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買菜難」例子在前 北京疫情反彈下現搶購潮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因為連日來北京疫情的反彈,北京市多個地區出現物資搶購潮。從網上圖片可知,許多超市都排起長隊,購買蔬菜、肉蛋奶、米糧油、日用品等物資的人似乎比春節時還多。上周日晚,家樂福、物美超市宣布北京全部門店當晚延長營業時間,直至店舖最後一名顧客離開。

相關文章:從上海防疫透視全國抗疫:三個待回答的關鍵問題

此情此景反映兩個情況。一是反映了中國人的服從、配合意識。那麼多北京人一發現疫情有反彈,便迅速囤積生活物資,以防止政府採取嚴格封控措施後出現斷糧,足以說明他們是有最壞預期的,縱使北京最終選擇封城,他們不會過於意外,不會過於反對,更多是選擇接受。

北京市多個地區出現物資搶購潮,超市貨架的商品盡掃一空。(網上圖片)

另一點則是,許多人已經對政府物資保障的承諾和能力產生疑慮或擔心。數月前,西安封城時,許多西安人在網上求助,說自己缺菜缺麵,物資短缺。當時人們雖受到刺激,但更多還是會以西安治理相對落後,上海、北京不至於變成這樣來自我安慰。結果沒想到的是,過去一個月裏,因為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上海這個中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竟然有那麼多人陷入物資短缺困境。這樣的場景深深刺激並感染了許多中國人,讓他們不得不從最壞處考慮。

過去兩年多,中國防疫的成功與民眾的配合、服從和集體意識密不可分。只是,疫情已經持續這麼久,中國各地為了防控疫情,經常給民眾的生活帶來衝擊,不少人面臨「手停口停」的困境。對此,各地在進行公共決策時應該審慎,盡可能考慮周全,要珍惜民眾的配合與付出,給那些被嚴格防疫衝擊的困難民眾以救助,行使權力時不可任性,不應去刻意考驗民眾的忍耐力……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5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5月3日)《北京人搶購與囤貨說明了什麼?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315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打擊黃牛飛的政治哲學

審計報告揪出兩大施政缺失

三問中國防疫

俄烏衝突恐將陷入持久消耗戰

人民幣國際化未見明顯突破 取代美元言之尚早

居家安老配套不足 樂齡科技必須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