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宜居之國變洪水絕境:加拿大伐林釀極端災情
加拿大西部卑詩省連日暴雨成災,副省長法恩沃思(Mike Farnworth)日前宣布全省進入緊急狀態,暫時限制加油和非必要出行,以舒緩供應鏈中斷及支援災後復原。聯邦政府緊急派出數千空軍部隊協助物資空投、災區監控與空中撤離。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一向宜居的北美國家陷入洪水的「末日絕境」,氣候變化或許並非唯一的解釋。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水災至今造成4人失蹤,救援人員正設法協助當地近1.8萬人逃生,軍方經已派出數百名士兵及軍機協助撤離和運送設備。災後當地有民眾到超市搶購物資,省政府面對天災的無情來襲,坦言對這次極端降雨的雨勢規模、範圍和時間均感到吃驚。省長賀謹(John Horgan)表示:「目前發生的洪水災禍,是500年一遇的極端氣候現象,這已經超出我們過往的預測以及應變能量。」
是次災情,主要是由於水氣強烈且異常滯留的「大氣河流」(Atmospheric River)侵襲,來自於太平洋熱帶海域的蒸發水氣,在每年秋冬季節前往北美西岸。雖然大氣河流現象,過往時常在美國加州地區造成豪雨與水災,惟在加拿大卑詩省沿海,這個情況一般溫和許多,通常只會帶來輕微降雨。加媒指出今年的異常情況,極可能帶來「加拿大建國以來」整體損失最為慘重的單一氣候災難。
自11月14日起,卑詩省已連續4日異常降雨,當地許多地方於72小時之內達到整個月的總雨量,加上今年夏季破紀錄山火摧毀森林植被,造成各地山洪暴發、河流潰堤。此外,鐵路、公路交通亦因災情而癱瘓。洪水又造成多處災情,大面積地摧毀了該省的農耕與畜牧業。
不幸的是,在今次大氣河流到來之前,加拿大西岸就經已歷連續數週較過往更潮濕的冬季雨季,許多地方已連日降下大雪,尤其是山區地方。持續的大雨讓積雪快速融化加劇水災,造成大面積水淹、泥石流等,並導致交通癱瘓。
洪水還破壞該省鐵路交通,使進出口貨物無法運往碼頭,導致西岸物流癱瘓。作為加國第一大港兼北美西岸,僅次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港與長堤港的第三大港,在當前全球供應鏈混亂且聖誕節旺季臨近之際,或嚴重衝擊本已告急的北美供應鏈,構成更大的物流壓力。
此外,加國部分城鎮已出現燃料短缺,當局正研究從鄰近的阿爾伯塔省,甚至是美國進口燃料。省政府表示,包括最繁忙的高速公路的許多基建,或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完全重新開放。
「皆伐」加劇水浸…
除了氣候變化外,造成今次災情嚴重的破壞的或許還有其他重要因素。有專家指出,加拿大雖然需要伐木以限制山火的威脅,惟當地林業的皆伐(Clearcutting)式作業,即伐光一整個區域內大部分或全部林木,或許加劇了嚴重水浸的情況。
當地研究皆伐的學者Peter Wood表示:「我們知道在陡峭斜坡上伐木時的結果,當你到達一個臨界點,森林便無法發揮控制水流的緩衝能力。」皆伐被視為造成當地是次間歇性山體滑坡和水位上升的主因,導致更多居民被迫逃離家園。還有不少地區被洪水淹沒,主要道路系統幾乎被切斷。
其實,不少專家過往也一直警告說,皆伐會影響斜坡穩定性、水份被吸收到地面的速度,以及根系(root system)保持土壤的能力。假如沒有樹木的保護,大雨會將大量沉積物沖到附近的水系統,阻塞溪徑和河流,並導致洪水迅速溢出。Peter Wood表示:「過去幾天我一直關注受災特別嚴重的地區,恰好與一些被砍伐最嚴重的社區相吻合,伐木確實會造成洪水的情況。」
與此同時,卑詩省近年經歷多次嚴重山火,部份被山火燒燬破壞的地區亦成為是次災情嚴重的地方。加拿大護林員Thomas Martin表示:「山火的發生與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的風險之間有著非常明確的關聯,火災會使土壤變得疏水,因此徑流會變得更多。」他指出森林生態專家一直建議透過控制燃燒和選擇性伐木,讓更大的樹木茁壯成長,並改善對山火的保護,惟各界始終未有重視。
基建或因氣候變化而過時?
面對這次「500年一遇」的罕見災情,有專家指出洪水摧毀了重要的基建設施,認為應該進行全國性的風險評估,為未來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天氣早作準備。自然資源部長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表示,氣候危機已經來臨,該國將不得不適應這一現實,「減緩氣候變化還有其適應,必須成為我們在各個層面做出決策的當務之急。」
他表示短期內將重點保護處於危險中的市民、幫助受影響的人以及恢復交通。他強調:「不過從中期來看,我們將不得不考慮如何更聰明的重建基礎設施,並使其更具適應性。」當地專家表示,未來應該優先在全國範圍製定氣候風險評估的標準做法,原因是現有的基建設施是基於以往的氣候數據,這在極端天氣頻繁的今天或不再適用。
加拿大氣候選擇研究所研究主任Ryan Ness表示:「基礎設施繼續以這種方式建造,一旦建成或經已在許多方面過時,但這些基建卻又會使用數十年甚至一個世紀。」其研究所早前的一項報告顯示,氣候變暖會對加拿大基礎設施造成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損失,並隨氣候危機日升而增加。到本世紀末,洪水造成的損失或高達每年136億美元,其中公路和鐵路的損失每年或達128億美元。報告還指出,預防性適應措施可將這些損失降低高達九成。
該報告認為加拿大缺乏氣候風險信息,導致決策不力。舉例,現有的洪水地圖平均已有20年歷史,當中幾乎未有考慮到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洪水風險。報告估計,全國至少有50萬座建築物面臨洪水風險,並且無法通過現有的政府洪水地圖識別。同類情況亦出現在山火等的氣候風險的信息中。
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高級助理 Darren Swanson 表示,卑詩省目前的災難突顯了廣泛的風險評估作為構建彈性基礎設施的先導的重要性,因為不知道風險是什麼,就不可能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今次洪水絕境過後,加拿大當局想要令國家成為宜居國度,似乎無論在林業和氣候風險信息方面,仍然有不少長足改善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