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ney Spears紀錄片:反思荷里活童星「被消費」文化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美國媒體《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為流行天后Britney Spears拍攝的紀錄片《Framing Britney Spears》在二月播出後,引起了各界迴響,其中絕大多數評論都是為Britney自小成名而被明星娛樂文化所消費的困境感到同情。
90年代至00年代不少在兒時已大紅大紫的歐美演藝童星,往往遭到娛樂媒體攻擊、大眾輿論批評,而失去了應有的童年時光,甚至有些在長大過程中陷入情緒失控,在金錢與名氣的輝煌背後苦苦掙扎。Britney Spears的案例,相信只是演藝圈子的冰山一角。

《紐約時報》今年推出的這套紀錄片《Framing Britney Spears》,主要圍繞Britney童年時成為美國家傳戶曉的「電視甜心」,到變成後來因為媒體對其不適當的報道,致使她醜聞纏身,且在大眾眼中留下「瘋婦」形象的經歷。

紀錄片當中更仔細記述Britney的「成年監護令」(court-sanctioned conservatorship)法律安排(在此情況下,她對其從演藝事業得到的財富失去控制權,相關權利亦受縮減)、與男星Justin Timberlake的戀情風波,以至媒體報道及公眾批評導致她精神崩潰的詳細紀錄等等。

這套紀錄片出街後,由Britney粉絲發起的「解放Britney」(#FreeBritney)網絡行動變得聲勢浩大,紛紛抗議要求法院解除偶像的生活及財產自主權,還要過去二十多年來曾經藉Britney作為搖錢樹、間接造成她的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媒體、經紀公司及娛樂公司,向Britney道歉。

#FreeBritney本是粉絲們支持偶像而發起的一場網絡運動。紀錄片《Framing Britney Spears》出街後,這場運動的聲勢更邁向高峰。(網上圖片)

過去被指曾向Britney Spears發表刻薄言論的英國雜誌《Glamour》、以譏諷名人著稱的美國人氣播客Perez Hilton、曾在頒獎台上取笑過Britney的喜劇演員Sarah Silverman,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向Britney道歉。「向Britney道歉」這個字句,在Twitter一時火紅起來。

在紀錄片中被指經常消費Britney和詆毀她的前男友、知名男星Justin Timberlake,在紀錄片播出後遭到網民猛烈批評。Justin Timberlake隨即對外公開道歉,為當年對Britney 所做的一切不當行為認錯,並承認自己在這種縱容厭女及種族歧視的系統下成為得益者。

他在聲明更提到,這個娛樂工業充滿缺失,讓其得以偏頗地為男性,尤其白人男性,給予通往成功之路的不對等機會。事實上,Britney的初夜、Justin Timberlake自爆跟她的性關係等,也成為當時人們茶餘飯後的娛圈八卦,也足見年輕女明星在性方面備受批判與剝削。

※ 紀錄片出街後,Justin Timberlake立刻發布道歉聲明,以平息事件

美國演藝界能歌擅舞又拍戲的多棲天王Justin Timberlake與妻子Jessica Biel。(Getty Images)

童星怨氣有口難言

無論Britney Spears,或是Justin Timberlake,都是早在十多歲便出道且成名的少男少女明星樣板。與絕大多數兒童青年不同,他們從小在鎂光燈下長大,這固然為他們帶來了無窮的財富與名氣,但他們在人氣高峰期的個人生活,已經沒再可能與「保密」、「私隱」扯上關係。

終日受到媒體及狗仔隊滋擾、網民言語攻擊等等,已成為這些兒時成名童星的家常便飯。

Britney Spears和Justin Timberlake在00年代被視為荷里活金童玉女。(網上圖片)

被聲名毁掉的童星們

讀者們最常記得的成名童星,首先肯定要數到在經典喜劇《寶貝智多星》(Home Alone)飾演8歲小孩男主角的麥哥里高堅(Macaulay Culkin)。《寶貝智多星》在1990年首映後,麥哥里高堅憑着可愛搞笑的演技爆紅,片酬節節上升,不過麥哥里高堅的父母屢屢將他變作「搖錢樹」。

最終他被迫在15歲與父母對簿公堂,惹上官非,繼而媒體廣泛的負面報道亦令麥哥里高堅的演藝生涯一落千丈,沒有電影公司再敢起用他,麥哥里高堅慢慢淡出演藝圈,後來更被媒體揭發他染上毒癮。媒體的追訪儼如令他再受二次傷害。直至近一兩年,麥哥里高堅才間中重現公眾場域,惟名氣已大不如前。

《寶貝智多星》於1990年上映,成為經典喜劇電影,但小男孩主角麥哥里高堅其後的「星途」就不太平坦了。(網上圖片)

荷里活電影公司及節目製作公司,長年都喜愛選用一些童星來擔任喜劇或綜藝節目的角色,由於這類節目多定位為合家歡節目,因此角色更加「入屋」,討人喜愛的童星一方面能促進節目收看率,而童星自己(更多的是其父母和經紀人)亦能迅速名利雙收。

像現年40歲的Britney Spears與Justin Timberlake,就是憑着在經典兒童節目《Mickey Mouse Club》的演出而一舉成名;同期還有當今一線荷里活巨星Ryan Gosling、格林美天后Christina Aguilera,其演藝事業到了今天依然位處高峰,由此可見,這類街知巷聞的童星節目,就是創造未來演藝巨星的起跑線。

《Mickey Mouse Club》一眾童星如Britney Spears(最前排右)、Justin Timberlake(右後)、Ryan Gosling(最前排左),現皆成為獨當一面的荷里活巨星。(網上圖片)

「搖錢樹」

然而,幾歲至十多歲不等的童星,其實沒有成熟的理財能力和待人接物經驗,負責管理演出收入、應付媒體採訪之類的工作,往往會交由其父母或經紀人代理。如此一大棵「搖錢樹」在前,往往就成為了考驗人性與親情的關頭。

這也解釋了為何像Britney Spears、麥哥里高堅之類「紅於微時」的兒童巨星,通常落入與其家人因金錢糾葛而鬧上法庭的結局。童星父母往往都是極力鼓勵其有天份子女參與演藝事業,因為當子女成為童星,這對他們來說是快捷的賺錢及成名道路。然而,父母們往往被財富蒙蔽了眼睛,失去了對子女的同理心——正是這個電視電影演藝產業鏈刻意打造「童星」而無可避免地產生的副作用。以利益為先而不顧小孩感受的家人(或經紀人)實在難辭其咎。

在公眾目光和私人糾紛的雙重打擊下,童星最終就成為了產業鏈上被消費最多的受害者。

粉絲在法庭門外高舉支持Britney的紙牌。(Getty Images)

就算是相對「近代」的童星,所經歷的際遇也不比Britney。近年披露兒時的慘痛經歷,包括遭大人性騷擾,甚至遭性侵犯、強姦。現年28歲、主演迪士尼青春劇走紅的Demi Lovato,在今年三月推出的自傳紀錄片中首次揭露,2000年代後期她還作為童星為迪士尼工作的時候,曾經被人強姦。Demi Lovato沒有說出施暴者是誰,只是提到那件事發生後,她仍要「經常見着那個人」。

這些偶像童星長年飽受壓力,屢屢出現最壞結局,甚至有怨無路訴,固然令人心酸不已,再深一層去想:歪曲的荷里活童星產業文化,是否是時候需要改變修正了?

在#MeToo風潮近幾年衝擊荷里活影業界,揭出了女星受到性騷擾及剝削其實是可恥的「常態」,童星及青春偶像也是這套產業文化裏的另一群受害者。這套圍繞Britney Spears明星心路歷程故事的紀錄片,顯然是一個給予大眾及業界再次集體反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