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吹淡風但失業率又唔算高? 揭4個你不知道的情況│香港經濟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本港經濟正面臨多重挑戰,樓市下跌持續,港人北上消費及內地客消費力不如以往,令零售業首當其衝,中小企經營困難,倒閉裁員時有聽聞。但「詭異」的是,本港失業率今年以來保持穩定,持續低企於大約3%。《香港01》記者翻查統計處數據,並訪問學者,嘗試揭開謎底及香港經濟真實狀況。

過去數年,本港經濟轉吹淡風,社運之後爆發新冠疫情及移民潮,再加上內地經濟復甦不似期,惟失業率大抵平穩,僅在疫情中的一段時間,即2022年2月至4月回升至5.5%高位,但其後逐步回落,至去年以來一直維持在約3%低位,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更低至2.7%,至6月至8月則微升至3.2%。而最新7月至9月失業率回落至3.1%。

失業率「紋風不動」,惟民間「體感」卻另一回事,原因為何?

本港經濟正面臨多重挑戰,但「詭異」的是,本港失業率今年以來保持穩定。(歐嘉樂攝)

情況一、失業人口實際有上升

失業率,為計算為失業人口(分子)除以勞動人口(分母)的比率,這只是一個比率,換句話說,即使失業率保持不變,也不代表實際數值無變化,而分子及分母有任何變動,皆可能拉高或拖低失業率,又或互為抵銷。

弄清了這個大原則後,先看看實數,即本港失業人口數目。今年以來,本港實際失業人口持續增加,由去年12月至今年2月10.23萬人,增至6月至8月的12.23萬人,增加了2萬人或19.5%。而最新7月至9月失業率就略回落至11.99萬人,但仍高於去年12月至今年2月。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就業不足人數也有上升趨勢,去年8月至11月就業不足人數僅為3.67萬人,其後逐步增加,至今年6月至8月,增加至4.75萬人,而最新7月至9月則略減少1500人至4.6萬人。

今年本港勞動人口上升,但相較疫情前仍有一段差距,期間經歷疫情及移民潮等,較高峰期少近18萬人。(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情況二、勞動人口大減︰移民潮抵銷「失業潮」

今年以來失業人數增加但比率未有同步大幅增加,主要由於同期「分母」,即勞動人口也由379.36萬人,升至383.01萬人,增加3.65萬人。這預計部分與港府積極推出吸引人才政策希望「補充新血」有關,當中最受歡迎的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超過6.3萬人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發展,並帶來共7萬多名受養人。

不過,即使今年本港勞動人口上升,但相較疫情前仍有一段差距。勞動人口在2018年6月至8月曾達到400.59萬人高峰,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10月至12月,仍有397.18萬人,其後經歷疫情及移民潮等,在2022年3月至5月跌至374.42萬人,足足少了22.76萬人。今年以來有所回升,最新本港勞動人口,即今年7月至9月為383.01萬人,較疫情前仍少逾14萬人,較高峰期少近18萬人。

在經濟吹淡風時,勞動人口大減,亦可能為失業率「減壓」。事關,經濟疲弱時,對崗位的需求減少,但剛好勞動市場「少」了近20萬的勞動人口,變相幫助「消化」了失業潮。例如企業本應裁員,但有員工移民,變相分子﹙失業人口﹚及分母﹙勞動人口﹚皆減少;又例如,少了的勞動人口,如果他們都是就業人口,意味市場上多了職位空缺,可讓原本失業的人填補,令失業率能夠保持「穩定」。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鄧希煒則表示,本港失業率仍維持偏低水平,相信主要由於近年移民潮等因素,令本身勞動人口(分母)及失業人口(分子)均減少所影響,導致市民觀感與政府數據出現落差。

但他續稱,目前本港企業倒閉情況持續,預計失業率會有上升壓力。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移民潮流失的不少是出於事業黃金期的壯年人才,而港府近年透過人才計劃吸引的多為內地人才,但很多人才都是傾向於先安頓子女在港教育,然後才找工作,不少可能先行從事保險業,出現職業錯配情況。

情況三、勞動人口大減︰讀書、退休「取代」失業

香港整體自2016年以來突破700萬人,至去年更達721.32萬人高峰,今年年中略回落至718.82萬人。人口上升,但當中列作失業率「分母」的勞動人口卻減少,致令本港勞動參與率其實向下。過去,勞動參與率一直維持在60%或以上,但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跌穿60%,至今未能回升至該水平以上,近年並持續下跌,至今年7月至9月僅有57.1%。

事實上,整體勞動參與率下降,除了移民因素外,也可反映人口開始工作的年齡延遲,又或提早退休趨勢明顯。在市道不佳的情況下,勞動人口也可能因失業及難找工作,而提早退休,或者延遲開始工作的年齡,按現時定義這批人並不列入勞動人口之中,因此也不會被定義為「就業」或「失業」,變相也減輕了失業人口數目壓力。

李兆波表示,失業率其實未能反映工作及收入減少等就業市場變化,故此要了解就業市場情況,除了失業率,也可同時參考其他資料,例如打工仔的收入水平等。 (Facebook)

情況四、未能反映因市道差而導致收入下跌

失業率除了未能完全反映失業情況外,其實也未能反映因市道差而導致收入下跌、轉工或被減薪的人群。

經濟學者李兆波表示,失業率其實未能反映工作及收入減少等就業市場變化,參考應屆畢業生找尋工作情況,因為人口流失,工作其實並不難找尋,但大型企業較高薪資的工作,供應則屬非常有限,故此要了解就業市場情況,除了失業率,也可同時參考其他資料,例如打工仔的收入水平等。

與此同時,統計處對於失業率的統計,也有不少「盲點」,官方的失業統計傾向將長期失業者如老人,家庭主婦及殘疾人士,界定為「經濟非活躍人口」,但隨著社會變遷及時代步伐,失業率定義未必能「與時並進」,新興起的年輕人slash族群(斜槓族),則未有相關定義,而其收入相對不穩定,「拉勻」可能少過「打工」,也未能在就業數據上有所反應。

統計處表示,目前「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沒有關於「斜槓族」的定義。。(Reuters)

統計處表示,目前「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沒有關於「斜槓族」的定義。「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是統計處一項持續進行的抽樣統計調查,旨在搜集有關勞動人口、就業、失業及就業不足的資料以及一些有關人口和社會經濟特徵的資料。是項統計調查涵蓋全港陸上非住院人口,但不包括公共機構或社團院舍的住院人士及水上居民。該調查所抽選的屋宇單位樣本涵蓋全港區議會分區,當中的房屋類型包括公營租住房屋、資助自置居所房屋、私人永久性房屋及臨時房屋。

事實上,據樂施會去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首季香港329.72萬就業人士中,有20.98萬人(6.4%)屬於在職貧窮(working poor),雖然較過往兩年略有回落,但有高達84.1%從事低技術工作,該比例高於2020年至2022年約82%。同時,有逾40%在職貧窮人士每周工作時數35小時以下,有16.2%即1.38萬人,更處於非自願的就業不足狀態,如開工不足。

據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5月至7月,每月入1萬港元以下的就業人士佔總就業人口達18.6%,月入1.6萬元或以下佔比則高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