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外資不安趨增 廠商撤離恐釀百萬人失業
緬甸自2月1日發生政變以來,反軍方的示威規模持續擴大,局勢不明朗已持續三周,嚴重影響已進入當地的外國投資者。有到當地工作接近七年的台商表示憂慮,目前銀行仍然關閉,大家手上都缺現金,加上過去一年受疫情打擊,不少外國商家都倒閉離場,一旦外資大量撤走,恐令大批緬甸勞工失業。一場未有定案的政變,會否使緬甸經濟退回十年前的困境?
「正如昨天(22日)的情況,我話公司全部放假,讓他們去示威,不扣薪水。這對他們而言是國難當頭了。」林惠聰在緬甸經營淨水生意,至今已近7年,當初是因看見緬甸人連基本飲水的權利也沒有,因此決定來從事濾水及淨水設備業務,希望幫助緬甸人改善生活。這一次他也支持緬甸人為民主抗爭,而本周緬甸全國示威人數更突破二千萬大關。
由2020年開始已經是一個很不正常的一年,跟不少較落後的國家一樣,自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以來,緬甸已實施嚴密的出入境封鎖政策,由去年3月中以來,外國人都一律「有出無入」,就算有簽證、來做生意的都不能入境。留於當地的林惠聰,本身的淨水服務生意沒有太大影響,但今個月爆發政變以來,才是不安的真正開始。
隨着過去一周,緬甸民間的示威活動明顯擴大,林惠聰公司內很多員工都參與了這場CDM(非暴力抗議)運動,因此部分客戶的服務要求也應接不暇。雖然林惠聰心裏也支持緬甸人抗爭,但作為外商也難掩憂慮:「我現在擔心的是,馬上就月底了,大家都需要找數了。不過現在新任央行行長下令,不論公私營銀行都得開業。我們都在觀察中,軍方也有很多生意要做,但很可能設有提款上限。」
緬幣「分分鐘在跌」 引發不安
在政變發生之初,緬幣對美元滙率暴跌,政變後第四天,林惠聰在銀行排隊兌換美元,等了一小時滙率已由1380緬幣兌一美元,瞬間貶價至1440兌一美元。
目前銀行停業,連滙率都沒有在更新。大家現在都擔心一開盤1500, 1600也有可能。這就是很極端的情況,大家很不安,而不安都是有資產的人。
根據聯合國數字,緬甸的貧窮率達26%,而七成人口居住的鄉郊地區,貧窮率高出一倍。2010年,緬甸開始改革開放,大量外資由2012年後進入這個新巿場。然而疫情這一年影響,林惠聰指很多外資都已離開,很多酒店、餐廳倒閉,很多外判廠商都因訂單不足撤出。但緬甸一般勞工都是沒有任何儲蓄,領日薪,目前有些人很久已沒開工,家裏連吃的也不夠。
「其實郊區很多人在示威,因為都沒工開了,沒有人去郊區拍攝他們,但郊區其實人山人海,全國都在抗議中。」林惠聰表示,示威目前尚算和平,人們都以舉牌或其他創意方式去表達訴求,示威者看見軍警也不會故意挑釁。
雖然官方沒有統計失業數據,然而他估計當地失業問題已惡化得難以想像。「大家都說,巿郊治安已非常差,的確不太樂觀。」他又認為,大規模和平示威對於要撼動軍方仍然很困難,昂山政府跟軍方談判籌碼十分薄弱。
緬甸全國各地CDM運動:
林惠聰又指,外資多數仍在觀望階段,仍未出現大型撤退潮,但衝突拖得越久,對外資傷害也會越大。目前,緬甸主要外資來源地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等,而且聚焦於勞工密集的製造業。加上歐美國家給予的稅務普惠制(GSP),不少亞洲廠商都來緬甸設立後備生產基地。
他形容,這些亞洲廠商一旦大量撤走,恐怕令多達一、兩百萬緬甸勞工失業,使社會變得更不穩定。因此緬甸成衣工會近日都發表聲明,呼籲西方國家品牌現在不要撤單,否則會損害緬甸民主轉型的階段。
另一位在緬甸從事私募基金工作的港人Alan(化名)就指,自己比較擔心他當地的團隊:
很多年輕人都投入了這次抗爭,是難得的也是值得的。他們看見軍方這樣一搞,又浪費了自己五年青春。我最憂慮他們有傷亡。
Alan早於2013年進入當地巿場,其私募基金公司的投資包括基建、消費相關項目,涉及資金來自全球各地。他形容,過去五年全民盟(NLD)民主政府的經濟改革是正面的,在昂山素姬政府治下,在外資角度而言是頗自由的,而且官方層面分工很清楚,國家安全和入境方面都由軍方控制,內部經濟則由昂山政府自行組建團隊,比起周邊的亞洲國家,相對較為民主。
「你可看到很多外國的私募基金都進入了緬甸,國家投資基金也十分活躍。這裏有大規模的人口,人均GDP是東南亞國家之中最低之一,只會向好發展。而且這個國家的資源也非常之好,絕對是一個有潛力的國家。」Alan說。
Alan表示,目前須關注未來一個月事件如何解決,而其實昂山上台也只是五年,企業也並非沒有試過在軍方掌控下的環境營運過,相信是絕對可以營運的。目前大家都在觀望,萬一有制裁,恐怕就要撤出,但如果並非覆蓋性的制裁,大家還可以再研究如何投資或繼續經營,打擊會是短暫性的。
不過,從投資方面而言,如果企業真的要賣盤,可能政局混亂也會影響公司估值,是否有投資者接手,再長線看的就是投資者對緬甸的信心會否動搖。局勢如何發展下去,也需看中國及美國等如何施壓,軍方內部壓力能否退使將軍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