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生死疑雲:讀朝鮮新聞應有的謹慎心態
由上周二開始發酵的「金正恩生死疑雲」,至今謎團依然未解。這六天以來,觀乎來自美、韓、中、日等媒體及消息人士,以及朝鮮官媒的報道,各界所發布的消息存在頗大矛盾出入。讀者們在這幾天難免對紛紜雜亂的相關報道感到吃不消。
面對接踵而來、看似真實卻難辨真假的朝鮮新聞,我們應抱持怎樣的心態閱讀?
朝鮮新聞的真假之所以難辨,主因固然是朝鮮當局的消息不透明、不流通,導致外國傳媒引述相關消息時,只能通過境內的關連人士「線眼」獲取某情報。
《紐約時報》製作短片,解說追蹤金正恩行蹤的「特別方法」↓
所以,儘管是擁有多年資深經驗的新聞工作者、專門研究朝鮮問題的學者,有時對於朝鮮新聞,尤其關於勞動黨領導層的消息,很難準確地報道及稽考消息真假,只能從多方第二手消息及間接資料,旁敲側擊,嘗試貼近事實的全貌,有時一不小心,甚至會出現誤報的情況。
有關金正恩身體狀況的新聞,源於上周二(21日)美國媒體CNN引述美國情報官員的消息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完成一項手術後處於重大危險的狀態(in grave danger)。報道同時引述接近情報的第二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正密切監視金正恩的健康狀況。
報道出現後,全球各界及傳媒紛紛跟進消息。青瓦台很快指出,未發現朝方內部有異常動靜;朝鮮新聞網站Daily NK引述單一消息來源指金正恩日前曾接受過心臟手術;日媒《週刊現代》在周五(24日)指金正恩因接受手術時發生事故,已變成植物人;路透社則報道中國派出專業醫療隊伍到朝鮮,但未能確定醫療隊伍的職責為何;美國專研北韓網站「北緯38度」今天(27日)引用衛星圖片,認為一列相信是金正恩專列火車,正停泊在朝鮮東部的元山市;朝鮮官媒《勞動新聞》亦報道,領袖金正恩向支援元山葛麻海岸旅遊區的工作人員致謝,惟仍未有發布相關照片或影片……
多方來源萬千,但總是無人能確實得知實際情況,不同媒體的報道之間甚至出現矛盾。
「謠言大國」?
過往幾年,我們經常聽到有關朝鮮領導層及金氏家族的謠言,但多數純屬猜測。最近的例子有金正恩的姑姑金敬姬(김경희/Kim Kyong-hui,亦譯作金慶喜)。
金敬姬的丈夫張成澤在2013年被金正恩下令處決後,金敬姬多年來無露面,故一直被多方認為同遭「處決」,或被流放。不過,時隔六年後,金敬姬在今年1月竟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並與金正恩及其夫人李雪主在三池淵劇場一起觀看演出,粉碎多年傳言。
還有的是當地著名歌手、據說曾是金正恩情人的三池淵管弦樂團團長玄松月。2013年,日韓傳媒先後報道,這位比金正恩大12年的女藝人,因「涉嫌拍攝、銷售、觀看性愛影片」而被當局「槍決」。不過,玄松月在翌年5月卻再次在電視節目上現身,直接將這單貌似確鑿的傳言打破。而且,玄松月後來皆有跟隨金正恩出席在新加坡、越南舉行的兩次美朝「特金會」。
在過去,這類謠言甚至曾與朝鮮領導人的「死訊」誤報相關。根據駐韓國台灣記者楊虔豪的文章,他回顧韓國《朝鮮日報》曾在1986年誤報朝鮮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遭槍殺身亡」。此報道一出,舉世震驚。不過,朝鮮官媒隔日便發布了金日成親自迎接來訪的蒙古時任總書記巴特蒙赫之照片,「金日成遭槍殺身亡」的傳言立時不攻自破。
【相關圖輯】傳金正恩病危|5年體重暴增40公斤 24張對比圖揭體型變化明顯(點圖放大瀏覽):
領導人生死 外界難以立刻「收風」
即使是朝鮮領導人去世這種重磅消息,外界人士亦難以確認消息的準確程度。朝鮮領導人去世,最終還是以官媒確認消息為準。
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去世34小時後,才由朝鮮中央電視台正式公布死訊。而且,金日成在哪裏去世,後來也受人質疑。據台灣傳媒引述學者李相哲的研究,金日成可能死在平安北道妙香山郡的香山宮邸,而非官方所說的平壤錦繡山議事堂。
至於第二代領導人金正日,則是去世52小時後才由朝鮮中央電視台對外公布消息。在此52小時期間,韓國政府並未收到情報,能夠確切肯定金正日逝世。
各方情報機構在官方確認消息之前,最多只能以軍隊調動、高層人員人手安排等間接證據,推斷朝鮮領導人的健康狀況。
凡此種種,皆令各界明白到,要了解朝鮮政局的全部,實屬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金正恩之謎 緣起為何?
當CNN首先引述美國情報官員的消息之後,韓國青瓦台、中國政府等均未能證實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初亦只稱「不知道金正恩目前的情況如何」,只說了一句「祝好運」。
更值得留意的是,金正恩並不是首次「神隱」。2014年9月,金正恩長達41天沒有公開露面,期間缺席最高人民會議、勞動黨創黨紀念日等重要活動,亦引來無數揣測。後來傳媒報道金正恩在此期間其實進行了腳踝關節手術,而金正恩再次現身後,亦被拍下撐著拐杖出席活動的情況──這類圖片過往在官方媒體上是十分鮮見的。
去年9月10日,金正恩出席超大型火箭炮試射後,也有長達一個月時間沒有公開露面,到了10月9日才重現公眾眼前,出席視察軍隊活動。
故今次金正恩「消失」至今長達十多天,論時間長短,並非奇異之事。媒體熱議,主要還是因為金正恩缺席了4月15日的朝鮮重大節日太陽節(即其祖父金日成誕辰紀念日),「金正恩生死疑雲」隨即甚囂塵上。
謹慎看待所有朝鮮新聞
由於外國傳媒往往難以從朝鮮境內獲得第一手資訊,各方消息來源不同,所以最終出現矛盾或說法不一致的情況。因此,我們在閱讀朝鮮新聞時,需要帶着謹慎的心態,時常提出疑問。由於採訪朝鮮新聞存在限制,所以即便是具公信力的外國新聞通訊社發布朝鮮新聞,其準確程度仍可能出現落差。
又或者這樣看,在過去有關朝鮮內部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朝鮮官方亦沒有馬上出來澄清事件,或表現極大反應。朝鮮這幾天沒多大動作,回應有關金正恩身體狀況的傳言。所以,這也許只是貫徹平壤政府的過往作風,既不急於反駁,同時亦可藉機審視國外傳媒及機構的情報蒐集能力,以及對己國的了解,究竟到達了哪個水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