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80週年 歐洲各國已遺忘了二戰歷史的「當頭捧喝」?
法國將於6月6日舉行盛大的紀念二戰「諾曼第登陸」(D-Day)80週年活動,預計有逾200名多國退役老兵參加。有參與是次活動的老兵坦言,自己不是英雄而是倖存者,呼籲各國領袖要維護和平,不要打仗。
在俄烏戰爭、以巴衝突仍未停息的當下,不僅歐洲如今正被戰火陰霾籠罩,西方各國團結備受考驗;對歐美、中東以至全球民眾而言,這個歷史性時刻同樣具有深刻的反思作用。
4日,兩艘法國海軍登陸艇抵達奧馬哈海灘(Omaha Beach),進行了數十名義工參與的突擊演習;他們與美國陸軍電單車一同參加了穿越諾曼第登陸海灘的大型遊行。而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當英國退伍軍人離開英國海岸前往法國時,英國城市樸茨茅夫(Portsmouth)海邊布滿了船隻和飛機,如列隊歡送這些老兵英雄。另外,退伍軍人還將參加遊行、參觀學校等其他儀式。
是次盛會將迎來約25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長,包括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和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等,另外英王夫婦及王儲亦會前往當地。法國總統府消息人士說,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因入侵烏克蘭而未獲受邀,相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有意出席。
由於屆時各國政要雲集,當地將採取嚴格維安措施。法國內政部表示,當天部署的維安人數達12,000人;法國當局也將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形同阻斷諾曼第海岸線和周邊城鎮與法國其他地方的聯繫。
1944年6月6日,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英、美等國組成的盟軍逾15萬士兵橫渡英倫海峽,於法國諾曼第搶灘登陸並與納粹德軍激戰。由於天氣不佳,行動較原訂計劃延遲了一天進行,盟軍亦提前制訂方案,讓德軍誤以為登陸地點是加萊海峽省而非諾曼第。據估計,當天盟軍有多達逾4,400人陣亡,這除了是現代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外,同時改寫了二戰歐洲戰線的格局,為盟軍在西線勝利奠定基礎。最終,納粹德軍在翌年5月投降,結束了戰爭。
今天,曾經歷諾曼第登陸的老兵僅剩下少數仍健在。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數字,二戰期間服役的1,640萬名美軍中,預計今年底只餘不足10萬人;另據加拿大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3月底,仍在世的二戰或韓戰服役老兵只有逾9,200人。這很可能是他們出席的最後一次逢五或十年一度的大型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
法方因盟友臨時變卦 二戰歷史敘事同現爭執
原本,法國有意邀請俄方代表團參與今次活動。主辦單位今年4月曾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會被邀請參加在法國舉行的紀念活動,但歡迎部分俄國代表參加,以認可該國在戰時的努力和犧牲。但有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由於俄烏戰爭和部份歐盟成員國對俄羅斯的出席感到不自在,故改變了初衷。
俄羅斯代表過去曾參加過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普京亦曾分別出席2004年舉辦的60周年紀念活動及2014年的70周年紀念活動;但2019年因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局勢陷入困境,與西方關係已經嚴重緊張,普京並未參與75周年紀念活動。而在俄羅斯揮軍烏克蘭之後,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更下降至冷戰以來的新低水平。
隨着近年俄國與西方因地緣政治緊張,不僅俄羅斯未能參與相關的紀念活動,連二戰歷史敘事都出現了爭執。俄方過去能參加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主要原因在於當年蘇聯在歐洲戰場東線牽制住大量納粹德國軍力,對結束二次大戰有很大貢獻。不過美英兩國憂慮,在俄烏戰爭持續之際邀請俄方參與,會在國際間傳遞出錯誤的印象和不良的外交影響。
不過,多間俄媒近年不斷指控美國企圖淡化蘇聯在二戰中擊敗納粹德國的貢獻,例如白宮於2020年5月在Twitter發布一段慶祝二戰歐洲戰場勝利的帖文,稱美國和英國戰勝納粹迎來最後勝利,卻隻字不提蘇聯。此外,俄媒還列舉五角大廈當年還曾在官方網站發布一份關於反思二戰勝利的文章,聲稱引發二戰的開端是當年德國及蘇聯瓜分波蘭而起,形同將蘇聯塑造為埋下二戰種子的根源之一。
今天,D-Day對全球還有意義?
今年的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適逢歐洲議會選舉展開的日子,這難免讓人更加深刻反思當年戰爭對人類的慘痛教訓和意義。
首先,隨着俄烏戰爭於2022年爆發,以及去年10月以巴新一輪衝突展開,或許亦有不少人質疑今天的人民是否還記得二戰時大量犠牲的人。當年的戰事,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包括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有多達7,000萬。對歐洲而言,雖然奧斯威辛集中營和眾多其他的大屠殺紀念碑仍然存在,惟反猶太主義從未真正消失。
在整個歐洲,基於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極右言論等建立的政黨正在崛起,極端主義正在抬頭,相反對主流政客的信任正在下降。外界預期極右翼政黨將在今年的選舉中取得眾多議席,相信歐盟未來幾年的政治格局將有不少的變化。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岳健勇認為,一個軍事強大、政治獨立自主的歐洲,有利於世界和平。他表示歐洲需要重整軍備,先取得與俄羅斯在常規力量上的均勢,還有擁有可以保衛整個歐洲的核力量,從而擺脫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依賴,並有效遏止俄國的擴張野心。再者,具備強大的軍事硬實力,是制衡美國的利器,也是防止內部被美俄分化的有力保障。
有分析認為,要達到這個目標,歐洲國家應當相互融合,實現經濟和政治的統一,從而能夠與世界列強相抗衡,正如當時的美國和俄羅斯帝國。德國兩次挑起世界大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企圖以帝國主義方式實現歐洲統一,從而對抗難以匹敵的美國經濟霸權的絕望之舉。
回到當下,俄烏戰爭是促使歐洲轉向追求硬實力的轉捩點。這場戰爭再次證明,歐洲僅靠發揮軟實力,無法亦無力制止戰爭。一旦美國放棄歐洲防務,歐洲能否獨立面對俄國軍事壓力,現已成為擺在歐洲政治精英面前的現實挑戰。
因此,在這場戰爭爆發後不久,德國開始大力擴張軍備,力度之大為多年罕見。至於作為歐盟政治領導者的法國,很早就意識到建立歐洲獨立核力量的必要性。今年初,法國已正式提出轉向戰時經濟,及為歐盟國家提供核保護的倡議。這些都是推動歐洲成為全球「第三種力量」的關鍵步驟。
不過,假如歐洲極右翼政黨在即將選行的選舉中取得眾多議席,或許會對上述的努力構成不少的阻礙,畢竟這些政黨大多希望從內部瓦解歐盟,並對支援其他歐洲國家的政策大加反對。這也許使得今年的歐洲議會選舉更加令人關注,且看看歐洲各國會否汲取二戰以及D-Day的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