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為何選擇戰爭動員,而非某種形式的撤退?
當地時間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發表面向全國的公開電視講話,宣佈即日起(9月21日)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進行部分動員。俄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隨後表示,此次動員總人數預計為30萬人,只涉及那些具有軍事專業和戰鬥經驗的人員。下文為一些學者對戰爭動員的分析。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菲克斯(Liana Fix)和美國天主教大學歷史系教授基馬奇(Michael Kimmage)9月16日在美國雜誌《外交事務》發表文章,分析了「普京開啟部分或大規模動員」的選項。
兩人認為,面臨烏克蘭的反攻,普京面臨三個選項:「戰爭動員」、「某種形式的撤退」以及介於動員與撤退之間的「中間道路」。
如果普京決定動員俄羅斯民眾,制定徵兵制度,徵召數十萬新兵,將給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帶來新的嚴峻挑戰。普京即便只是下令部分動員,也相當於承認俄羅斯處於戰爭狀態,「特別軍事行動」將變成一場所有俄羅斯人都需要戰鬥並贏得勝利的戰爭。
這樣的決定可能會讓俄羅斯領導層無法接受失敗,使得談判止戰的前景更加渺茫。通過動員,俄羅斯將公開投入一場大規模戰爭。
文章認為,這一路線對普京來說是有風險的。無論是全面動員還是局部動員,對俄羅斯來說都並不一定意味着勝利。一旦選擇動員,就要有可實現的戰略目標與之掛鈎。迄今為止,從俄軍的表現來看,向戰鬥中投入更多士兵很難會給莫斯科帶來更好的結果。
普京開展大規模動員必然會獲得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但新招募的士兵除了接受足夠的訓練外,也需要數月時間才能融入戰鬥。俄羅斯也需要增加新的軍備,如果調用了對戰爭抵觸的俄羅斯人,反而不利於俄軍士氣。
與此同時,戰場前線仍有大量俄軍士兵死亡,烏克蘭會依靠西方提供的源源不斷的武器繼續鞏固戰場實力。如果俄羅斯想要等到這個冬天結束、在2023年春季發起新的攻勢,那麼俄羅斯面臨的烏克蘭將是一個比2022年2月準備更充分、戰鬥力更強的國家。
對普京來說,一邊動員,一邊保持國內民意支持,可能會很難。對於許多對烏克蘭沒有敵意、最初對戰爭感到震驚的俄羅斯人來說,在克宮的積極鼓勵下,他們中的許多人完全可以對俄烏衝突視而不見。對他們來說,這場「特別行動」是專業人員的事。
然而,克宮一旦開展動員,戰爭將無法與俄羅斯人日常生活隔離開來。俄民眾必須在情感上「被動員」起來,必須接受自己的父親、兄弟和兒子可能戰死沙場的事實。對普京來說,要求俄羅斯民眾大規模轉變態度很容易適得其反。
最重要的是,動員並不能解決戰爭邏輯上的缺陷,也不能將普京入侵烏克蘭這一決定的戰略誤判最小化,也不會扭轉這場戰爭在很多方面與俄經濟、安全利益相沖突的局面。動員本身不會改變這一切。同時,俄羅斯人可能會抵制動員。或者,俄羅斯很可能在全面動員後仍會在戰場上失利,這將是普京更難度過的災難。
為何選擇動員,而非某種形式的撤退?
菲克斯和基馬奇認為,普京的另一個選擇是某種形式的撤退。在選擇這條道路時,普京就要接受「俄羅斯不會取得完全勝利」這一前景。他可以讓戰爭持續,將俄軍佔領烏東和烏南的承諾降至最低限度。他可能會採取2014年對烏克蘭東部的做法,在烏境內保持更大規模的俄軍存在,即「佔領控制,但不推進」,從而破壞烏克蘭國家穩定。
然而,普京放棄「完勝」就意味着停止進攻。普京永遠不會承認他放棄「完勝」,他會暗示戰爭還會升級,對烏克蘭的計劃也沒有改變。為此,俄羅斯需要在烏克蘭東部維持足夠的僵局,讓俄羅斯民眾繼續對這場戰爭「視而不見」。但鑑於烏克蘭最近反攻取得的進展,基輔接下來將盡其所能阻止普京在烏東獲得政治上有利的僵局。
對於普京來說,面對俄羅斯軍事上的巨大挫折,向俄羅斯公眾推銷這種僵局(或不採取軍事行動)並非易事。隨着時間的推移,俄軍停滯不前、雄心大減只會暴露出俄發動這場戰爭的徒勞。據估計,這場戰爭已經造成7萬至8萬俄羅斯人的傷亡。
與此同時,在尋求維持僵局的過程中,普京不得不考慮不會原地踏步的烏克蘭軍隊。在西方的軍事援助下和澤連斯基的領導下,烏克蘭人希望贏得這場戰爭。俄羅斯的任何嚴重誤判都可能導致另一次毀滅性的失敗,也可能是決定性的失敗。
開展戰爭動員、招募新兵入伍,很容易在政治層面引發共鳴。這也是西方政客和分析人士所關注的重點。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FPRI)的俄羅斯軍事專家盧津(Pavel Luzin)說,俄國內的激進分子也會敦促普京走得更遠。比如,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博羅代(Alexander Borodai)就認為,大多數俄羅斯人希望不要再玩「特種軍事行動」的把戲,開始真正的戰鬥,打擊基輔的痛處。
俄羅斯政治分析家塔蒂亞娜·斯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表示,歷史就是由少數人創造的。俄羅斯國內的極端民族主義組織極度活躍,對俄軍在哈爾科夫遭遇的失敗直言不諱和情緒化的反應,正在影響親克里姆林宮的主流精英。
一些軍事分析人士相信,普京在國內現在不但受到自由派的反對,而且也受到來自國內右派激進勢力、民族主義者的壓力。前者一開始就反戰,後者則是主張升級衝突,甚至正式對烏克蘭宣戰,包括敦促普京開展戰爭動員,招募更多士兵入伍。
美西方的選擇
菲克斯和基馬奇的文章認為,對於烏克蘭和西方國家來說,俄羅斯一旦選擇戰爭動員,一開始會給他們帶來心理上的衝擊。烏克蘭和西方必須保持冷靜,在過去七個月的成功基礎上繼續前進。
美西方的其中一個選擇是維持現狀,繼續通過武器和情報支持壯大烏克蘭軍隊。誰都說不準這種援助是否已經促使烏克蘭能夠威脅到俄境內,但克宮不能繼續對烏軍日益增長的實力視而不見。與此同時,德法也可以利用電話外交,向普京傳達訊息。如果普京升級並訴諸核威脅,西方不應該被嚇倒。而任何一方都不希望把這場常規戰爭變成更廣泛的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這對所有人都是不利的。
普京現在面臨的任何選擇都將產生重大後果。現在最大的疑問是,普京將如何處理俄羅斯的糟糕處境,表達什麼樣的軍事目的和傳遞什麼樣的政治訊息。如果他選擇放棄,他必須在政治上重塑自己。他選擇動員民眾,就必須重塑自他2000年上台以來想要打造的俄羅斯:一個從上世紀90年代的混亂中拯救出來的俄羅斯,一個迎來穩定、消費型中產階級的俄羅斯,一個私人生活遠離政治、純屬愉快消遣的俄羅斯。
無論他下一步採取什麼行動,歐洲和美國繼續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武器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普京在壓力和絕望之下可能採取的非理性舉措。9月21日,普京表示,「西方的目的是削弱俄羅斯、孤立俄羅斯並最終毀滅俄羅斯;西方叫囂在1991年可以讓蘇聯解體,那麼現在到了讓俄羅斯解體的時間」。如果普京孤注一擲,西方將不得不再次評估他的心態,以及大規模軍事升級的可能性。
(本文刊載於「中美聚焦」微信公眾號,作者為吾樓,標題導語圖片為編者所加,文章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