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樂隊撇清「吸毒」疑雲奪冠 Eurovision能振國運?
擁有65年歷史的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不僅是許多歐洲人的共同回憶,其電視轉播更是許多家庭必看的年度盛事。經過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辦一屆後,意大利搖滾樂團「天際月光」(Måneskin)最終於荷蘭鹿特丹搶盡鋒頭,成功壓過熱門的法國和瑞士代表,為國家繼1956年及1990年後,第三度贏得大賽冠軍。
奪冠意味着意大利明年將會接棒荷蘭,舉辦這項每年吸引全球二億電視觀眾收看的樂壇大賽。這或有助該國走出疫情重災國的經濟陰霾,甚或令國民不再漠視這項賽事。
「天際月光」原本也是今屆賽事的熱門之一,有博彩公司甚至一早看好他們獲勝。不過,法國代表Barbara Pravi的《Voilà》及瑞士男歌手Gjon's Tears的民謠歌曾在最後計分階段先後領先,直至公眾電視投票的分數才最終讓意大利後來居上,以524分超越499分的法國和432分的瑞士。
這支意大利樂團成員每位皆身穿皮衣皮褲,搭配濃黑眼線的誇張造型,在台上狂野獻唱比賽曲目《Zitti e Buoni》,令觀眾看得熱血沸騰,並將賽事的氣氛帶上高潮。結果公布的一刻,以硬朗形象出場的「天際月光」成員均流下眼淚,樂隊主音Damiano David亦喊出勝利宣言:「搖滾樂永不消亡」(Rock’n’roll never dies!)。
「天際月光」的搖滾歌曲雖然顯得與以通俗流行歌曲聞名的歐洲歌唱大賽格格不入,但該樂隊成員Victoria de Angelis表示,他們的高人氣展現出此一賽事也看重音樂品質一事。她又認為,今次在歐洲歌唱大賽獲勝,對歐洲疫情數一數二嚴峻的意大利來說是一大鼓勵。她說:「在我們經歷艱辛的這一年後,這個冠軍傳達出『希望』的訊息。」
疑似「吸毒」動作意外成焦點
今屆賽事的觀眾大多對延期的比賽感到興奮,也認為「天際月光」等一眾歌手演出優異。然而,外界對此一賽事的焦點似乎更多落在賽事結束後,「天際月光」主音的一個動作引發「吸毒疑雲」的關注。
當時,贏下冠軍的「天際月光」主音Damiano David,被拍攝到在賽場慶祝期間做出疑似吸毒的動作。他當時低頭望向枱面約兩秒,因枱上有物品阻擋觀眾視線,故這個動作迅速引發外界猜測他是否正在用鼻吸食毒品。
事後,他表示只是一場誤會,澄清低頭是因為身邊的隊員Thomas Raggi打爛玻璃杯,他否認有吸毒。雖然荷蘭在毒品法例上有別於不少歐洲國家,唯擁有可卡因等毒品也屬違法,故外界希望了解真相。
樂隊其後亦在社交網站回應,對有人指控隊員吸毒感到震驚,強調樂隊反對吸毒行為,又指主辦方可以核實場館內有無玻璃碎。
最終,賽會主辦方歐洲廣播聯盟(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表示,當事人在返回意大利後,會自願驗毒證明清白。而歐洲廣播聯盟周一已證實,Damiano David並沒有吸毒,賽會其後亦證實現場有破碎玻璃,算是還了當事人的清白。
「經濟效益」將扭轉對賽事的冷漠?
今次奪冠是繼1964年及1990年,意大利第三次在這項賽事贏得冠軍。作為這項歌唱比賽的「Big Five」,該國基本確保每年決賽的參賽資格。意大利過往不乏優秀成績,如1963年獲季軍、翌年更憑歌手Gigliola Cinquetti及其作品《Non ho l'età》奪冠。Cinquetti後來於1974年重返賽場,僅敗給著名樂隊ABBA成為亞軍,另外1975年及1987年兩屆亦分別獲得季軍。2011年至今,意大利更曾八次以頭十名的成績完成比賽。
然而,意大利在Big Five中卻是參賽最少的國家,只有46次,遠較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60次或以上為少。這是因為意大利在歷屆賽事中曾五度申請退出,最長一次發生在1997年,該國有長達14年時間未有參賽,直至2011年才重返賽場。意大利方面過往並沒有詳細解釋退賽原因,只簡單表示國內對參賽的興趣不大。
有意媒曾訪問國民,發現不少人對賽事感到陌生,又或者不太在乎,甚至與國內著名的Sanremo Music Festival混淆,這其中與國家經常退賽不無關係。
羅馬居民Alessandro表示:「我並不喜歡這類音樂比賽,這扁低了音樂」。也有當地長者認為對賽事冷淡,是因為音樂無法舒緩現實問題,他解釋:「意大利大有更多重要的事情需要關注,好像我們的政治和經濟,這些方面近年都在每況越下。」還有人認為,每當看到電視預告都會滿心期待,可惜看後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不過,意大利今年奪冠,或有助扭轉國內對歌唱大賽的冷淡態度。在結果公布後不久,多個意大利城市率先表達主辦明年賽事的意願,包括「天際月光」出道城市的羅馬,美女市長拉吉(Virginia Raggi)在Twitter發文:「天際月光的勝出過程十分精彩,羅馬對他們引以為傲。明年意大利將舉辦這項大賽,羅馬是迎接挑戰的完美舞台。」此外,都靈、米蘭、博洛尼亞、佩薩羅(Pesaro)也有主辦賽事的聲音和意願。
爭相主辦的情況多少和其中的經濟效益不無關係。以今屆的主辦城市鹿特丹為例,當地一直視比賽是雙贏的活動。在疫情前,當局預計吸引逾3萬名旅客,預計將在當地住宿5晚,至少為當地酒店旅館提供70000個過夜住宿。
按照2016年瑞典的經驗,非本地旅客在5天的旅程中平均花費935歐元,記者平均花3040歐元,一屆賽事則有約1500名記者。這部份的收入便有約3270萬歐元,賽事一般又會創造數百個職位。
因此,過往經驗證明,舉辦賽事對主辦城市的酒店、旅遊、文化產業皆明顯有益。活動亦會帶動當地人的消費和經濟活動。
此外,2018年主辦國葡萄牙的經驗甚至表明,主辦歌唱比賽的經濟效益,相較主辦1998年的世博和2004年的歐洲國家盃還要好。葡萄牙酒店及餐飲協會主席José Esteves表示,當屆賽事令里斯本市內的酒店、餐廳全部爆滿,單單一周時間便為當地進帳幾千萬歐元,還未計算賽事周邊的經濟活動,如交通、主辦活動、娛樂、旅遊觀光等。
曾研究歷屆比賽的經濟效益的美國學者Kendall Bard也得出總結,贏得歐洲歌唱大賽明顯對該國的經濟指標有顯著的作用,尤其是在國際旅遊開銷、稅收、出口等均提供重要助力。此外,歐洲小國更能因主辦賽事而提升國際知名度,帶動當地的旅遊及經濟。
經歷一年多的疫情,作為曾經是歐洲疫情最嚴峻的意大利,這項賽事或為他們走出疫情陰霾、經濟低迷,提供了重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