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省港大罷工:華商與政府合作打擊工運

撰文:胡可智
出版:更新:

撰文:胡可智
(作者為民間書院講師、資深中學世史科老師)

香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Interwar period 1919-39),一直被認為被上海的光芒所掩蓋,香港其實與中國大局及東南亞政局有更大的關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和會令英國可以吞併更多的德國殖民地,令二十年代的大英帝國在領土及人口上成為歷史上的頂峰。同時,華盛頓會議在東亞的影響力,被美國及日本所限制,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民族主義乘時而起,海員大罷工及省港大罷工更直接挑戰香港的殖民地管治。

1922年海員大罷工

1922海員大罷工(網上圖片)

1922年一月至三月的海員大罷工,是二十年代的中國民族主義第一波,發生地則在香港,由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簡稱海員工會)組織,剛開始時有一千五百人參加。在蘇兆徵林偉民陳炳生三名海員領導下,罷工海員要求加薪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以追上飛漲的生活費。海員大罷工持續超過五十天,是華人勞工力量第一次真正在香港展現,當僕役、文員、侍應和電車司機全部離職,原本高高在上的歐籍人及高級華人發覺十分無助,香港政府求助於周壽臣何東羅旭龢等華人及歐亞混血裔領袖,但是這些精英卻最關心是防止工會取代他們成為華人社會的領導者。


這些華人精英堅稱罷工是有政治圖謀,是由「布爾什維克」鼓動。港督司徒拔處理罷工時反應過度強硬,於2月1 日將海員工會列為「非法組織」加以取締。3月4 日,罷工工人徒步返粵,途經沙田時遭警察開火射擊,釀成五死八傷。歷史學者陳明銶認為由於殖民地政府的舉措,令這場罷工演變成英國殖民地與中國愛國尊嚴與民族利益之間的全面政治對抗。最後兩方達成協議,政府撤銷查禁工會的法令,並將已拆走的工會牌匾放回原處。罷工成功。
 

因省港大罷工而獲英國委任的港督金文泰。(網上圖片)

1925年至1926年的省港大罷工

更重大事件是1925年至1926年的省港大罷工,顯示新興的中國革命民族主義如何影響香港。在1925年5月30日,英國人指揮的印度錫克巡捕在上海公共租界向一群中國示威群眾開火,至少九名示威者被殺,多人受傷,這宗史稱「五卅事件」,由於當時正為中國國共兩黨合作時期,香港工人由中國共產黨黨員鄧中夏蘇兆徵以中國國民黨黨員名份領導,廣州國民政府並聲援香港工人到廣州生活,香港殖民地近乎癱瘓,香港總督更為原本司徒拔(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換成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一方面工人方面的罷工糾察隊威脅工人罷工失去民心,華人領袖如周壽臣、羅旭龢組成「工業維持會」──一個有武力成份的維安隊伍,而且英軍也加強駐守;另一方面,金文泰明白香港與中國並無法完全分割,委任周壽臣為首位華人行政局議員、委任前清翰林賴際熙創辦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提升鄉議局為法定機構以化解省港大罷工後的緊張的華洋關係。

1925-26年省港大罷工(網上圖片)
上世紀本港華人精英周壽臣,後來創辦東亞銀行。(網上圖片)

戰前的香港史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民族主義發展有密切關係。在香港則以工人運動的方式出現,在二次大規模的工人運動後,香港的工人運動沈寂長達二十年。一方面原因是中國大陸由右翼的蔣介石及其國民黨表面上統一,香港政府亦厲行反共及取締工會;另外,香港也有比其他東亞優良的勞工法例及洋行工人的待遇亦較為優厚。在戰後,香港的政局將面對完全不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