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退市 財務造假只是遮羞布
「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這句廣告語,想必很多中國人都記憶猶新。曾經,主要電視節目播出前都會有這則廣告,東芝這家日本企業也在中國家喻戶曉。東芝生產的產品,特別是白色家電,與Panasonic、Sharp、Sony、日立(Hitachi)等一起,成為中國消費者的選擇之一。有一段時期,東芝還被認為是高檔家電產品的代表。
但這樣一家知名度很高、市場影響力很大、口碑也一直比較好的企業,竟然要退市了,確實有點讓人出乎意料。今年9月21日,東芝公司在官網宣布,由多家日本國內企業組成的「日本產業夥伴」(JIP)投資基金,從8月開始以公開要約的方式,在市場上對東芝進行收購。到9月20日,基金已持有東芝78.65%的股份,超過所有表決權的三分之二,完成了此次收購。據《讀賣新聞》報道,本次收購價格為每股4620日圓(約242港元),總額達到2萬億日圓左右。
在一般人看來,東芝這次被收購,感覺更像是一次重組。它股價仍然高達4620日圓,被收購的只是東芝78.65%的股份,東芝的總價值仍然達1284億港元左右,堪稱一家很值錢的企業。
但這可是曾經在市場呼風喚雨,不可一世的東芝,落到被收購的地步,哪怕再值錢,也是一種墮落。要知道,東芝可是以收購其他企業為標杆的企業,從1875年成立至今,不知收購了多少企業;直到2006年,還以50億美元(約391億港元)買下西屋電氣(核子反應爐製造商)77%的股權。如果沒有巨大的收購能力,東芝可能沒有Panasonic、Sharp、Sony、日立等發展得快,也不可能與這四家企業齊名。
然而,也就短短九年時間,隨着2015年財務造假醜聞的爆發,東芝就從一個買家變成一個賣家,依靠變賣資產維持生存。圖像傳感、生活電器、電視機及相關周邊設備、電腦、醫療系統等方面的業務,都全部或大部賣給了其他企業;特別是將佔儲存器市場份額世界第二的閃存晶片業務,賣給了美國的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標誌着東芝已經沒有東山再起的希望了。
很多人認為,東芝的墮落是因為財務造假。顯然,這是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恰恰是,財務造假不僅不是東芝墮落的根本原因,反而是東芝墮落的遮羞布。如果沒有這塊遮羞布,東芝的市場價格可能還沒有這麼高。
必須看到,東芝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最主要的還是管理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經營業績不佳。作為一家專門通過併購其他企業、佔有他人創新成果的企業,從確立併購目標起,就已經決定了東芝今天的命運。
就像過度仿製會影響創造一樣,過度併購也會影響企業的創新動力。反正只要有錢,就把別人的創新成果花錢買過來,自己則很少投入足夠的創新資源。短期內,效果一定比善於創新的企業明顯,擴張速度、發展效率也一定比創新型企業快。但是,從長遠來看,真正能在市場站穩腳跟的企業,畢竟還是創新能力強、創新意識濃、創新動力足的企業。因為,創新本身就是再創業的過程,會讓企業始終保持旺盛的創業熱情,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像東芝這樣靠錢買創新成果的企業,一旦錢不再萬能,企業就面臨危機。
為什麼會出現財務造假現象?說到底,就是經營業績不好,沒有市場競爭力,效益下滑,為了維護市場的「聲譽」,避免被投資者拋棄,便想用造假手段來維護外在形象,保留一點「尊嚴」。殊不知,這樣的遮羞布,原本就是「皇帝的新衣」,一旦紙包不住火,財務造假醜聞也就暴露,讓企業瞬間跌下神壇。類似現象在商界並不少見,幾乎所有財務造假的企業,都曾經有過光鮮時刻,而光鮮的背後,則隱藏着虛假繁榮,不是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經得起市場的檢驗。
所以,從東芝退市的案例中不難看出,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無論是外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只要不把着力點放在自主創新上,不時刻關注企業的創新工作,不具有危機意識,企業都會出現問題,並最終被市場淘汰。
作者是譚浩俊是中國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