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軍權、民族與信仰 鋪墊起僧侶的政治征途?
二月政變以來,「Z世代」年輕人在各大城鎮主導游擊示威,面對軍警的利炮堅盾,為整場緬甸反政變示威構建了一幅幅點睛畫面。緬甸國內佔上主流人口比例、2007年曾因參與「番紅花革命」而成名的佛教僧侶群體,其光芒在今次反政變示威顯然不及一眾年輕人般耀眼了。
但在鏡頭背後,僧侶群體參與現實政治的脈絡,牽引未來緬甸政局權力分配版圖的可能性,也許超乎一般想像。
觀乎過去數十載的緬甸大規模社會政治事件,皆可見僧侶群體的廣泛參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信是2007年的「番紅花革命」。當年,估計約數千名佛教僧侶加入反軍政府示威群眾運動,要求軍政府撤回取消燃油補貼法令、推動民主化及釋放當年被軟禁的昂山素姬。「番紅花革命」亦被視為開啟後來2010年代以後緬甸軍方放權過程的一個轉捩點。
緬甸國內有接近九成人口信奉佛教,其中絕大多數為上座部佛教。佛教僧侶佔全國人口比例屬東南亞地區最高。
更甚的是,緬甸佛教勢力對政治參與度之高,也為區內國家之中數一數二。譬如在政府行政架構上,便有一個國家僧侶監察委員會(State Sangha Maha Nayaka Committee),委員會成員則由政府委任的高階位佛教僧侶所擔任。
軍方在上月初拘捕昂山素姬及其他全國民主同盟(NLD)成員後,委員會僧首主席Bhamo Sayadaw便緊急呼籲雙方以人民福祉為先決考慮,立刻將衝突訴諸談判。
佛門並不囿於清靜地
在討論佛教徒在緬甸政治擔當的角色前,我們需要首先理解到,由於緬甸國內僧侶人口基數實在龐大,各政治光譜立場肯定都有其支持者,因此不能籠統將當地佛教徒群體非此即彼地歸類為「親昂山素姬」或反之「親軍方」。以下討論到的,僅是支持各自政治光譜的該部分佛教徒之政治參與現況。
上述提到的僧首Bhamo Sayadaw,代表的就是佛教勢力在居中緩衝的角色。
固然,報道中的示威現場,我們也看到有很多佛教徒舉着代表反對獨裁及支持民主的「三隻手指」手勢,加入反政變示威者行列,抗議軍方違法奪權。
這批世俗派佛教徒跟當年「番紅花革命」的僧侶一樣,抱有對開放體制政治及人民充權的憧憬,其人數絕對不少,為示威群眾圈子的其中一大流派。
但另一方面,同時有一部分佛教徒支持軍方,認為軍方是在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保障選舉不被「竊取」。進一步剖析更深層次的因素,就是這批支持軍方佛教徒一直不滿昂山素姬及其世俗派政治人物所輸入的普世價值文化,將包容多元宗教的原則凌駕一切,日益蠶食緬族唯尊佛教信仰的傳統。
「在緬甸歷史上,統治者、皇帝、政府、政權與佛教僧侶之間,永遠都有着一種共生關係。」國際非政府機構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駐仰光高級顧問Richard Horsey接受《彭博》記者訪問時形容道。他指出,軍方領袖需要依賴與這部分矢志維繫緬族教條傳統的僧侶群體之關係,去強化軍方治權的合法性。
在這個意義下,希望維持佛教信仰定於一尊的佛教徒,便與藉緬族民族主義思緒以維繫國民向心力的軍方,構建成利益一致的關係網絡。
佛教唯尊與民族主義的協同效應
2017年屢屢登上國際新聞頭條的羅興亞危機,其本質正是部分宗教狂熱人士散播的佛教唯尊思想與軍方緬族民族主義政策磨合而得的產物。不幸地,兩者磨合的化學作用便是讓其演變為令人不齒的種族清洗(聯合國已將緬軍行為定性為種族清洗)及屠殺行為。
緬甸國內有少數以激進佛教民族主義見稱的僧侶政治團體,譬如2017年遭下令解散的種族宗教保護委員會(Ma Ba Tha),便多次參與反穆斯林行動,包括主張驅逐羅興亞人出境。這類佛教政治組織在農鄉地區的草根階層有很大的影響力。長年以來以緬族民族主義為號召的軍方,經常與這類活躍政治的佛教團體合流,牽動輿論。
學生:「感受到羅興亞人被迫害之苦」
有在仰光的年輕學生匿名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雖然自己不太了解遠方羅興亞人社區對是次軍方政變的具體想法,但從城市年輕人的角度來看,這一個多月以來軍方對示威者的強力鎮壓,讓他們一眾年輕人感受到幾年前羅興亞人遭受宗教迫害的痛苦,並觸發他們對少數民族的同理心。
「(經過這次政變後)我們可以想像少數民族以前如何經歷這一切……愈來愈多這一輩的人,承諾以後會聆聽多些少數民族的聲音,持續關注那裏(少數民族聚居地)切實地在發生的事,並為他們發聲。」那位年輕學生跟記者說道。
在二月發動政變後,軍方沿用一貫擅於操作結合佛教唯尊思想與民族主義情緒的輿論,冀籠絡更多民間支持者,從而對沖民眾的抗議聲音。
甫接管政權及成立國家領導委員會,軍方便立刻安排保守派官員擔任各個重要政府職位;特赦以往被指高調宣揚及散播反穆斯林訊息的囚犯;軍方操縱的國營媒體在政變後亦經常播放有關軍方官員清理佛寺的新聞,冀儘快在政權易手後重開佛寺,以安撫佛教徒的擔憂。
當局新指派的宗教及文化事務官員,亦馬上會見了在民間及佛教僧團間擁有很高聲望、過往被指曾發表反穆斯林言論的保守派高僧Sitagu Sayadaw,並作出了一些餽贈。
政變後,軍方冀以宗教號召力穩定民心的意圖相當明顯。
不過在三月份,當軍方掃蕩示威時向民眾施以不對等武力後,Sitagu Sayadaw亦有聯合其他佛教長老向軍方領袖敏昂萊嚴正要求,立刻停止以暴力對待手無寸鐵的平民。
正因這種遊走於民間與公權力、軍權與文人政府、現實政治與精神信仰之間的獨有特質,緬甸佛教僧侶群體絕對是影響政局的關鍵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