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紀賢移走戴卓爾夫人肖像畫惹議:遭狠批背後僅因報復心和小器?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施凱爾或斯塔默)日前據報因「感到不安」,移走了唐寧街10號首相府內已故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一幅肖像,消息引起保守黨的猛烈批評,稱其不尊重歷史及前首相。
除了批評施紀賢具報復心和小器外,外界也對這位新首相移走戴卓爾夫人肖像畫背後的動機作出不少的分析和解讀。
上台不足兩個月的施紀賢,入主首相府僅約8周就因移走該肖像畫而引起不少爭議,許多人批評他「小器」。這幅戴卓爾夫人肖像畫作於2007年由時任首相白高敦(Gordon Brown)委託一位畫家創作,自此一直懸掛在首相府戴卓爾夫人在任時所使用的書房內。
據英媒報道,為施紀賢撰寫傳記的作家Tom Baldwin 日前於格拉斯哥出席一個圖書活動時透露,他在施紀賢上台後曾拜訪首相府,並在戴卓爾夫人於首相府時期工作的書房與施紀賢交談。書房內擺放了一幅戴卓爾夫人的肖像,於是他問施紀賢:「戴卓爾夫人的肖像如同在低頭凝視你,會令你不安?」施紀賢承認感到不安,之後他再問對方會否移走這幅肖像,對方表示會。他相信肖像其後已被移走,並掛在首相府其他地方。
首相府至今仍拒絕回應消息是否屬實,但報道就引起多名保守黨人不滿,批評施紀賢此舉是為安撫工黨內部不認同戴卓爾夫人的左翼人士。曾任戴卓爾夫人政治秘書的前保守黨內閣官員韋廷毅(John Whittingdale)對肖像被移走感到傷心,他指戴卓爾夫人在該書房作出過一些影響國民的偉大決策,認為放在書房絕對值得作為紀念。
北愛爾蘭前首席部長范愛玲(Arlene Foster)則形容,戴卓爾夫人是繼邱吉爾之後最重要的首相,稱施紀賢不能否認戴卓爾夫人這個角色。她批評工黨做法給予人充滿報復心和小氣的觀感。
令人聯想到奧巴馬、70年代經濟衰退……
移走一幅畫作,看似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事,但事件發生在唐寧街10號且涉及兩位首位,當中的政治意義和隱喻難免讓外界有無窮的幻想,因這可能是領導人想要展示和傳遞的訊息,故事件受到英媒的廣泛關注。
這件事也令外界聯想到2012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於白宮扔掉了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半身像的傳聞,當時有人說這是對英國的冷落,也有人說這位有部分肯亞血統的總統自祖先以來對大英帝國的厭惡。無論如此,這件事其後一直被特朗普、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等人作用攻擊的對象。
何況,是次肖像畫移走的時機也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施紀賢得出的結論與戴卓爾夫人約50年前得出的結論驚人相似,只不過他的解決方案幾乎截然相反。過去幾年,「破碎的英國」(Broken Britain)成為英國人經常談論的話題,但施紀賢最近將它推向了頂峰,他重申上屆政府留下了「220 億英鎊(約2,252億港元)的黑洞」,他認為這不僅僅是金錢問題,國家的財政短缺反映了更深刻嚴重的問題,可說是社會黑洞(societal black hole)。
此番言論讓當地人想起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戴卓爾夫人成為保守黨領袖時國家的相似情緒。當年,工黨執政時期的國有化政策,導致1970年代的經濟衰退。1974年,希思(Edward Heath)政府面臨失敗,國家面對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廣泛的罷工和北愛爾蘭持續的暴力事件。
翌年,戴卓爾夫人在保守黨黨魁選舉中擊敗希思,成為反對黨領袖,亦為英國歷史上首位領銜主要政黨的女性。這時,她認定英國戰後的經濟和社會共識已經失敗,英國需要做出改變。在1979年當選為首相後,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議「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成功削減部分福利開支和削弱工會的力量,同時,壓縮政府公共開支,降低稅收,提倡自由經濟,在經濟上實行大規模私有化政策,減少對經濟活動的政府管制和干預。
時至今日,縱使英國社會對她的評價呈現極大的差異化,對她的貢獻仍有著高度爭議,但總體上戴卓爾夫人仍被英國人民所銘記,她的政策對英國影響深遠。
何以對畫作感到「不安」?
英國當地有意見認為,這或許是施紀賢及工黨內的意識形態核心作崇,即認為保守黨是「可恨的」、「邪惡的」,且該黨內沒有任何人比戴卓爾夫人這個「惡魔人物」更令人討厭。這位前保守黨女首相卸任近30多年後,仍然被工黨大多數人視為英國當前道德和經濟低迷的黑暗建築師。在工黨眼中,保守黨不只是一個政黨,戴卓爾夫人也不只是一個政治人物。對工黨來說,他們是邪惡勢力。
另有分析指出,施紀賢在近日的演講中透露了一些重要的訊息,反映出其改革方向將與戴卓爾夫人的方向南轅北轍。他提到英國能源公司(Great Britain Energy),這是一個公有機構,將使國家能夠干預能源市場;以及擬議的國家財富基金,該基金將代表國家收集並分配慷慨的資金,或在政府框架中「動員英國深厚的機構資本池」。監管機構將擁有更多權力來加強國家監管,稅收也會更高。施紀賢和他的財政大臣李韻晴(Rachel Reeves)一直一致主張實行管制,認為更多的政府參與不僅更有效,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更道德。
還有一點是,施紀賢不希望捲入與工會的衝突和鬥爭,但其綠色運動的推行或將使得這樣的可能性無可避免。工黨提出了針對緊急氣候目標的承諾,施紀賢承諾到 2030 年使該國電網脫碳。工黨的選舉宣言還承諾提高對化石燃料生產商的稅收,部分是為了資助新綠色技術的投資,並禁止發放新的鑽探許可證。在他徹底改革英國能源系統的大規模計劃下,反映了他不希望重蹈前任的覆轍。
在戴卓爾夫人任內對工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她一直設法減低工會的權力,但手法卻異於希思的政府;後者主要的手段是通過單一的法案,但戴卓爾夫人的方式是多管齊下。在處理1984年至1985年礦工大罷工時,她早有充足準備,預先擴大煤的國家儲存,使得罷工並未對發電廠的供給構成影響。而罷工期間,警察所採用的手法令人質疑有違公民自由之嫌,還與罷工礦工的糾察隊在約克郡歐格里夫(Orgreave)爆發激烈的流血衝突。
由於在任內大力打壓英國工會勢力,戴卓爾夫人得罪眾多左翼人士,她死後許多群眾開香檳「慶祝」,更引發不少騷亂。
從工黨根深柢固的意識形態核心作崇,到戴卓爾夫人對英國的貢獻,以至改革方向的徹底不同及與工會的衝突,不論是何種原因,似乎這幅肖像畫都有讓施紀賢心煩意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