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俄羅斯烏克蘭衝突背後的貿易戰 誰受害更多?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海上衝突,兩國本已緊張的關係進一步升溫。
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兩國貿易額已大跌超過6成,但俄羅斯依然是烏克蘭的最大單一貿易夥伴。若然俄烏關係繼續轉差,兩地經濟也是兩敗俱傷,其中烏克蘭承受的經濟壓力更大。

俄羅斯周日(25日)在刻赤海峽(Kerch Strait)開火攔截及扣押3艘烏克蘭船艇,導致克里米亞地區局勢再度緊張,莫斯科和基輔互相指責對方,烏克蘭國會周一(26日)更通過為期30日的戒嚴令,加強軍事部署。

俄羅斯與烏克蘭:烏克蘭自2014年至今已制裁超過700間俄國公司及近2000名俄羅斯人。圖為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VCG)

飛機停航 互相制裁

事實上,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關係自2014年起持續惡化,但除了大眾關注的官員罵戰外,兩地在經濟貿易上的「對戰」,一直也在升級。

俄烏已經停止來往兩地的商業航班,現時有火車接通兩地,但是自2017年底起,俄羅斯國有鐵路(Russian Railways)也決定不再在烏克蘭境內行駛。

兩地更少不了互相實施經濟制裁。基輔政府自2014年起,至今已制裁超過700間俄羅斯企業及近2000名俄國人。莫斯科政府自然也不會手軟,在最新一輪11月初的制裁中,宣布懲罰烏克蘭68間公司與322名個人,凍結部分人在俄國的財產,包括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的兒子。

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海上衝突事件發生後,烏克蘭一方極為不滿,國會周一(26日)辯論事件並通過戒嚴令。(VCG)

俄羅斯烏克蘭誰更傷?

俄烏關係轉差,對兩國經濟都有害,但烏克蘭承受的經濟壓力更大。尤其是烏克蘭東部地區有豐富煤礦資源,本來有利經濟,但當地遭親俄分離組織佔據,一再與政府軍爆發戰爭,多個煤礦已損毀。

烏克蘭東部過去的工業發展,也已製造賣給俄羅斯的產品為主,包括渦輪發電機、直升機發動機、拖拉機等,這些工業更是陷入困境。

但俄羅斯也有損傷,當地過去依賴從烏克蘭入口的製品,如今一下子消失,企業都要倉促尋找替代品。另一方面,俄國在烏克蘭境內經營的企業,同樣面對營運困難。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