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新「領導」抗疫:一個蠍子與青蛙的故事?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周二(7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近3個月來首次親身主持新冠疫情的簡報會。與周日(19日)他在霍士新聞台(Fox News)受訪時表示「(疫情)將會消失,而且我將會是正確的」的表取態不同,特朗普這次罕有地直面事實,承認「疫情,很可能,不幸地,在變好之前,會變得更差」。

與4月底因為公開說出「注射消毒液」防治肺炎的奇想而停止進行的簡報會不同,在這次簡報會上,特朗普幾乎言必「新冠肺炎」,並沒有在這個他曾大讚收視甚佳的環節上,大談不着邊際的其他話題。在交代了一些數據、疫情現況、政府對策,並接受過記者提問之後,特朗普就結束了簡報會,全程只有37分鐘,比以往動輒一兩個小時以上的「簡」報會遠遠為短。

合格的總統?

雖然這場由特朗普親身主持的簡報會,沒有其他官員或衛生人員的參與,而且特朗普也以「中國病毒」(China virus)去暗作政治宣傳或攻擊,不過他的表現的確較過去負責認真。相較於以往高舉股市和失業率下跌的表態,特朗普聲言「我的政府會不顧一切去拯救生命」;相較於過去強調美國做得很好,特朗普卻說「我們國家的一些地區做得很好,其他就沒有那麼好」。

更重要的是,上月曾指人們戴口罩是要表達對他不滿的特朗普,繼日前在Twitter上表揚戴口罩是「愛國」行為之餘,這次也腳踏實地的呼籲:「如果你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去拿個口罩。無論你喜歡口罩與否,它們確實有影響。」

7月11日,特朗普在探訪醫院期間,首次在公開場合戴上口罩。(美聯社)

即使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特朗普在美國醫療戰略儲備、聯邦政府對各州的物資供應、美國新冠肺炎病死率等議題上,依然有不實聲明;不過,特朗普這次表現,也不能不說是符合了一個國家領袖最起碼的合格要求。

民情促變 不得不變

特朗普之所以有此轉變,當然也是出於選情考量。自6月美國疫情重拾升勢以來,他嘗試過無視疫情(例如把重啟的疫情簡報會搬出白宮以外的場地由他人主持);他也嘗試過發動白宮官員攻擊諸如美國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福奇(Anthony Fauci)等專業衛生官員。

然而,種種嘗試也未能讓他挽回民望。目前,只有約38%民眾滿意他對疫情的回應,不滿者則接近58%;其總統選戰對手拜登在民調上繼續領先他接近9%;有霍士新聞台的民調更顯示,認為疫情是國家最重要議題的民眾比例,比認為經濟最重要的高出接近一倍。

傳染病專家、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7月7日提醒美國總統特朗普不要陷入錯誤的自滿中。圖為6月30日, 福奇在首都華盛頓國會中發言。(Reuters)

在此等形勢之下,6月曾在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舉行大集會空席虛虛的特朗普,於7月15日已將其競選經理帕斯卡爾(Brad Parscale)撤職,又藉同一周有關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的演講向拜登大作政治攻擊,將白宮玫瑰園變成了自己的競選活動背景。不過,特朗普的幕僚們對如何為主子挽回民意卻有過嚴重意見分歧。

根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道 ,3月底才履新的白宮幕僚長梅多斯(Mark Meadows)曾反對白宮疫情工作小組的疫情簡報會,認為特朗普應集中重啟經濟和競選活動;另一方面,主持有關工作小組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則持相反意見。最後,白宮高級顧問康韋(Kellyanne Conway)指出特朗普民望在數月前每日主持疫情簡報會時較今日為高,特朗普才被說服決定要再次「親身上陣」、「認真」看待疫情,希望重建自己曾經擁有過的「疫情紅利」——當時他的滿意度和不滿度的差距曾收窄高達6個百分點,而滿意其抗疫表現的民眾比例也一度超過不滿者。

在2016年特朗普競選中的網上宣傳攻勢打響名堂的帕斯卡爾。(美聯社)

歷史重演只屬願望

如今,美國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穩定維持在5至7萬的高增幅,頗有3月中疫情急漲的氣勢。同時,曾於3月底迅速通過高達2.2萬億美元抗疫救濟法案的國會參眾兩院,如今面對疫情額外失業救濟金即將於7月31日到期,在各州回縮重開計劃的情況下,也預計會在限期前通過另一項至少價值1萬億美元的救濟措施。

此刻與3月中相比,果真有似曾相識之感。難怪特朗普想「歷史重演」,再在抗疫上扮演領導角色以挽回選情。

不過,既然時間是線性前進的,歷史就不可能重演。首先,經過特朗普唱淡疫情良久之後,今天他重新看到疫情的嚴重性,即使是他的支持者,也難免感到特朗普前言不對後語。3月時的特朗普是由忽視疫情變成重視疫情;今天的特朗普卻是由忽視疫情變成重視疫情,再回到忽視疫情,然而再重新重視疫情——兩者在觀感上的差別不言自明。

其次,3月時疫情來襲,大量放水短期內保住民生經濟是兩黨共識。其後,放出去的水卻沒有被好好利用,聯邦政府與一些州政府也沒有把握時間將疫情壓下。如今,疫情重拾上升軌跡,要再加放水,則是爭議重重。

副總統彭斯、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與白宮幕僚長梅多斯會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謀求盡快在共和黨人中為下一輪救濟法案達成共識。(美聯社)

根據芝加哥大學的研究,有68%如今領取疫情額外失業救濟金的人的收入,比他們失業前的收入還要高——如果國家要落實強硬封鎖政策,這種短期性措施能鼓勵人們放心留在家中,當然是利大於弊;然而,當抗疫變成了長久戰,這種失業救濟制度就變得難以持續。

問題在於,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早在5月通過了高達3萬億美元的救市法案,當中已將現有的每周600美元額外失業救濟延長至明年1月——如果共和黨妥協,則是民主黨之勝;如果共和黨不妥協,取消或減少現有額外失業救濟,則會成為選舉年選民收入轉眼大減的禍首。對此,共和黨傳出的風聲,只是會提出一次性的派錢措施。這種「朝不保夕」的政策如果是共和黨首選的話,則可見共和黨手中已無對策。

同時,特朗普一直傾向不加大聯邦政府對病毒檢測的支援(他大概認為檢測愈多,確診數目愈高,如此則不如不檢),同時也繼續主張3月中早已被黨友否定的代扣薪俸稅減免(此等減免只着益疫情下仍有穩定工作的人)。特朗普的堅持己見,也許會導致國會的救市法案未能如期推出。

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更嚴重的是,傾向輕忽疫情、反專業、反建制、相信沒有科學根據的假說、經常口出狂言的特朗普,能否在「抗疫總統」的演出之上有穩定的表現?對未來我們不能預知,可是過去數月的經驗卻證明他沒有。

如今,大家(包括特朗普自己)都知道全力將疫情壓下來,就如蠍子與青蛙故事中的過河一般,無論對經濟,還是對特朗普的選情也是最為有利的舉措。然而,特朗普自己也許就正如能一度說服青蛙(甚至他自己)的蠍子一般,此刻雖然又回到盡力抗疫的路上,可是半路中途,蠍子還是有其蠍子的本性,終究忍不住會螫青蛙一下,最後與之同亡。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說2016年的特朗普是靠其本性贏得了江山,四年之後,他也許會同樣因為他的本性,而將這個江山送到他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