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論壇.梁海明|香港新特首所面臨的九大挑戰
香港迎接回歸25周年之際,亦正是迎戰前所未有的挑戰之時。香港不僅要面對突如其然的俄烏戰爭、中概股回歸、新冠疫情、外資機構流失、美國加息等新挑戰,還要解決房屋問題、政府管治團隊改革、重整政商管治聯盟、深度融入內地等舊挑戰。在此九大新舊挑戰下,未來新特首將交出什麽答卷,如何帶領香港步入第二個25年,值得各界關註。
來稿作者:梁海明
五大新挑戰:俄烏戰爭、中概股回歸、
新冠疫情、外資流失、美國加息
第一個新挑戰是有關俄烏戰爭對香港的影響。俄烏戰爭僵局難解,戰爭雖在俄烏之間,但較量卻在俄美之間,也在中美之間,更關係到整個世界大格局演化。客觀而言,美歐與俄羅斯之間的沖突,或給中美關系帶來短期的緩沖。部分俄羅斯金融機構、富豪們和頂尖學者們為逃避歐美的制裁,可能考慮將資產、研究計劃遷移到香港。而且,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意外加快全球非美貿易與金融支付的發展,以及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樞紐的香港,不僅有機會面臨一個較寬松的國際氛圍,甚至有可能「人財兩得」。
但是,這場戰爭帶給香港的挑戰依然是巨大的。一方面是歐美對俄羅斯空前嚴厲制裁,帶來次生災害。美國拜登政府已向中國政府明確表示,如果其行為破壞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僅會有後果,甚至將一同受到歐美的制裁。由此帶來的市場激烈波動,對在港的金融機構造成相當大的沖擊。尤其在港金融機構廣泛參與新興市場投資,部分涉及俄羅斯相關資產除了遭受減值損失外,還可能遭到評級機構或歐美客戶的杯葛,業務受到影響。故此,香港不應忽視美歐對俄羅斯制裁範圍擴大的潛在風險。
另一方面,俄烏戰爭引發大宗商品動蕩,全球通脹加劇,香港須承受輸入性通脹的沖擊,逾兩年一波比一波嚴重新疫情下,百業蕭條,民生艱苦,香港社會能夠抵銷通脹上漲壓力的空間漸已消耗殆盡,未來衣食住行等價格若進一步上漲,將令香港經濟、市民更受損傷。
俄烏戰爭令國際局勢變化劇烈,隨國際「立場經濟學」興起,香港未來究竟是「人財兩得」抑或「人財兩失」,十分考驗新特首及團隊對國際政治、經濟動態、走勢的判斷能力。
第二個新挑戰是中概股回歸問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屢遭沖擊,不少已轉到香港上市。正面而言,吸引越多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不僅發揮香港「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角色,也將有助於鞏固和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然而,我們也要清晰看到中概股為香港市場帶來的挑戰。一是中概股是否仍受到國際投資者歡迎。因去年底中國的一系列監管政策變動,令不少投資中概股的機構蒙受損失,近期的俄烏戰爭及制裁行動,更令西方投資者對中國的風險胃納出現系統性收縮,擔心類似災難或會在中概股身上重演。二是香港市場目前未有足夠強大的流動性來承接中概股。香港股市以港元計價,現時香港銀行總結餘未到4000億港元,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高達1.2萬億美元(約9.4萬億港元),縱使並非所有中概股都轉至香港,但也將拉動大筆資金進入香港,這不僅將令港元處在風口之上,也對香港金融市場帶來沉重的壓力。三是以美國「自己不要,別人也不能要」的習性,香港若積極為中概股提供另一上市渠道,不僅可能遭到金融領域的報復,美國更可能再次舞動貿易大棒,對港停售高科技產品、加大關稅等措施,通過重挫香港中轉港地位,進而沖擊香港貿易及物流產業,影響數十萬個就業職位。
這對於新特首及其團隊而言,更多中概股赴港,長期有利香港金融發展。但短期如何避免未受其利,先受其害的挑戰,值得深思。
第三個是有關新冠疫情的新挑戰。新冠疫情對未來新特首及其團隊最大的挑戰,既非經濟上的挑戰、也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鞏固的挑戰,而是民心向背的挑戰。
多名香港醫學教授均指出,新一輪香港疫情的源頭是生活在基層的一對巴基斯坦籍夫婦,妻子在防疫酒店裏不幸感染後傳染給丈夫,丈夫在逸葵樓拾荒又傳染給清潔工,清潔工作為超級傳播者,展開本輪疫情的一大超級傳播鏈。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開數據,這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至今累計約有9000名患者死亡,累計逾118萬宗確診者當中,感染新冠病毒和死亡者的約90%是長者,且在香港的18區中,深水埗、元朗、油尖旺、沙田、觀塘等5個區最多大廈的市民感染新冠疫情。再對比香港特區政府最新發布的各區市民收入數據,在香港18個區中,約有60%的感染者是住在香港最低收入的觀塘、深水埗、葵青、屯門、黃大仙等9個區,而只有占11%的感染者是住在香港最高收入的3個區中。
香港感染新冠疫情和死亡者中,約90%是老人,約60%是窮人。這些冷冰冰的公開數據背後,一再顯示著香港基層長者更容易死亡,基層市民更易受感染的事實。疫情中更一度發生人道災難,部分感染死者遺體只能停放在病房或醫院外露天帳篷,遲遲未能入土為安,導致市民哀聲怨道、民怨沸騰,引發「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廣泛感慨。
上一屆政府的賬或許不應算在下一屆政府頭上。然而,新特首及其團隊未來將如何安撫民心、平息民憤,令基層民眾願意相信新一屆政府可以盡力、盡心幫助基層,帶領香港重新出發,也將是一大挑戰。
第四個新挑戰是外資機構流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短期的人才和資金外流,雖會對香港帶來重大沖擊,但外資機構撤離香港,才更是嚴峻的長期挑戰。
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若然眾多外資機構仍在香港「紮營」,不憂沒有人才、資金湧入香港。然而,由於香港的嚴格防疫措施,以及周邊如新加坡、台北市、日本東京等地區的大力招攬,再加上受地緣政治沖擊,不少外資機構避免殃及池魚,已經或在計劃遷往其它城市。譬如,香港歐洲商務協會近日調查顯示,在260 名來自不同商會受訪者中,有25%稱其公司考慮在1年內遷離香港,另有近25%公司會局部遷離香港,只有17%的公司表示不會離開。
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外資機構如果決意離開,中資機構是否能夠填補市場空缺?若從香港金融市場分析,中資機構暫未能承擔如此角色。數據會說話,目前海外投資者仍是港股市場的最重要參與者。港交所發佈的《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20》中顯示,海外投資者成交佔比41%。與此同時,根據通過港交所提供的中介持股數據,可以看到港股通全部標的中介持股市值中,11.6%來自中資中介,國際中介以及香港本地中介分別佔到43.7%與44.7%。其次,中資機構資金持港股市值只佔12.2%、成交只佔20%,以及投資偏好比較嚴重,相比海外資金,中資機構資金更偏好新經濟相關的股份。然而,傳統經濟相關股份占港股總市值比例高達70%。
故此,若要挽留擬將「拔營而去」的眾多外資機構,又要吸引更多中資機構赴港「紮營」,既考驗新特首及其團隊對外資機構的「嗲功」,也考驗他們「冧爆」中資機構的能力,「既順哥情又得嫂意」從來不易,但新特首未來卻不能不迎接這一挑戰。
第五個新挑戰是美國加息對香港沖擊。美聯儲今年已展開漫長的加息周期,估計今年將加5次或以上,以及計劃進行「縮表」。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跟美元掛鉤,香港無疑將受影響。當前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約4000億港元,「彈藥」尚算充足,但對香港而言,如果不跟隨美國加息,將導致目前缺乏獲利投資渠道的國際投資者,或蜂擁而至進行美元對港元的套息交易。若然有國際金融大鱷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與套息交易員聯手,並利用當前香港受疫情襲擊經濟持續受損、人心虛怯,沽售港元獲利,不僅會令港元愈加弱勢,還會令外界衍生對香港金融市場不必要的揣測,尤其會對股市、債市會造成沖擊,嚴重的甚至可能引爆新的金融危機。
若然香港特區政府或多或少跟隨美聯儲加息,以此收窄港美兩地息差,減少受到攻擊的話,則將對在疫情下困頓的本地經濟帶來沖擊,中小企業可能會因加息而倒閉,眾多市民因加息而負擔不起房貸,或會令市場「負資產」增加,增加香港社會的不穩定性。
隨美聯儲加息,刺激美元強勢,已拖累港元兌美元受壓跌至7.8438(4月18日),不但迫近弱方兌換保証7.85,更創2019年10月以來最低。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2月底至今年1月底,已有約440億美元(約3432億港元)資金流出香港;更有外界悲觀預計,未來一年還將有1000億美元撤離香港,若真如此,屆時無疑將進一步影響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一旦作為香港經濟命脈的樓市、股市、匯市遭受沖擊,再去修補,傾巢之下,只怕於事無補。那麽,如何防範於未然,無須在新特首一上任就可能要面對一場金融危機,這是第五大挑戰。
除了上述突如其來的五大新挑戰之後,新特首及其團隊仍須面臨原有的四大挑戰。
四大舊挑戰:住屋問題、
政府改革、重整政商、融入內地
其一,住屋問題的挑戰。九七回歸後每一任特首都會提及解決房屋問題,視為重中之重,但至今問題解決不多,或要長遠才見效果。筆者及研究團隊曾嘗試探討當中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於對資本極度友善所造成。筆者及研究團隊通過搜索、分析、比較從1980年至2020年之間,香港每1平方米樓價、每1平方米租金、每1股恒生指數ETF價格,需要香港民眾花費多少時薪才能購買的數據。分析發現,過去40年市民收入與樓租的上漲幅度最高不足8倍,但樓價、股價這些資產價格則暴漲20倍或以上。這無疑顯示出,在勞動、資本和土地三個生產要素中,資本要素已經在香港一枝獨秀,且呈現越漲越高的趨勢。究其原因,是因為香港政府過去40年以來,給予資本持之以恒的高度友善環境,包括沒有征收資產增值稅、遺產稅等限制資本、資產價格快速擴展、上漲的稅種。而正是由於對資本極度友善,才令香港成功晉升為國際金融中心,但後遺癥卻是大量資本湧入香港,造成了香港的高房價,令市民置業更加艱難。
二是樓價下跌對大部分香港市民不利。香港當前居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私樓)的人口占香港總人口的約53%,對於大多數香港市民而言,私樓承擔了代表事業有成,代表資產保值乃至升值,甚至能否喜結良緣等功能。為成功「上車」,很多香港市民省吃儉用、努力工作。若然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多建私樓、多建公屋,供應增加容易造成樓價下降,自然有利於暫時未有「上車」的市民,但此對擁有私樓的53%香港市民而言,意味著「身家縮水」。這對眾多「買樓博升值」、「買樓為養老」的市民而言,無疑是一種打擊。
故此,未來若然既要繼續對資本友善,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又要解決增加房屋供應問題,同時還要穩定樓市,令樓價不會因增加供應而導致市民身家「縮水」問題,極度考驗新特首及其團隊的能力。
其二,政府管治團隊改革。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導出台港區國安法,填補了國家安全在香港的缺口,從憲制層面完善了香港選舉制度,堵塞了香港現有選舉制度的漏洞,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後,當前仍存在政治委任官員與公務員隊伍默契度不高、官員決策能力不強、應對媒體和危機處理經驗不足、輔助性研究機構出現斷層、管治團隊之間的有效合作程度較低、管治人才供應不足等問題,導致管治效果差強人意。
故此,隨著深入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等已排在日程上,香港特區政府問責官員、高級公務員團隊將如何在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同時,解決公務員系統長期存在的因循茍且、按章辦事、局與部門之間互相扯皮,議而不決等問題,又能在控制疫情及長遠發展規劃上做出成績,能夠集中精力破解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與問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對於新特首而言,將是一個管治挑戰。
其三,重整政商管治聯盟。港英政府年代和九七回歸初期香港特區政府的政商管治聯盟,簡單而言是「大市場,小政府」,在經濟上主要依靠作為香港商業和工業利益團體代表的四大商會——香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各自負責調解市場的利益紛爭,政府則只負責協會之間的協調,從而分散和減輕管治的壓力,加固了政府管治地位。
但隨著香港走出經濟高速發展時代,「有錢賺、有工開、有飯吃、有房住」不再是香港民眾的必然。在「餅」不斷縮水的時代,壟斷商業集團繼續對各行業寸土必爭,鯨吞蠶食,中小企業失去立足之地,普通民眾的發展空間愈來愈狹窄。愈來愈多市民因此開始要求特區政府應當更加為民做主,改善乃至更改「大市場,小政府」 政商管治聯盟。
「小政府、大市場」顯然不再適應今日的香港。但對於新特首而言,如果要銳意創新,構建新的政商管治聯盟,或者放棄這種管治聯盟,那麽,既要改變當年為香港帶來成功的黃金法則,又要同時滿足新利益團體、新競爭者、民眾新的要求,這不僅是對新特首是一大挑戰,更是對香港任何一個階層和市民而言,帶來的都是未知的恐懼——香港是否能夠放下往日的榮光?是否有能力作出新的創舉?前方是曙光,還是永夜?
其四,深度融入內地。香港在全球最大的獨特性和吸引力,來自於背靠中國內地,香港必須依靠內地才能發展。未來要發展,要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不僅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更要把握內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機遇,通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享受內地蓬勃發展、以及擁有14億人口大市場所帶來的紅利。
然而,面對上述機遇,根據香港一個學術機構近期對香港青年的調查顯示,僅有12.5%受訪青年表示對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全職工作感到興趣,比率較2019年所做的調查反而下跌了1.3個百分點。表明沒有興趣赴內地城市全職工作的香港青年,比率則高達82%。這些沒有興趣前往內地城市就業的受訪青年中,有49.1%表示是由於個人或家庭原因,當中包括語文能力、人脈不足及內地工資偏低難以照顧家人等;亦有46.9%受訪青年認為內地資訊不太自由,而對內地城市的全職就業不感興趣;30.4%受訪者則認為內地生活質素較香港差。
未來如何吸引更多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前往內地工作,把握內地的發展機遇,加強香港和內地融合,也將是新特首及其團隊的一大挑戰。
新特首及其團隊若能逐步完善、解決上述九大新舊挑戰,相信不僅能夠構建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的政府管治體系,亦能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奠定香港發展穩固的基石,相信香港明天會更好。
作者梁海明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是由中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聚焦於粤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宏觀經濟等領域研究。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任職機構無關。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