500公頃土地,供老中鐵路公司進行基礎設施開發,且還授予合資公司50年的特許經營權,50年後鐵路移交給老撾政府。
越南希望南北鐵路可以比照中老鐵路的投資模式,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中國不僅能給優惠的貸款,還能提供無償援助。但是客觀來看,越南南北高鐵和中老鐵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中老鐵路原想設計成高鐵或至少是動車,但考慮到沿途的地質條件等現實因素,最終是設計成最高時速160km/h的列車,相當於中國的特快,而且中老鐵路全長相對較短。而越南南北高鐵全長1500多公里,投資最少需672億美元,是中老鐵路總投資的10倍以上,這還不包括徵地費等其他費用。如果比照中老鐵路的投資模式修南北高鐵,中國的負擔就特別大,更重要的是越南很難給出老撾給予中國的條件。
越方現在提出了分時分段建設的方案,即從2025年到2045年,分段投資、分段建設。在越南財政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按照輕重緩急分段投資,這不失為一種良方。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必擔心背下大量債務。
問:會談也談到民意基礎上,要加大投入,其中包括「增進青年一代之間的感情,夯實中越友好的民意基礎」。因為網路的發展及YouTube、Facebook、TikTok等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世界多地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識不同以往。據您了解,越南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識和情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趙衛華:不同年代的越南人,對中國的感情可能是不一樣的。
記得10多年前我陪我們雲南學校的領導訪問越南社科翰林院時,碰到過一位學中文的老先生,他對中國的感情很深。我還認識翰林院中國所的原所長阮輝貴老師,他80多歲了,曾在中國留過學,他們都對中國很友好。而現在的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知則明顯呈現出多元的特點。
有許多年輕人比較喜歡中國,而另外一些年輕人則比較喜歡美國。例如,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戰爭遺蹟博物館內,滿眼都是美軍的暴行,展覽陳列了很多越南遭受美軍生化武器毒害的畸形、殘疾的受害者的照片。每天都有很多越南青少年參觀,而且這場戰爭至今不久遠,且對越南造成的傷害如此巨大,但是參觀完博物館的部分青少年依然不掩飾他們對美國的喜愛。我曾就這種現象請教過越南翰林院的專家,他們也只是笑笑,說「儘管如此,他們確實還是喜歡美國。」總體來看,越南年輕一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對中美兩國的認知是不同的。
越南外交
問:您剛也提到美越於今年9月提升兩國外交關係,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越南,與阮富仲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協議——在越南的外交夥伴關係分級中,「全面戰略伙伴」屬於最高級別,在美國之前,越南的「全面戰略伙伴」僅有中、俄、日、印、韓。也因此,不少西方媒體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訪越解讀為「制衡美國」,您對這一分析如何看待?
趙衛華:西方想當然地認為中國領導人訪越就是為了「制衡美國」。這完全是他們認知的思維定勢在作怪。中越作為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間的關係本來就非常密切,高層領導人的互訪也是非常頻繁的。如去年阮富仲總書記訪華之後,越南的範明政總理、武文賞主席相繼來訪,再就是我們這邊的王毅外長7月訪越,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出行,也是其第三次訪越。
前幾天越南《年輕人報》記者採訪我時也分享了一點訊息:實際上,阮富仲總書記在上半年就向習近平總書記發了正式的邀請,習近平總書記也接受了越方的邀請,並決定年內訪越。換言之,即使拜登不訪問越南,即使越美外交關係沒有升級,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訪越也仍會如期成行。因此沒有必要將中越兩國的友好交往過度地與美國聯繫在一起。
問:您一年前參加《這就是中國》時曾明確提到,越南最好的選擇就是站在中美兩大國中間,競相讓中美兩大國討好越南,給越南輸送利益,使越南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剛討論南北高鐵修建時,您也點到過這點。這其實也是不少國家處理中美關係時的策略,不過現實來看,它們的設想未必能完美實現,比如印度也想從中美競爭中漁利,但莫迪政府也在不斷被美西方「敲打」。越南這邊,美國除了給「胡蘿蔔」,有沒有什麼「大棒」相隨?
趙衛華:這個肯定是有的。越美之間的貿易關係很密切,中國是越南的最大貿易伙伴,但我們主要是他們的商品供應方,而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場,越南每年向美國出口的商品總值高達1000多億美元,去年的貿易順差是947億美元。一般情況下,美國如果覺得自己和另一個國家的貿易關係失衡,自己嚴重吃虧了,就會有所動作,像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那般。而美國面對與越南的貿易逆差,基本是容忍的態度,主要就是想利用越南牽制中國。
越南人非常擔心本國對美國的這種巨大的不對稱的貿易依賴,也非常清楚只要美國想,照樣可以像制裁中國一樣制裁越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可以扛得住這種制裁,而越南很難挺過。另外,越南也評估過,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中,美國佔據主動地位,中國屬於防守方;而且,中國和美國不同,只要不觸碰中國的底線,中國不會像美國一樣無底線地制裁其他國家。
越南充分認識到自己對中美兩個大國的價值,因此在對美、對華態度上,雖然越南堅持在中美之間的平衡,但是因為在出口上對美國的嚴重依賴,以及對美國霸權行徑的了解,越南不敢開罪美國。
也因此,在一些中美兩國競爭激烈且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科技領域,雖然中美各有千秋,甚至有些領域如5G技術中國遙遙領先,但越南為了避免被美國製裁,依然會選擇和美國或美國的盟友合作;而只有在部分不涉及中美戰略競爭的領域,越南才選擇與中國合作,比如電子商務、農產品貿易、綠色能源等。
本文獲觀察者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