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新變種極危險? 專家:疫苗不至失效、未必成流行毒株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已決定將Omicron列為最需警惕的變異毒株,此一率先於南非發現的新變種病毒株B.1.1.529出現約50個突變,並經已在歐洲及亞洲地區發現零星個案,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然而,有專家認為該變種病毒應不致疫苗與藥物失效,亦未必會成為主要流行毒株。

隨着多國相繼發現變種病毒的病例,各國於上周五開始宣布了新的旅遊限制,一眾藥廠亦趕忙審視其新冠疫苗對新變種的有效性。以色列及日本已先後宣布禁止外國人入境。

Omicron變異病毒株最早由南非科學家在四名博茨瓦納(Botswana)患者身上發現,過去兩周導致南非東北部豪登省的Omicron病例急升,取代原本流行的Delta病毒株,預計或將成為下一波南非主流病毒株。目前,比利時、以色列,以至香港也陸續出現病例,不過確實的傳播能力仍有待更多數據研究和分析。

Omicron新變種率先在南非公布。(AP)

日前,意大利醫療研究團隊發布全球首張Omicron變異株的照片。研究人員將新變種與Delta病毒株作比較,發現新變種所含有的突變數量大大超過了目前肆虐全球的Delta變種,而且突變多半集中在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區域。新變種共含有超過50個突變,單計刺突蛋白(S蛋白)的突變就有30多個,而Delta則僅有約15個。雖然突變較多並不表示更危險,但相信會更適應人體。

現時科學界的憂慮是對其所知仍然十分有限,或需要數星期時間才能確定由該變種病毒引起的疾病類型、嚴重性,以及其傳染性和傳播能力等。而當中最令人關注的,必然是至今全球經已接種了近80億劑的疫苗是否還有效,以及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會否再染上Omicron。

按照WHO最新的說法,目前對Omicron的傳染能力及嚴重性尚未清楚,流行病學專家現時對南非的個案急升正進行研究,了解是因新變種病毒造成,或有其他因素。此外,目前無證據顯示,Omicron造成的病徵與其他變種有所不同。

世衛正與專家小組就新變種進行廣泛的研究,預料需時數周。(Reuters)

據WHO的初步資料顯示,新變種有增加再度感染(reinfection)新冠病毒的風險,WHO正和專家小組了解新變種對現有疫苗的影響,重申疫苗依然是減低重症和死亡的關鍵。世衛建議各國採取多項行動,包括加強病例監測和排序,並向世衛組織報告初始病例或集群;進行實地調查和實驗室評估,以更好地了解 Omicron是否具有不同的傳播或疾病特徵。

對於Omicron變種威脅,美國流行病學專家Graham Snyder表示,目前全球主要仍是Delta變種病毒株,單是美國就佔99.9%個案,現時仍未清楚Omicron是否有能力取代其位置。

有英國專家認為,新變種病毒威力可能遭「過度誇大」。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員Calum Semple教授表示,儘管出現新的Covid-19變異病毒株,現有疫苗「仍然可能可以有效避免重症」。

Calum Semple教授認為,外界對新變種的威脅有誇大之嫌。(University of Liverpool)

Semple指出,感染新變種病毒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鼻塞、頭痛或出現重感冒等症狀,惟疫苗依舊可以大幅減低患者住院、重症或是不幸死亡的機會」。他強調:「這並非一場災難,有些新聞報導引述了我部分同事的說法,稱新病毒『非常可怕』,我認為有點過於誇大實際情況」。

牛津大學疫苗研究小組主任Andrew Pollard亦指,對現有疫苗預防Omicron變異株引發重症的效果表示「審慎樂觀」。他表示,目前已知其突變的棘蛋白位置,多與其他變異株相似,認為這代表雖然出現突變,但由於各國先後經歷了Delta在內的變異株,故強調:「在已接種疫苗的人群中,極不可能爆發像去年那樣的大流行。」

另外,內地媒體引述國內疫苗業界人士指出,雖然目前外國已出現了接種疫苗後感染Omicron的個案,惟有關現象並非新變種病毒株特有,加上非洲地區的疫苗接種率本身偏低,故同樣認為新變種的威脅被過度誇大。

部份國家因Omicron而相繼針對南非發布旅行禁令,升高邊境管制。(Reuters)

未必成主流病毒株、疫苗不致失效

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兼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丁勝向內媒表示,目前新變種仍處於比較早期,未來一兩周可能會有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他認為,該變種S蛋白突變多,並且出現了一些之前影響免疫的突變,對目前疫苗產生的免疫可能會有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對中和抗體也有一定的免疫逃逸。

不過,他認為即便如此,目前也無法下結論指新變種將取代Delta成為新的主要流行病毒株,因為還存在着諸如T細胞免疫等細胞免疫,新毒株的情況很多還是未知數。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解釋,之前曾在南非和南美出現過的一些變異病毒株的免疫逃逸都很強,惟最終未有成為主要的流行毒株。相反,Delta的免疫逃逸並不強,只是因病毒的載毒量太大,故而傳播迅速。

內地專家指,疫苗完全失效的可能性不大。(Reuters)

兩種口服藥變得更重要

另一方面,外界關注現有疫苗對新變種的有效性。丁勝認為目前主流看法是仍然是未知,但指出由於疫苗產生的抗體是多種多樣,故可以考慮通過整體的抗體量增加對病毒感染起到作用,或能通過加強劑的方式提升整體的抗體量來應對。

張洪濤則認為,mRNA疫苗保護效力減弱是有可能的,不過完全失效的可能性並不大。不過,就算是最壞的可能,mRNA疫苗的技術特點也可以令企業在短時間內研發出針對該變異毒株的新疫苗,也有可能不進行新的臨床試驗先申請緊急使用。

至於此前備受期待的默沙東(Merck)和輝瑞的口服藥,張洪濤認為新變種對兩款新冠口服藥的影響應該不大。他解釋,由於Omicron的突變主要是在S蛋白,而輝瑞或者默沙東新冠口服藥的機制(與S蛋白)有所不同,兩個藥同時失效可能性比較小。

美國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何大一表示,兩款藥物針對的是Omicron 中沒有改變的病毒部分,而且假如疫苗誘導的自然免疫受到威脅,這些藥物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

南非的新變種病毒可會引發全球新一波疫情?(AP)

疫苗分配不公 全球難置身事外

誠然,目前各界對Omicron新變種病毒的所知有限,唯一較清楚的是它是在疫苗接種率偏低的非洲大陸出現,而率先公布的南非,現時全國約6,000萬人口中只有四分一接種疫苗,但南非已是非洲當中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新變種是否會在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和地區造成新一波爆發,仍是未知之數。

新變種的出現,提醒我們疫苗接種仍是重中之重,而且全球疫苗分配不公,只會使大流行繼續下去,無人能夠置身事外。一如美國病毒學家Jeremy Kamil所表示:「病毒將被疫苗完全消滅的幻想不會發生,變種病毒亦不會讓大流行永遠持續,我們只是在為人們接種疫苗並降低死亡人數而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