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鳳慶首次記錄到食蟹獴 能把蛇當飯食被稱「毒蛇剋星」

雲南鳳慶首次記錄到食蟹獴 能把蛇當飯食被稱「毒蛇剋星」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近日,雲南臨滄瀾滄江省級自然保護區鳳慶管護分局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意外首次記錄到食蟹獴,其常棲海拔1000米以下。拍攝地點位於海拔2600米左右,是次發現具重大研究意義。

食蟹獴首次現身雲南鳳慶。(人民日報)
食蟹獴首次現身雲南鳳慶。(人民日報)

據了解,食蟹獴是中國最大的獴,也是僅有的兩種獴之一(另一種為紅頰獴,也稱爪哇獴),為重要的生態指標物種。食蟹獴因其食螃蟹而得名,然而據調查,其實牠更偏愛食蛇、鼠等,特別喜歡捕殺毒蛇,是自然界當中為數不多會主動攻擊毒蛇,同時又不被毒素所影響的動物,故素有「毒蛇剋星」的稱號,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食蟹獴是獴科獴屬哺乳動物,也叫山獾、石獾、水獾、筍貍、竹筒貍等,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國內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區;一般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樹林草叢、土丘、石縫、土穴中;喜群居,喜棲於山林溝谷及溪水兩旁的密林中。

由於此次拍攝記錄到食蟹獴的區域海拔段與一般食蟹獴生存分布範圍有較大落差,故對研究食蟹獴生存生活習性特點和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意義非凡。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