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辯論|香港魅力何在?張炳良:非造作、生硬、複製內地城市
「香港的魅力何在——國人會以怎樣的香港為傲?我相信不是一個造作、生硬、複製內地城市的香港。」——曾任民主黨創黨副主席、香港教育大學校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的資深公共行政學者張炳良,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40周年之際(12月19日)於報章撰文,回顧國家和香港實踐「一國兩制」的曲折之路,並提出在「愛國者治港」新時代的三大改革挑戰:第一,維持怎樣的資本主義?第二,中央和港人如何共同治港?第三,在「融入國家」和「擁抱國際」之間,怎樣取得平衡、相輔相成?
40年前的12月19日,中英兩國正式簽署聲明敲定香港回歸。張炳良就此在報章發表《一國兩制之路不能停下來——中英聯合聲明40周年有感》一文,回顧這些年來的機遇和曲折。
「十年過程,由虛到實,尋求共識,協調各界利益。為維持視為行之有效的港式治理和自由經濟,政治體制保持行政主導,但加入循序漸進的選舉元素,其他主要制度及基本政策皆延續原制。」張炳良首先指出,如今有些新世代基於歷史認知不足,誤以為「一國兩制」是中英「談判」的結果;但實際上,這是中央自1979年後聽取各界意見所形成的突破性構思,並且以此為基本方針搭建框架、出台政策、制定《基本法》,才得以落實。他表示,這段來之不易的歷程,可見「中央不欲收回一個失去價值的香港」,「當年京港互動之頻仍、社會辯論之縱深、政治光譜各方籌謀香港未來之認真,今天或難以想像。」
「回歸後香港一直在變與不變之間徘徊。」張炳良的第二大感觸,是特區經過20年出現嚴重治理危機。他提到,首任特首董建華銳意改革,例如教育、醫療、科技、公務員等,但因利益矛盾處理不善,多以挫折收場;及後歷任特首亦曾思考經濟轉型,如曾蔭權放棄「積極不干預主義」,梁振英和林鄭月娥主張「有為政府」,可惜欠缺策略和手段,又受政治紛爭所纏,導致深層次矛盾累積。結果,香港不但未能順應國內國際之變而變,反倒陷於蹉跎,發展滯後。至於香港人所追求的「高度自治權」,也在國安立法失敗、分離主義冒起、顏色革命苗頭出現之下,迎來了中央強調「全面管治權」、修改選舉制度,從而整頓政治秩序——張炳良對此感嘆,「路徑本來不必然如此,惟泛民偏激追求虛妄,乃主因之一。」
「特區要能內地城市所不能、擴大國際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貢獻所長,符合國家最高戰略利益。」張炳良續指,踏入「二次回歸」的新時代,「愛國、國安、行政主導」這三條政治底線十分清楚,目的在於「均衡兼顧,回復活力的香港」,關鍵在於怎樣「治理」。事到如今,中央要求大力改革,而張炳良就此提出應該反思的三大改革問題:
第一,維持怎樣的資本主義?張炳良說,上世界的香港經濟奇蹟,有賴於管理創新、專業企業精神、中小企業拼搏敢幹;如今若要推行經濟改革、尋求區域定位,不能事事只靠北水,也不能全憑政府規劃指導,而要善用原本擁有的相對優勢,尋求更能符合「一國兩制」獨特性的「市場動力+政府推動」形態,方能既融入於國家,又有別於內地。
第二,中央和香港如何共同治港?「在社會主義的國家憲政下,香港的治理和法治體系既異於內地,也存互動及對接配合,不能與母體互為排斥,否則削弱一國兩制的可持續性。」張炳良認為,港式治理既應把傳承下來的英制本土化,亦應吸收內地和國際經驗予適應化。至於《基本法》規定的「普選」目標,他則冀支持民主的人多反思:未來的「普選」路線圖應該如何?怎樣體現五光十色的政治面貌?如何團隊不清一色的多元社會?
第三,在「融入國家」和「擁抱國際」之間,怎樣取得平衡、相輔相成?張炳良強調,國家所需要的香港,是一個站穩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面向國際、做好樞紐香港。「說到底,香港的魅力何在——國人會以怎樣的香港為傲?我相信不是一個造作、生硬、複製內地城市的香港。」他藉「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這口號建議香港,應該勇敢擔當國家的「自由之都」,「讓世人在香港可看見中國最開放、自由、多元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