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故事.美國篇】病毒與極右軍團:白衣天使捲入政治漩渦

撰文:伍振中 薛子遙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全球,牽連的除了是公共衞生範疇,還揭露長久以來的「政治病」。各國前線醫護人員親睹生離死別,同時是社會抗疫戰的第一手監察者。執政者的抗疫方針不到位,醫護人員感受最深切,而政治驅動的抗疫措施及言論,更進一步將他們拉進政治漩渦。綜觀全球,白衣天使陷政治勢力的博弈,相信美國最能反映出這種情況。
此為【全球醫護故事】系列報道之三

【全球醫護故事】系列報道

截至5月18日,美國累計錄得超過148萬宗確診個案,逾8.8萬人死亡,屬全球最高。不過如今美國輿論焦點已落在何時放寬限制措施和重啟經濟活動。要求解禁的示威活動愈見頻繁,部份示威者指摘禁制令是「暴政」、「獨裁」,侵害個人自由。 加上生計不保,不少人要求馬上重啟經濟活動。

「不自由,毋寧死!」是示威者常用的標語。(AP)

極右示威者與醫護對峙

部份要求放寬禁令的示威者認為,禁令剝奪人身自由,高呼:「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寧死!)。在密歇根州(Michigan),甚至有示威者帶上槍械武裝進入州議會大廈,要求民主黨州長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解除封鎖禁令。同時,這些示威當中,不少是揮動着支持總統特朗普的競選旗幟。有評論認為,這類示威是由親特朗普陣營的右翼團體所號召,加強美國國內,尤其是中西部郊區白人選民群體的向心力。特朗普更接連為這些示威者說好話,反指不少州長、巿長的限制過度嚴苛,在Twitter上要求「解放」這些州份(都是民主黨州份)。

不過,示威現場亦出現「唱反調」的聲音支持當局維持禁令,這身影正正包括不少前線醫護人員。他們穿上工作制服,在反禁足示威者面前默站對峙,同時呼籲他們盡快回家,免得加重疫情。當然,亦有示威者不滿示威醫護,當面斥罵,甚至指他們是「假扮」的。

「很多人認為自己年輕力壯就不會患病,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多留意,保持社交距離及個人衞生,那就不會傳播病毒。」美國加州灣區的醫生Alexander Hoffman雖然對反禁足示威不置可否,但他認為,這批人大概是沒有意識到這些限制令的真正意義是:保障自身性命安全之餘,更要確保疫情不會影響其他診療工作,避免加重醫療系統負荷。

「我見到很多父母帶子女出外踏單車。如果他們踏單車期間受傷,可能要送到醫院接受治療。這變相將他們暴露於高危環境之下—這事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Hoffman舉另一種情景作說明,指出為何所有年紀的人都不應在疫情高峰期出門。封鎖禁令除了避免病毒迅速傳播,更要減輕醫療服務負擔。

「這個國家優越得大家都想像不到有日會求醫無門。」Hoffman表示,對那些違反居家令的民眾感到很不滿。

醫生Alexander Hoffman認為,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疫情限制令的真正意義。

一眾醫護人員既要站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更要站在這批要求放寬禁令的示威者面前,並展開一場原可避免的唇槍舌戰。

將醫護人員捲入政治漩渦的主因,其實歸咎於政府調配失當的抗疫政策。對於何時適合放寬禁令,很大程度取決於國內疫情的可控性。然而,早在疫情初期,已有醫護人員不滿聯邦政府遲遲未能有效擴大病毒檢測規模,結果埋下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導火線。與此同時,無論聯邦政府或州政府,遲遲未能制定一致性政策及防疫時間表,對於何時解除禁令、何時重啟經濟等疑問,也未能提供合理而有力的解答。公權力產生信任危機,深化了示威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齟齬裂縫。

站在反對民眾對面,很多是在前線工作的醫護人員。

本來在一場公共衞生危機之下,醫學專家理應是解答這些問題的權威。不過,特朗普政府在給予大眾的防控疾病建議、給予州政府參考的禁令規範準則等方面,多次無視醫學專家意見。

上月底,美國疾控中心(CDC)綜合頂尖公共衞生學者研究及意見,準備發表一份建議各方逐步解除封鎖措施的指引報告。不過,此報告一度被白宮中人擱置。事件經美聯社披露後,指引報告才重新被送往白宮行政部門審視。

美國疾控中心(CDC)是應戰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數據及情報中樞。

醫療科學跟政治的角力

特朗普本人不時發布不符醫學常識、缺乏科學理據的資訊,與專責抗疫的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Anthony Fauci)唱反調。譬如特朗普多番提倡抗瘧疾藥物「羥氯喹」及「氯喹」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然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已發出警告,指該兩款藥物可能會引發嚴重副作用;他又曾在記者會上建議,研究以強紫外線照射或把消毒劑注進人體。

此外,特朗普又把病毒及疫情政治化,藉以攻擊中國,包括早期常把「中國病毒」掛在嘴邊。擁有亞裔血統的Hoffman表示,疫情期間雖然沒親身經歷過歧視,但見過朋友在Facebook發表歧視華人的笑話。「我們的政府、總統把病毒標榜為『中國病毒』,把自己的防控不力,卸責於中國。」

凡此種種,皆暗示了特朗普政府忽視醫療科學的專業性,對民間醫護聲音置若罔聞。這不單將醫護人員帶進由疫情誘發的政治漩渦之中,更不幸地放之於角力場的對立面。

特朗普政府忽視醫療科學的專業性,不幸地將醫護人員放在政治漩渦中的對立面。

從抗疫前線站到政治前沿

「請相信我,很多醫生寧願少談政治。現在,醫生的其中一項緊急任務是背負起推動公共倡議的工作。」曾在2018年代表民主黨出戰眾議院但落敗的醫生戴維遜(Rob Davidson)在《衛報》撰文,以《大多數醫生都不想成為政治活躍份子,但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我們行動》為題,批評美國政府最初發布非建基於科學的疫情「假資訊」,也沒法有效制訂措施,提供保障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令急症室裏的「兄弟姐妹們」成為炮灰。

「政府應對疫情的處理手法,令我們十分失望,在美國人的性命危在旦夕之際,數以千計醫生成為了政治活躍份子。」戴維遜寫道。

印度疫情不容樂觀,目前仍然處於全國半封鎖狀態。(美聯社)

事實上,在過去數月,我們看到這種情況絕不限於美國。印度有醫護人員在社交媒體投訴防護裝備不足,被當局以製造社會恐慌為由拘捕,警方更強迫當事人承認所發帖文是「假消息」。

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多次形容新冠肺炎只是「小流感」,又在集會上為蓄意襲擊醫護人員的支持者護航,並呼籲各州政府放寬居家令,甚至解僱堅持全國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的前衞生部長曼德塔(Luiz Mandetta),公然與科學專業切割。醫護組織只好自行發起宣傳活動抗衡,例如將戴口罩的耶穌影像投射到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呼籲大眾切忌鬆懈及低估疫情之嚴重性。

5月1日,巴西巴西利亞,醫護人員趁勞動節舉行集會,舉起十字架,悼念因新冠肺炎逝世的醫護人員。(路透社)

面對新冠肺炎此等全球危機,各國科研專家埋首找出根治問題的辦法,但往往因為政客的短視目光及功利的政治考慮,令本應以科學為依據的抗疫工作,滲入了不少政治盤算,令一班在前線打仗的前線醫護更加辛酸。

上文節錄自第21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5月18日)《限行VS解封 白衣天使捲入政治漩渦》。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