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之戰】見證香港西醫地位變遷 回看開埠早期大鼠疫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那場鼠疫發生於1894 年。其時,在港英政府管治下,華人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普遍較差,加上大量華人從中國湧入香港,人口急劇增加。惟居住地方沒有明顯增多,尤其在太平山區,居住環境更見密集,多人共居在狹小空間中。衞生環境惡劣,不但光線不足、空氣不流通,也沒有食水供應。部分人更在家中飼養家禽,老鼠又多,臭氣熏天。

其實,鼠疫自17 世紀已在中國多個地區肆虐,而香港自開埠以來,大量人口從中國不同的省份遷來,加上香港和廣東省交流頻繁,造成疫情容易傳播。由於本港醫療和公共衞生系統其時只不過是剛剛建立,未能改善人們的居住和衞生情況。

14世紀肆虐歐洲的黑死病,與鼠疫相同,皆是由一種稱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細菌所造成;疫情當時影響到整個歐洲1/3人口。(VCG)

燒掉家俬 用石灰埋葬屍體

鼠疫爆發後,港英政府在華人社區採取強硬的衞生措施:把有病徵的居民一一帶走隔離,燒掉屋內家俬與受污染物,清洗太平地等。不過,由於華人十分抗拒政府把患者送到醫護專船「海之家」(Hygeia),故最後改在陸上其他地點隔離。

另一方面,政府眼見疫情嚴峻,急於把死者用石灰埋葬。這種方法也不為華人接受,研究本地醫學史多年的退休醫學教授何屈志淑解釋:「華人重視身後事,很難接受安排。為了不讓別人帶走病逝親友,他們有很多方法,如將屍體裝扮成打麻將的模樣,官兵便不知道他已經死了。」

對於當時傾向相信中醫的華人來說,西醫這些「特別的」治療方式既陌生又可怕。強制手段惹來華人不滿和批評,甚至有關於西醫的種種謠言流傳,如將患者捉走用來製藥、以白蘭地灌醉病人以取其內臟等。除了隔離和消毒等措施外,政府也強行拆卸整個太平山區重建。現時上環卜公花園便是重建得來,房屋的標準也有新規定。

19世紀末的香港人,生病時都是去藥材舖「執劑中藥」或看中醫「把把脈」,鮮有去看西醫。(VCG)

汲取教訓 中西醫互補不足

吸收了那場鼠疫的經驗,港英政府透過教育和宣傳加強防疫工作,並安排大規模滅鼠行動,改善衞生環境。為減輕華人的恐懼心理,政府又改以原區醫療、原區隔離等政策應對,還容許用中醫治療患者。這些政策令大眾更易接受,自願通報個案,也自發協助社區清潔。

正因為經歷這次慘痛的疫情,香港在防疫方面踏出重要的一步,促使本港在醫學和公共衞生方面的長足發展,包括規管屋宇建築、供水和排污等措施,這些都是防疫不可或缺的細節。

另一個重要轉捩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東華醫院被政府強行轉為西醫院,自此中醫在香港的醫療系統中漸漸褪色。另一個主要的影響是,西醫在戰爭期間的急速發展,暴露了中醫醫學水平的不足。很多醫學的發展如抗生素、軍事醫學都是由這時期而起,包括醫學倫理和各種臨床治療方法。

醫生、護士等醫療專業人士在現今的社會地位大大提升,也是不少文憑試尖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出路。(VCG)

往後的故事不用多說,西醫在今日香港不但專業,而且有着較高的社會地位。不少香港人對西醫深感信任,和自己的家庭醫生建立長期關係;中醫的角色依然存在,不少港人也喜歡看中醫調理身體,減少對西醫及成藥的依賴,兩者也不互相排斥,反而互相補足。

話雖如此,疫情從來沒有因此遠離本港,1930、1940年代,天花、霍亂肆虐,造成合計逾3,000多人死亡;其後的1960年代和1980年代又爆發過霍亂,香港再被宣布為疫埠。其他大大小小的疫情亦偶有發生,如瘋狗症、禽流感、登革熱等。2003 年沙士疫情更是給我們這代香港人,上了寶貴一課,傳染病衞生和日常公共衞生知識普遍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