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也不夠? 柏林人倡議巿內「禁私家車」
德國柏林民間倡議團體Berlin Autofrei正在推動「柏林無車」(Berlin car-free)聯署行動。是次行動提出,除了公共巴士、緊急及商用車輛之外,市政府應全面禁止私家車在S-Bahn環內約88平方公里的區域行駛。
柏林可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無車巿區」?
現在,有好些柏林人開始懷念起上世紀的柏林市了。
那時候,沒有太多汽車,支撐市中心短程運輸交通的是一輛輛行駛緩慢的電車。不過,到了60年代末,西柏林政府決定清除市內大部分電車路軌。然後,鼓勵更多的汽車駛入市區。
隨着時代發展,柏林市讓車行駛的空間愈來愈多,相反,讓人行的道路則愈來愈少。
「還路於民」
如今,正當面臨氣候危機的危急關頭,很多人認為應該要回復昔日的「電車時代」,多些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柏林市議會在2014年的報告指出,S-Bahn環內只有17%的行程是由私家車來運輸,但卻佔用了58%的城市交通運輸空間;反而環內使用單車來完成的行程佔了18%,還有更多的行程是用上地鐵、路面電車、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來完成。
柏林民間倡議團體Berlin Autofrei認為,私家車既污染環境,不合比例地佔據城市空間,同時又非柏林市民的主要移動工具,於是推動「柏林無車」方案,索性禁止市民駕車進入柏林市中心,藉以拯救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
Berlin Autofrei成員Nik Kaestner引述德國聯邦政府環境部門最近做過的一份調查指出,91%受訪者認為,假若他們沒有車,會更加快樂。他們推動是項公投,認為此能更加容易促成柏林成為一個「無車城市」,最終營造一個更清潔的城市。
Berlin Autofrei在其官方網站中表示,他們提出如此激進的民間倡議,是希望達成「將私家車使用次數減少至僅用於必要情況(necessary trips)」。他們認為,道路的使用理應是基於共同利益(common good)。
德國聯邦政府目標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1990年水平的65%,並於2045年實現碳中和。Berlin Autofrei這項倡議,正是希望促使柏林市政府大幅加強減排力度,以幫助德國實現上述碳中和目標。
柏林公民議政風氣盛行。根據德國憲法規定,由民間團體倡議的法案在首階段需要獲得2萬個公民簽名,然後在次階段需要取得17萬個公民簽名。若然最終民間倡議法案皆通過首兩個聯署階段,政府需要啟動立法審議程序,假如政府拒絕,該法案便需要交由全民公投決定。
「柏林無車」方案現時位處聯署第一階段,已取得超過5萬個簽名,達成第一階段目標。
由於9月份的大選中,綠黨在市議會選舉取得的票數達到18.9%,有望在新一屆聯合政府取得更大發言權。「柏林無車」方案與綠黨政綱理念接近,它最終能夠真正成為法例的機會,實在不低。
單推電動車也不夠?
有些人或會有一個疑問:要解決路邊污染問題,電動車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嗎?這些年來,儘管是傳統汽車大國德國,也不惜「砍掉」昔日的精深技藝,果斷地向電動車業務轉型,野心勃勃。德國傳統大廠Volkswagen、BMW、Audi近幾年也推出了自家品牌的旗艦電動車款,口碑及銷量俱佳。
而德國聯邦政府早已定下的碳中和目標中,有相當一部分也是落墨於電動車方面。例如,它計劃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在全國公路廣鋪電動車充電網絡。
那麼,為什麼還要如此「激進」地提議,在柏林市中心區域完全禁絕私家車?電動車不能解決問題嗎?
對於Berlin Autofrei來說,它們不認為單從電動車轉型方面入手,就能趕及應對迫切的氣候危機。
「要達到聯邦政府自訂的道路污染減排目標,明年前走在路上的車輛需要有一半是電動車……這顯然不會發生。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案是直接減少走在路上的車輛,而不僅僅是改變我們的駕駛方式。」Berlin Autofrei成員Nik Kaestner說道。
Berlin Autofrei發言人Manuel Wiemann進一步補充道,車輛的輪胎磨損,同樣是路邊污染來源之一,不必要地危害市民健康。這跟車輛本身屬於燃油車或是電動車,並沒有關係。
目前,德國全國電動車佔整體車輛總量僅1.3%。雖然德國聯邦政府訂下的電動車轉型目標,較之其他發達工業國,已算走得比較前。然而,氣候危機迫切,被視為較「激進」的綠色政策和實踐目標,實際上理應做得更多。尤其在柏林這類整體意識形態偏進步派的城市,這類「激進」綠色政策,或許更容易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