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回顧】一「#」激起千重浪 小小符號的社運力量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毋可否認,2010年代是個流動網絡通訊大躍進的十年。十年前我們還要坐在電腦前玩facebook、覆MSN,現在就可以無時無刻發帖文,隨時隨地甫影片,還有「#」之後的碎碎念,也當然是回憶一部分。小小一個#,掀的了#MeToo、#BlackLivesMatter、#Icebucketchallenge、#FreeHongKong等社會運動,對2010年代影響深遠。

不過以一個#,在網上簡單表態或站邊,也不一定能深化或有益於大眾對社會議題的討論。

ice bucket challenge在2013至2014年熱爆全球,被朋友用「#」tag了,就要找數或捐款。(資料圖片)

#小編聖誕要返工,#平安夜祝好人一生平安…..「#」表達的小小心願或感想,又或是政治理念,卻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威力。由2013年開始,一場席捲全球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就讓全人類見證了#的現象級威力。冰桶挑戰讓大眾關注到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英語: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縮寫為ALS),或者更耳熟能詳的就是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所患的漸凍人症。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都有接受冰桶挑戰。(資料圖片)

冰桶挑戰就是讓自己受冰水洗禮,感受漸凍人症之苦,並藉一個「#」挑戰其他朋友,為患者籌款。眾多外國名人如朱克伯格、蓋茨、Justin Bieber、貝索斯等,以及一眾荷里活名人都紛紛「找數」,最終在全球籌得2.2億美元(約17.1億港元)善款。這次籌款除了幫助到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更重要的是讓大眾認識並更關注到這個疾病,效果可謂非正面。

除了冰桶挑戰,還有影響力更巨大的#BlackLives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也在2013年起出現。2012年,美國非裔青年馬丁(Trayvon Martin),遭白人警員齊默爾曼(George Zimmerman)開槍射殺,但無證據顯示馬丁犯罪。加上類似的白警殺黑人案件,在其後日子接連發生,觸發全美一連串的反種族歧視示威。

「黑人的命也是命」是近年多場黑人維權示威活動的主題。(路透社)

無用的符號鍵 強大的網絡動員力

「#」在十年之前,還是我們電腦鍵盤上平平無奇的一個符號鍵,不過大約在2009年以後,「#」在Twitter上開始廣泛使用,其後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火熱了。政治立場,新聞熱話,以至文化潮流,都可以用一個「#」來歸納起來,讓大眾更易追蹤城中熱話。除了活躍分子、政客喜以#來宣揚理念,很多企業亦以這個方法來經營社交平台,一方面可以簡單、概括的方式宣傳產品或服務,也更易增加受眾。

單計Twitter在全球已有3.35億用戶,每日發布的貼文多達5億條,加上八成用戶是來自18至49歲的群眾,潛力非常驚人,也為大眾、政府、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互動及交流平台。在政治層面,亦基於透明度及互動性增加,政府亦面對更大、更直接的批評,也更有效地迫使政府回應訴求。

荷里活金牌製片韋恩斯坦的性醜聞震撼全球,性侵受害者名單達87人。(資料圖片)

正如近年的#MeToo浪潮——在2017年始於美國的全球反性侵及性騷擾運動,有受害女星在社交網站自揭遭性侵經歷,荷里活著名制片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被爆在過去三十年性侵多名女星及員工。此後引爆出大量性騷擾或性侵的案件。

#MeToo引起反思 重整企業倫理

#MeToo在全球掀起迴響,讓遭受性侵或性騷擾的女性勇敢地說出受害經歷,頂證施害者。這種方式亦無疑迫使了執法部門展開刑事調查,政府、企業也必須正視問題。大型選美盛事「美利堅小姐」(Miss America)取消了泳裝環節,「環球小姐」(Miss Universe)去年也換上全女班評審;不少大型美國企業對於員工道德操守也更加嚴格,麥當勞前CEO伊斯特布雷克(Steve Easterbrook)因與下屬發展感情關係,在今年11月到開除,一個月後,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的高層魏斯曼(Mark Wiseman)同樣因辦公室戀情被辭退。這些均反映在#MeToo再帶來的道德反思,也影響着素來相對開放的美國文化,以至辦公室文化。

爆出MeToo風波後,美利堅小姐也取消了已具爭議多年的泳裝環節,更以才華內涵、志向等作審美標準。(資料圖片)

「#」的威力大家有目共睹,有關的學術研究也不少。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的調查結果顯示,#是一個「在主流新聞系統,推介故事或觀點的好方法」,以及「一個了解公眾討論及欲知事情的途徑」。

同時,「#」在民主社會掀起了一場場草根社運,不過在社交網絡或互聯網封閉的社會,#的影響力也相對微弱了。從另一角度去看,這個小小符號也是言論自由的象徵。

↓↓↓另一方面,2010年代也有一批事物在逐漸消失,想了解更多,請觀看圖輯:

+7

製造爆紅話題 無益於網絡討論?

不過使用#也不一定收得正面效果,美國加州大學博士生Eugenia Ha Rim Rho進行的一項實驗,了解政治相關的#(political hashtags)使用,到底有什麼效果。研究團隊讓1979名受訪者觀看兩篇同一單新聞的facebook貼文,分別在於一個有#,另一個沒有。

研究團隊以有#和沒#的同一篇新聞,讓受訪者閱讀,以測試兩者反應。(Eugenia Ha Rim Rho)

結果發現受訪者更傾向在沒有#的文章留言,他們亦認為,有#的新聞報道,政治取態上較為偏頗。有#的貼文下,讀者留言帶有更多情緒,措詞上亦較極端,甚至有攻擊性;相反,在沒有用#的貼文,讀者討論較集中於報道本身。

由此可見,一個搶眼的「#」有效迅速掀起大眾關注某個議題,但這種爆紅的姿態,長遠而言並不利於社會討論。以隻言片語概括立場或觀點,也難以建構一個健康的網絡討論生態。

#祝拆禮物日快樂 #終於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