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新冠疫苗測試導致40%人發燒 代表疫苗危險?
美國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7月27日表示,其開發的疫苗正展開後期人體測試,有望在2020年內面世。
各國均在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開發疫苗,不過在早前中國及英國的初期疫苗測試報告,不少人出現發燒症狀。藥物有副作用實屬正常,有專家認為重點是教育民眾,讓民眾充分理解疫苗可能出現的輕微症狀。
中國康希諾生物研究的新冠疫苗,正在中國解放軍上測試使用,其結果已在7月較早前發表在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報告指出共有32%的人出現發燒,29%的人出現頭痛症狀。
而由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合作開發的疫苗,測試報告亦緊隨發表。與中國的疫苗差不多,有近40%的人在施打疫苗後出現發燒,超過60%的人出現頭痛。看來發燒和頭痛是新冠疫苗常見的副作用症狀。
雖然多人發燒但均輕微
接近40%的接種者會出現發燒並不是小數字,因此康希諾和牛津均在第二次試驗時取消較大劑量疫苗測試。不過即使出現發燒亦大都只是輕微的,而且很快就自然消退。
事實疫苗會造成副作用十分常見,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施打疫苗的手臂疼痛,或出現疲倦或發燒症狀。但這與因病菌入侵出現的症狀不同:病菌入侵人體會引起免疫系統反應,發炎和發燒就是免疫系統對付入侵病菌的自然信號,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天,直至人體擊退病毒後才會消退。
而施打的疫苗不具致病能力,疫苗用意是刺激免疫反應,以達到讓人體「記憶」病菌入侵的作用。人體出現症狀同樣是免疫反應的信號,但因疫苗不是病菌,不會自我複製或造成破壞,副作用症狀往往是輕微的,亦很快消退。
在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下,疫苗才會造成免疫系統激烈反應,對身體造成傷害。
↓↓↓ 想知多國民眾在疫情持續期間的生活情況,請點擊放大觀看:
疫苗副作用大小因人而異,但亦可透過劑量控制。目前科學家的臨床測試,就是希望找出能造成最輕微副作用,但又能激發人體足夠免疫力對抗新冠病毒的劑量。
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醫學院疫苗開發中心主任紐齊爾(Kathleen Neuzil)表示,讓人民認識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十分重要:「與許多疫苗一樣,我們發現若讓人們知道預期效果,他們對副作用的擔憂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