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雨林雪糕、無衝突鑽石:重塑資本主義形象的B企業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今年10月宣布,獲認證為「B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意即共益企業),意味其營運方針不僅只以股東利益為上,更着重員工關係、環保政策等層面。
在全球進入反思資本主義的年代,社會講求企業良知,探究如何在賺錢之餘,讓各利益持份者(Stakeholder),包括社會公眾及環境均能受益。愈來愈多西方企業,甚至中國都有企業加入這個「firms with benefit」行列。到底,新興的「B企業」具體是什麼?
作為英國的百年老報,大家對《衛報》並不陌生。在10月中,這家以讀者自願資助、網上版免費閱讀方式營運的報社宣布,成為全球首間加入B企業行列的主流新聞機構。
比起着重於政治、社會時事的英國傳統大報,《衛報》更多的報道聚焦於環保、城市規劃、社會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使其形象更加鮮明。最近這一年來,《衛報》在這類報道上的措詞和觀點轉為強硬,讓大眾感受到環境危機已迫在眉睫。《衛報》成為B企業的同時,更承諾整個集團於203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他們的新聞稿首句就是:《衛報》正致力於「成為一間在所有領域都更具使命感的企業」。
說到企業的使命感,我們很自然會聯想到耳熟能詳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與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B企業概念上跟CSR有相似之處,但較像一項商業認證。簡單而言,就是擺脫既往「股東利益為先」的企業方針,而考慮到企業是否能為員工、供應商、顧客、合作方、社區及環境等其他持份者,創造共同利益。
食雪糕可救雨林 履行公平貿易
這個概念源起自三名美國企業家Jay Coen Gilbert、Bart Houlahan及Andrew Kassoy。他們在2006年創立了非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同時創立一套B企業的認證機制,企業需要通過認證才能成為共益企業。
至今,全球已有逾3,100家企業獲得該項認證,遍布71個國家及地區,當中較著名的包括美國戶外產品品牌Patagonia、美國雪糕品牌Ben & Jerry's、法國食品公司達能(Danone North America)、The Body Shop的巴西母公司Natura &Co等。B企業涵蓋多達150個行業,有些在業務性質上跟可持續發展相符。
各家B企業都以不同形式履行社會責任,例如成立基金會、做義工,或者像Ben & Jerry's般,引入熱帶雨林堅果來製作新口味雪糕。這個名為Rainforest Crunch的計劃早在1989年已經展開,Ben & Jerry's不經中介,直接從巴西亞馬遜雨林的農夫購入堅果,一方面達至公平貿易的原則,另一方面可防止熱帶雨林遭到砍伐。Ben & Jerry's又跟當地非牟利組織(NGO)合作,在亞馬遜雨林西部的沙普里(Xapuri)成立合作社,讓部落民族在雨季不便採集橡膠樹液時,將他們收集得來的堅果集中處理,再售至美國。
另一個共益企業的例子就是美國的MiaDonna人造鑽石公司。非洲國家開採「血鑽」問題由來已久,近年有一些經國際認證標準篩選鑽石的進出口貿易,標榜不涉勞工剝削、衝突來源地的「無衝突鑽石」(conflict free diamonds)受到追捧。隨着技術進步,跟實驗室培植鑽石(lab-grown diamond)的質量幾可亂真,而且來自無衝突的地區,價錢也比真鑽低,吸引關注環境公義的千禧世代。MiaDonna除了業務性質符合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亦重視回饋社會、員工權益等。
自上而下推CSR 永續經濟在地化
這類善良的營商理念並不限於西方社會。中國內地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可追溯到2001年內地加入世貿時,既要開放市場,亦代表企業要與國際標準接軌。2013年及2014年分別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及四中全會,更明確地釋出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甚至加強CSR立法的訊息,令此概念更受追捧。
事實上,經過三十多年高速發展後,內地漸漸失去人口紅利、成本低等優勢,卻面對環境污染、城鄉差距擴大等新的社會問題,經濟發展急需轉型。
在中國政府領軍、由上而下的推廣之下,CSR的履行和實踐都變得極具效率。一方面,國企會順應中央大方向推行CSR,私營企業亦樂於履行,以收公關之效。一般大企業都設有CSR部門,亦有愈來愈多創業人士索性把「善良資本主義」等理念融入商業發展規劃之中,賺錢之餘,希望協助解決社會問題,而非追求利潤最大化。
中國內地目前共有13間獲B Lab認證的B企業,其中一間更源於北京嚴重的霧霾問題,背後亦有一個有趣的創業故事。美國博士生Thomas Talhelm在2013年於北京就學期間,遇上霧霾侵襲,深感空氣污染對大眾健康的威脅。他一方面質疑市面上的空氣淨化器賣得太貴,同時嘗試DIY(自己動手做),在淘寳購買便宜的HEPA濾網,綁在一台家用電風扇上,居然在空氣微粒測試上效果不俗。這個小發明在網上曝光後,吸引大批網友詢問,兼且獲得傳媒採訪,及後更在贊助下舉辦了幾場教導民眾製作DIY淨化器的活動。
後來,Thomas與朋友Anne和Gus在2013年9月創立了Smart Air網站,提供尺寸合適的風扇及優質的HEPA濾網,把這套簡易的DIY空氣淨化器售給全中國逾15,000人,其後亦發明出較廉價的空氣淨化器,讓人們能以較低的價錢,呼吸到潔淨健康的空氣。如今,他們的業務拓展至印度、菲律賓、尼泊爾等受空氣污染困擾的亞洲發展中國家。
這種社會友善的運營理念往往未必是一門最賺錢的生意,卻易受年輕員工認同,形成具創意和活力的企業團隊。Smart Air在2018年獲B企業認證,可見,這種來自西方的營商理念在中國市場也經歷過「在地化」過程,從而成為建立文明社會及永續經濟的所需條件。
樹立「B企」標籤 僅是營銷手段?
當然,「共益」、「社會責任」等聽起來都是一門很正面的潮流,據指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一百家企業正在申請B企業認證,英國B企業數目年增長率達14%。全球對這個標籤趨之若鶩的背後,亦有學者質疑其實際效用。首先,在B企業的認證過程之中,企業需要簽署一份「獨立宣言」,包括要修改附例,容許公司董事在進行決策時,考慮股東之餘,亦須顧及持份者利益。申請該項認證時,企業亦需要繳交500至50,000美元的「認證費」,視乎企業營利而定。
研究B企業的英國伯恩茅斯大學高級講師Michael O'Regan發表文章指,提出共益企業的B Lab自成立以來進賬超過3,200萬美元,單在2017年,B Lab收取的認證費達600萬美元,另獲捐款560萬美元,而同年B Lab的薪酬及遣散費開支達600萬美元。
O'Regan又質疑,這項認證可讓企業吸引投資者及安撫消費者,若B企業不再符合發展方向,可隨時離場;加盟企業即使不獲續證,也不會被列出來。但其實,歐盟及英國等政府均已有相關法例,促使企業就着可持續發展進行匯報。
企業克盡己任,肩負起社會責任的做法是值得讚揚和鼓勵的,「以社會福祉」為本的理念也無需置疑,應用於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國家都同樣合適。各國政府以至企業管理層都積極履行,又何需拘泥於一個B企業標籤?
上文節錄自第194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23日)《重塑資本主義形象 共益企業崛起》。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