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評中史必修化:哪裏找這麼多專業中史老師?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自教育局上年9月提出《初中中史課程大綱改革》(下稱課改) 後,社會上迅速分數個陣營。
筆者認為從牌面上來看,提倡中史必修化的是佔多數,故此本文將探討中史必修化。

社會上提倡中史必修化的佔多數,但是否有足夠條件推行?(資料圖片)

文:鄺卓睿(香港郡策匯思常務理事兼聯校歷史協會常務顧問)

事實上,從十一月的立法會會議可以看得出,教育局是不願意中史必修化的,因為他們認為在現階段是沒有必要。教育局官員認為現時香港已有80% 多學校已經獨立成科,而且中史是必需要教的,只是容許學校以不同形式 來進行教學。 他們認為若現時推動中史必修化,只會令他們又多一項麻煩事要做。由此可見,中史必修化單在教育局內必定引起極大爭議。

課時很難改 150小時有難度

有論者認為中史必修課會令課時得已擴闊至150小時,而學生亦會因而有更多時間去學習中史。不過這些是想得太美好了。現實是初中學科的科目是有很多的,中文、英文和數學三科在初中是必修的。至於通識科,它是高中必修科,但在初中是非必修的,只不過是大多數學校因通識科既然是高中必修科,那麼初中生亦沒有理由不修讀,而且初中學習通識是為學生的未來奠下基礎,故久而久之則變成另類必修科,以上學科是每日或隔日必須要上。一般學生基本需要分別學習中史、西史、地理、自然科學(中一至中二)、經濟、家政、體育、視藝、資訊科技、音樂等這些基本科目,而生物、物理和化學則大多是在中三學習。而一些宗教學校亦會加設宗教科。從科目上來看,學生已經要學習很多科了,而功課亦因而大增。另外有些學校是行不同系統,有些學校是有分冬令和夏令(上半天課),有些學校是行週巡迴制。而基本上學校大多數是八時上學而四時放學,四時放學後亦另設補課以追進度。由此可見,中史科一旦必修是必須要增加150小時,但是同時間地,其他學科亦必須被迫要削減課時,否則根本無法容納新必修科及其所需要的課時。但若然削減其他科目的課時,又會引起其他家長、學生、教師及學術團體包括聯校學生組織等群起反對。到時便會演變成另一場國教風波。故此150小時是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可行的。

教師數少質差 勢成另一障礙
 
筆者在此不是說教師的反對聲音有多大多響,而是說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有一些令人感到憂慮的地方。中史教師由始至終是教育界內的稀有物種,專業的中史教師少之有少。近年,好老師不是轉行開補習社,便升職做校長或者甚至是跳船入教育局。而留在前線的,恐怕已去到了十隻手指也數不到的階段。 另外,中史科的兼教問題之嚴重程度絕對是繼地理科後,數量是最多和肯定是名列前茅。找中文老師兼教或許大家可以理解和接受,但試問如果是找音樂體育、數學、英文甚至是視覺藝術教師等未受過專業中史教育和培訓便走來教導您或兒女子孫,不知大家能否接納?若要一位不知中史為何物的老師進行相關教學,除了誤人子弟,亦害苦了自己。中史科是一門專業科目,要的是一位熟知古今中國歷史的老師,若今日全面推行必修化甚至所謂獨立成科,必定會弄巧反拙。

另一方面,由於現時大學開設有關中史教育或歷史的學位是極為少量,修讀人數又較少,出來工作的是因為沒有學校聘請而轉行至其他行業工作。以目前情況來看一旦把中史轉成必修課, 很多學校是不但不願意花錢聘請中史老師,甚至找更多教師兼多,從而加劇了兼教問題的嚴重性。況且若要推行,那麼全港所有學校便要同時間聘請大量中史老師,又試問如何一時間找出那麼多中史老師來填補空缺? 又如何在一夜間彈出大量新老師?

在這裏亦要說說現時中史教師的普遍情況。現時很多中史教師都是來自歷史系、教育大學或大學傳播系。但很多人的中史知識只是停留於高考階段,因為他們於大學時選讀其他專業歷史或較少接觸中國歷史,在中史教學層面上已經算是不合格了。另外教師不是教得過度沉悶(其實那些適合做催眠師),上課要求同學背誦答案或古語來進行考試,便是和同學們大談湊仔湊女經、波經、馬經或甚至如何處理與家傭關係等非中史史識。當然,若果老師用此來搞上課氣氛讓同學們沒有那麼緊張或疲累,說一兩句便無妨; 但日日夜夜說或教得極度沉悶, 甚至因自己個人的政治立場而教授錯誤或存有極度偏頗性的中史知識予學生, 除了逼使學生上課時睡覺和學習不到中史,甚至有機會打錯誤的歷史知識和史觀當成真的,便會引起更大社會麻煩。試問若推推行中史必修化而讓這些教師變得更猖狂,情況變得更為普遍,最終受害的除了是學生和我們的下一代,更是我們的社會。

中史教師由始至終是教育界內的稀有物種,專業的中史教師少之又少。(視覺中國)

一改牽全身 怕掀政治風暴

 再者,社會一直不重視文科,家長們認為讀文科尤其中西史是不會致富和難成狀元的科目,認為自己的兒女讀史科是沒有出色。學生亦因文科出路少,升上大學也難過登天,認為讀來也沒有意義,寧選理商也不讀文科。   若果今日提出中史必修化,那麼他日或翌日便會有很多提出因港生的地理及地圖知識薄弱而要求和推動地理必修化,而更會有人陸續把更多科目提出必修,屆時迎來的是一股風潮,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便頓時引起別人就當天批准中史必修化和全面獨立成科的非議,到時便升級和掀起一場猛烈的政治風暴。

政府應主動檢討 積極主動發展文化產業

筆者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加大有關史科教育及配套的投資,並且制定完善和完整的方案。筆者建議香港公共圖書館可以增購新型的中史漫畫書籍和大型的歷史圖片集,並且放在顯眼的地方,讓小學生及中學生等,甚至是社會各界人士容易閱讀有關書籍。而上述書籍亦是較為容易令學生愛上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 當然博物館教育亦不可或缺,政府需要更新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博物館的館藏和歷史資料,規劃和設計號西九故宮博物館,並呼籲學校善用博物館內的設施進行有關教學。同時政府亦必須要鼓勵大學設立歷史或中市教育相關學士學位及教育文憑課程,並檢討現時大學收生制度,讓更多史科學生有更好的升上大學機會,鼓勵他們將來成為中史老師或在有關領域上進行研究和進修。

教育局應就史科設立一個諮詢委員會以就中西史教育獨立諮詢學生代表、教師、校長、議員和機構意見及建議,並局內每五年檢討課程內容及模式一次,以此調整和吸納更多良言去改善初中中史科。另外政府亦應該鼓勵不同科技公司研發以中國歷史內的戰爭作為背景來開發新遊戲, 因為現今年青人愛玩電子遊戲,而這個正是一個方法吸引他們來學習和了解中國歷史, 還有這更是一個龐大的商機。 

香港是一個學習歷史的福地,既無台灣的政治壓力,又無其他國家那般肆意修改,亦無韓國那般隨意誇大代認。背後有國家那麼多古蹟和博物館,而本地亦有那麼多鄉村及嶺南文化,甚至將來又有西九故宮博物館可近距離學習國史。課改,不只單單改其改容,更要改其架構、模式和配合已有資源以豐富學習。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任何協會或組織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