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成半港人運動不足 體能未達世衞建議 附:規律運動5大好處

國際運動盛事將至,勢於香港掀起一股運動熱潮。不過,政府數據顯示港人體能運動不足,衞生署《2020-2022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發現,約25%成年人口體能活動時間不達標。缺乏運動是多種疾病的其中一個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部分癌症及肥胖。故此,大家觀看精彩的運動比賽之餘,最好身體力行,積極運動,煉成健康體魄。
↓↓↓↓↓立即參加↓↓↓↓↓
運動熱潮強勢來襲,搵出您的運動人格
玩遊戲賺688「01積分」,兼贏走近萬元️智能運動裝備
*活動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按此
報告顯示,15歲或以上港人每日平均體能活動時間由2014至2015年的106.3分鐘,銳減36%至2020至2022年68.6分鐘,相當於每日體能活動時間減少逾半小時。統計指,有24.8%的18歲或以上港人未能達到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體能活動量,女士有26.5%而男士有22.8%。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年滿18歲或以上的成人每星期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體能活動,或至少75分鐘劇烈帶氧體能活動,或相等於混合兩種活動模式的時間。此外,市民睡眠以外的躺着及坐着時間增至日均6.8小時,更有高達15%人口每日靜態時間超過10小時。
↓↓↓↓↓立即參加↓↓↓↓↓
運動熱潮強勢來襲,搵出您的運動人格
玩遊戲賺688「01積分」,兼贏走近萬元️智能運動裝備
*活動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按此
適量運動的好處眾多,只要持之以恆,可以多方面改善健康,包括減低死於心臟病的機會,減低患上糖尿病及高血壓的可能,並減低患上結腸癌的風險,亦有助患有高血壓人士降低血壓。適量運動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助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令長者更加健壯,更能活動自如,避免跌倒。運動還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運動無須劇烈,也可促進身體健康。每日的運動量,只要相等於消耗150卡路里熱量,已足以令身體獲益。換言之,持續較長時間地做不太劇烈的運動與做較劇烈運動一段較短時間,兩者對健康帶來的益處都是一樣。簡單來說,令人心跳加速加強、流汗或呼吸加重的運動,都可視作劇烈程度中等或適量的運動。
運動種類繁多,可按個人喜好選擇。據衛生署資料顯示,適量運動的例子有在30分鐘內踏單車5公里、在30分鐘內步行2公里、來回游泳20分鐘、打籃球15至20分鐘、跳繩15分鐘、在15分鐘內跑步1.5公里以及上落樓梯15分鐘。此外,做家務亦能達到運動的要求,例如洗車及打蠟45至60分鐘、洗窗或洗地45至60分鐘。
↓↓↓↓↓立即參加↓↓↓↓↓
運動熱潮強勢來襲,搵出您的運動人格
玩遊戲賺688「01積分」,兼贏走近萬元️智能運動裝備
*活動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按此
缺乏運動的人只要經常進行適量運動,也可改善健康狀況,但記緊要循序漸進。對一向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目標要低,起步要慢,如此既可避免肌肉疼痛和受傷,又可讓身體有時間調節。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例如心臟病、糖尿病、癡肥或容易患上這類疾病的人士,都必須先徵詢醫生的意見,才展開新的運動計劃。避免空肚做運動,亦不應在運動前吃得太飽,運動時,記緊喝足夠的水,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立即參加↓↓↓↓↓
運動熱潮強勢來襲,搵出您的運動人格
玩遊戲賺688「01積分」,兼贏走近萬元️智能運動裝備
*活動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