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極右另類選擇黨創歷史性勝利:統一數十載東西分野依然無解?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德國極右另類選擇政黨(AfD)周日(9月1日)在東部圖林根州議會選舉擊敗保守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以逾30%選票勝出,為二戰以來,德國極右政黨首次在州議會拿下最多議席。

儘管該黨不太可能在任何一個州分獲得執政權,但這次極具歷史性的選舉結果,多少反映出德國自統一後多年來未能解決的東西分野問題,同時也為德國主流政黨乃至德國社會打響了一聲警鐘。

綜合法媒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最新的票站調查顯示,AfD於圖林根州(Thuringia)的得票率介乎於30.5%至33.5%,保守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民盟)以約24.5%的得票率排在第二位。同日舉行選舉的另一個曾屬前東德的薩克森州(Saxony),選舉當日公佈的初步結果顯示另類選擇政黨以30.6%的得票率得票率略落後於基督教民主聯盟(31.9%)

本月22日,另一個東部州份勃蘭登堡州(Brandenburg)也將舉行議會選舉,而目前民調顯示AfD亦很可能在該州成為最大政黨,目前以24.6%領先,較19.3%的社會民主黨(SPD)及18.6%的CDU。

2024年9月1日,參加德國圖林根州議會選舉的德國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主要候選人Bjorn Hocke在媒體鏡頭前豎起拇指示意。(Reuters)

AfD大勝惟執政難

儘管AfD表現強勁,但由於所有在州議會贏得議席的其他政黨都拒絕與其聯合執政,故此該黨不太可能在任何一個州當政。但在圖林根州,由於該黨擁有州議會超過三分之一的席次,這令其能夠阻止一些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的決策,例如州憲法法院法官的任命。

此次地區議會選舉被視為2025年德國大選的前哨戰,按目前的選舉結構,目前由朔爾茨(Olaf Scholz)領導的三黨執政聯盟很可能會在東部地區遭到慘敗。在圖林根州,朔爾茨所屬的SPD的得票率僅為6.1%。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的得票率均不足5%,無法進入州議會。

BSW贊成與克里姆林宮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希望停止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圖為BSW領袖Sahra Wagenknecht。(Reuters)

有分析指,這個結果可能成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佳音。因AfD與另一個在此次選舉中實現突破的左翼民粹新黨「薩拉・瓦根內克特聯盟」(BSW)一樣,都贊成與克里姆林宮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希望停止德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BSW領袖Sahra Wagenknecht在投票後告訴德國公共電視台(ARD):「我們希望烏克蘭戰爭結束,但我們不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軍事援助。」

反映東西兩方在經濟以外更廣泛的分歧?

這次選舉結果也顯示了德國政治的東西嚴重分野。就在AfD在東部崛起的同時,該黨在全國整體支持率僅為16%。

多年以來,德國社會一種普遍存在的觀點是,隨着東部經濟逐步追趕前西德州份,東西兩方的政治圖景也會更加接近。但作為基民盟的傳統票倉的圖林根和薩克森的極右化(薩克森州自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一直由基民盟領導,該黨在圖林根亦維持了逾20年的領導),似乎反映了東西兩方在經濟以外更廣泛的分歧。

9月1日,德國圖林根州議會選舉行後票站調查出爐,Erfurt市有示威者上街,對德國立場極右的另類選擇黨(AfD)表示抗議。(Reuters)

反移民、仇外的東德

選前調查顯示,圖林根州和薩克森州的受訪者將移民問題與犯罪和 「社會保護 」並列為他們最關心的三大問題。這也解釋了主打反移民政策的AfD的選情優勢。就在上周、選舉開始的幾天前,德國西部城市索林根(Solingen)發生了造成3人死亡的持刀襲擊事件,襲擊者為一名疑似伊斯蘭國成員的敘利亞男子,事件後全國再次引起就移民和犯罪問題的激烈辯論。

由社會心理學家Oliver Decker團隊去年發佈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在包括圖林根、薩克森和勃蘭登堡的東部五州,將近70% 的人支持排外的說法,認為外國人到德國來只是為了剝削福利國家;半數受訪者要求禁止穆斯林移民。但事實上,圖林根、薩克森和勃蘭登堡是全國移民數量最少的地區。

有學者指出,相比西德,過去在共產主義治下的東德社會要更加封閉、在種族上亦更加單一,即便在統一後,該地區的移民和種族文化多樣性遠少於德國其他地區。2017年一項由德國政府委託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德國東部,經濟困窘或地方政府結構薄弱的地區,封閉文化不僅助長暴力,也讓人們特別容易受到民粹運動的誘惑。

德國2個州2024年9月1日舉行州議會選舉,另類選擇黨(AfD)聯席主席魏德爾(Alice Weidel)以及AfD在圖林根的地方政黨領袖Bjoern Hoecke於8月31日在圖林根州(Freistaat Thüringen)拉票。(REUTERS/Karina Hessland)

這在2015年後的東德地區尤為明顯。極右組織「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PEGIDA)在薩克森興起,蔓延至東部其他城市。同時期,AfD也日益激進化,從一個懷疑歐洲的政黨轉變為一個以恐懼伊斯蘭教為主軸的排外政黨。

經濟、身份認同難融

此外,儘管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在默克爾執政期間有了相對快速增長,然而,2021年的數據顯示,東部人的可支配收入仍比西部人少 11%;2023年,德國西部每人平均繼承的遺產約為 92,000 歐元,而德國東部只有 52,000 歐元。學者指出,東西兩方在資產所有權等方面留下的差異,仍然在影響兩地財富不平等的顯示。

更重要的是,時至今日,許多東部人仍然覺得他們被視為二等公民。這種來自於根深蒂固的集體回憶、在如今的主流媒體中繼續強化的認知,令東德人始終感受到自己是德國社會中的「他者」。在這種情況下,對政治建制的不信任很普遍,民粹激進右翼政黨急忙介入,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9月1日在德國埃爾福特舉行圖林根州選舉,多個政黨代表參與電視錄影。(Reuters)

東西德仍被「無形圍牆」分隔……

1989 年 11 月柏林圍牆倒塌後,前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曾預測,統一最終將讓「屬於共同的東西共同成長」。35 年後,圖林根州和薩克森州的歷史性選舉結果,卻描繪了一幅德國東部和西部地區差距越來越大的景象。

過去兩年,東部各州的經濟成長速度快於西部,特斯拉和英特爾等全球企業紛紛在東部設立工廠。不過,德國當局今年初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約 19% 的東德人表示,他們感到自己的發展落在了後面,較西部地區的8%多很多;但仍顯示東部五個州 80% 的人口並不認為自己正在遭受損失。然而,這無阻他們中的大多數把票投給了一個被認定為右翼極端主義的政黨。

東西德在許多方面仍存分歧,圖為德國國會大廈,內設有聯邦議會下議院。(Reuters)

出生於東部的社會學家 Steffen Mau 為這一趨勢創造了「骨化」(ossifikation)一詞——這是對前東德公民的俚語和組織硬化成骨頭的生物過程的一種發揮。莫在他的新書《不平等統一》(Ungleich Vereint)中寫道,東德的投票方式與西德不同,正正是因為它的經濟發展已經迎頭趕上,故現在聲稱有權維護自己獨特的身份。

同樣出生於東德的歷史學家Christina Morina則認為,AfD在東部獲勝是因為它成功地掌握當地人對民主的含義有着獨特的理解,這是在共產黨統治下40年形成的,與西部仍然不同。當年的東德是一個單黨獨裁國家,沒有自由選舉,也沒有國家權力的劃分。東德政權聲稱的民主概念是為了自身目的,而且是強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