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辯論|邁向千萬人口 宋恩榮黃偉信:每年需吸18.5萬名移民

撰文:凌益琛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月初(12月4日)表示香港要有1000萬人口才能保持競爭力。「民智行動設計智庫」創辦人宋恩榮及研究副總監黃偉信聯合撰文指出,按照政府統計處最新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22-2046》推演,假如香港要在2046年實現1000萬人口,此後22年每年平均要有14.5萬人淨移入;倘若根據近年「移民潮」人口外移速率大膽假設,香港平均每年需要吸收18.5萬名移民。兩人認為,目前的人口政策不夠全面,有必要重設由政務司司長牽頭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吸納不同專業人士,定期檢討人口現狀、研究未來發展趨勢、銜接國家發展戰略,提出切實可行建議。

香港正處社會大轉型,先後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和長達三年的新冠疫情打擊,經濟復甦比預期緩慢,人口外移情況仍然持續,而人口老化問題亦日漸嚴峻,亟待特區政府全面規劃長遠人口政策。(資料圖片)

香港正處社會大轉型,先後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和長達三年的新冠疫情打擊,經濟復甦比預期緩慢,人口外移情況仍然持續。近年包括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經濟學家王于漸以及作為倡議型媒體的《香港01》,都曾促請特區政府規劃長遠人口政策,打造香港成為千萬級人口的國際大都會。月初,特首李家超接受電台訪問時終於表示,香港作為領先城市,若要保持競爭力,應該要有1000萬人口,所以特區政府現正推出人才引進政策(俗稱「搶人才」政策)。對此,宋恩榮和黃偉信昨日(12月19日)聯合在報章發表《積極推進人口政策建設千萬人香港大都會》一文,指出香港人口老化或成「發展攔路虎」,「無論香港應否或能否建設千萬人大都會,都要大量輸入青壯年人才,也需制訂全面的人口政策。」

政府統計處於2023年8月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22-2046》顯示,從2024年中至2046年中的22年間,香港人口將由753萬增至819萬,當中扣除單程證移民數字後,預計每年平均淨流入2.8萬人。但宋恩榮和黃偉信的撰文提醒,有關推算離1000萬人口仍有不少差距,而且可能忽略了人口老化對城市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因為預料直到2046年,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由22.8%升至36%,年齡中位數會由47.9歲升至55.5歲,勞動人口參與率則由57.1%降至51.6%。他倆因而提出,香港需要輸入比政府推算多得多得青壯年人才。

宋恩榮曾經長期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系主任,於2019年後創辦非牟利機構「民智行動設計智庫」(CADL),讓年輕研究人員和資深學者共同參與政策研究。(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特首雖已表示香港應要有1000萬人口,但因香港無人口政策,是以沒有政府文件顯示香港每年要吸收多少移民才能建設千萬人大都會。」宋恩榮和黃偉信表示,若要建設千萬人口的大都會,不但需要整全的人口政策,而且需要土地、基建、交通運輸、房屋、經濟、產業、教育、醫療及社會設施等等規劃——可惜前者自從跨部門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於2017年6月解散後就陷入真空狀態,遑論後者如何配合。兩人又提到,即使今年立法會成立了「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但從相關官員在會議上的表現來看,似乎難以令人滿意,有不少議員甚至表示對於人口政策感到失望,缺乏高層次的督導

宋恩榮和黃偉信又嘗試重新推算,假如香港要在2046年實現1000萬人口,此後22年每年平均要有14.5萬人淨移入;倘若根據近年「移民潮」人口外移速率大膽假設,即假若每年平均有4萬人移走,那麼平均每年則需要吸收多達18.5萬名移民。本港目前主要有單程證、外籍家傭、各種優才計劃這三種吸納人口的方式,而宋恩榮和黃偉信推算,每年扣除首兩類合共4.7萬人後,仍需透過不同優才計劃吸納13.8萬人才能達標。

黃偉信是民智行動設計智庫研究副總監,同時也是年輕政團「香港新方向」的執委,曾於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參選工程界。(資料圖片)

按照特區政府的數字,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2》推出「搶人才」措施後,至今已經批出超過26萬宗申請,計及其家人合共吸引多達35萬人來港定居,即每年平均有17.5萬人,按此速率理應可以達標。不過,宋恩榮和黃偉信認為,近日不少新聞報道揭發,最受人才歡迎的「高才通」人數恐怕有不少「水份」,有待當局進一步核實和確認實際人數。

「綜上所述,重設一個由政務司長牽頭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對促進香港大都會建設至關重要。」宋恩榮和黃偉信建議,該委員會應廣泛吸納來自不同部門和專業背景的委員,定期檢討人口現狀,研究未來發展趨勢,銜接國家整體戰略,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宋恩榮曾經長期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系主任,於2019年後創辦非牟利機構「民智行動設計智庫」(CADL),讓年輕研究人員和資深學者共同參與政策研究。黃偉信則是民智行動設計智庫研究副總監,同時也是年輕政團「香港新方向」的執委,曾於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參選工程界。較早前,宋恩榮在報章撰寫《從「50年不變」到「識變、應變、求變」》系列文章,指出若要克服改革阻力,應訂出優次緩急、取信於民、做好危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