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收藏誌:如果音樂有形狀
收藏,可能是人類獨有的行為,有些動物會儲存食物,人卻會把喜好之物收藏起來賞玩。收藏黑膠唱片就是這樣的一回事。
文:王榮堅
我有不少朋友,黑膠唱片的收藏量輕則數千,重則上萬,若每張黑膠連封套以半磅重計算,4,000張黑膠重量已達2,000磅,體積差不多可把一個約30平方呎的房間由底至頂填滿。若問他們為什麼收藏黑膠唱片,雖然興趣喜好有時不用問為什麼,但今時今日收藏黑膠唱片,價格已比十年前上升了不少,而且達到一定數量,如何安放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若你對收藏黑膠有興趣,應想一想收藏的目的和方向。即使是資深的收藏朋友,也可審視自己的收藏,是否仍與初衷一致。
CD還未面世,家裏已有一套「Denon」牌連唱片櫃套裝機,爸爸買了數張古典黑膠唱片,以為小孩子會在耳濡目染下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記得有一張是DG出版Perlman拉的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1。還是小學生的我當然不會「識貨」,放下一邊完全不理。到了有零用錢,我花錢買的第一張黑膠是日本歌星松田聖子的大碟。當時已屆CD起步的年代,但仍比黑膠唱片昂貴,一張本地CD的售價超過100元,黑膠才50至60元左右,在1980年代初,這不是一般大眾的玩意。那時我沒有所謂收藏的想法,只是從喜歡聽歌開始,買了一張又一張唱片。那時雖然買不起CD,但也不會考慮原聲卡式錄音帶。即使聽HiFi年資尚淺,也知道黑膠音質大勝卡式帶,而且黑膠唱片封套上的偶像歌星照片和內附的大頁海報,也是卡式帶所欠奉。
和很多當時的家庭相似,1980年代中掀起移民潮,我一家離開了香港,學生時代買的黑膠唱片都丟掉了(多可惜)!十年之後回流香港,也未有再玩,直至沙士期間因為工作不忙,空閒時間便上音響網站,不歸路從此開始。首先購入的是一台二手的Linn LP12唱盤,差不多同時間也開始愛上古典音樂。及後數年,我開始兵分兩路,一方面積極到音樂廳欣賞現場音樂,一年隨便也聽數十場;另一方面買黑膠唱片。雖然CD也有買,但不及黑膠唱片多,因家中面積實在有限,目前約藏有2,000張黑膠。比起一些朋友,連他們的十分一也未及。不過收藏唱片始終是興趣喜好,也不用鬥多鬥廣,隨自己的能力即可。過去十數年觀察自己和其他樂友,收藏唱片的原因都大同小異。
追求像真的聲音
黑膠的重播技術發展了超過100年,而CD才30多年。作為後來者,按理CD應該有較佳的音質,1980年代初的宣傳廣告除了強調CD抗磨抗損、腳踏不破外(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CD是會磨損的),也宣傳CD的音質更佳,音域更廣。但事實上一般以同一錄音來說,黑膠唱片可以保存較像真的聲音。CD驟耳聽起來好像更加清晰,但聽久了總是像人手加工似的,聽古典音樂時更會突顯這點。大家若有興趣,拿同一錄音的CD和黑膠一比就會明白,也證明了世上有些事情,不是後來者或新科技就會必勝。若聽HiFi是追求像真,那黑膠唱片重播音樂確實更勝CD,甚至數碼下載,但我亦有聽過人們要求「Better than real」的說法,這恕我沒法理解。當然,這是一般的情況,間中也有CD勝黑膠唱片的案例,特別是近年黑膠復興,唱片趕工的粗製濫造令質素有所下降。
自己動手玩器材
為何黑膠唱片好「玩」?因為播放時涉及很多部件,唱針、唱臂、唱頭放大,還要各部件當中的接線和避震,每一環都各有學問。每個部件也有它的聲音特性和搭配方式,可以一件件升級上去,對音響發燒友來說,最重要是有升級和挑戰的途徑。我有一位老友David,家中收藏了16個黑膠唱盤,35枝唱臂和約40個唱頭,他形容自己就是廚師,把不同的材料配搭好,可炒出不同的口味。但單買廠製品已不能滿足他好「玩」的性格,他要動手改裝自己的器材,David於是着手改裝他心愛的Lenco L75唱盤。本身是工程師的他,為這個1960年代生產的小型唱盤裝上重達200磅的黑板石唱盤座。黑板石唱盤是來自於國內的桌球枱生產商的石材剩料,經自己設計後再找師傅切割加工而成。
除了盤座,David也為唱盤的承軸打磨改裝,為它裝上三個黑板石臂板,當然也裝上了三枝不同長短的唱臂,和三個不同的唱頭。在一個唱盤「玩」了三個組合,以配合不同音樂風格和心情調校出不同的音色。除此以外,David也自行製作不同的材質的唱頭外殼,包括鋁合金、黃銅、石材,不同的木材,給Denon103唱頭更換外殼,以便調出不同的聲音,他的理論是音色的好壞不在於器材的平貴,而是在於器材的材質和設計,這方面是可以自行動手去「玩」的。
黑膠唱片播放器材的可玩性比CD和CAS(Computer As Source)大得多。基於重播的原理限制,CD機和CAS可改造和升級的部分不及黑膠重播系統多,一般只可整件器材更換升級。而且要正常播放CD也很簡單,換轉是黑膠,唱頭針壓,唱頭下針的角度、唱臂的安裝角度、唱盤的水平擺放、唱頭放大器和唱頭抗阻的配搭,都可能影響播放。在一切都調校好後,終於可放心播放自己心愛的黑膠,整個調校的過程都是成果的一部分,當然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難免有失誤、挫折和氣餒,令人患得患失,但也許因為有挑戰,播黑膠變得更好玩、更吸引。
弱點反成魅力
黑膠唱片的弱點是易花、易受損,又會積塵發霉,所以每次聽都要小心除去封套,又要用防靜電掃除塵,每有購入二手唱片或久未再播的唱片,也要用洗碟機和專用清潔液清洗一番,而且不論如何小心保養除塵,間中仍會有少許啪啪作響的噪音。奇怪的是我們從不介意,耳朵早已經訓練到可以過濾掉這些噪音,反而能令自己更專心唱片中的音樂,而且要盡量聽完一面(反正選歌不便),這對工作忙碌的發燒友來說,是一個訓練專注力的過程,非常治癒。
一張33轉的唱片,封套面積大約12吋×12吋,CD發明的其中一個賣點是體積小、易收藏,但黑碟封套的吸引就是在於夠大,一張吸引的黑膠,除了音樂之外,更包括封套的設計和美感,當年Pink Floyd的《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封套設計,就算不是Pink Floyd迷也應該認得它。很多樂迷就是因為被封套所吸引而購入唱片(這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但為着自己心愛的封面而收藏黑膠唱片,有何不可?不少封面設計就像畫一般值得掛在牆上欣賞,我曾在音響雜誌上見過專裱起唱片封套的專用畫框,真是聰明的設計)。有些黑膠唱片內會附送大海報,也是我們收藏的原因之一。
為刺激我們消費,唱片公司更會發行其他顏色的「黑」膠,甚至印上不同圖案或歌手頭像在唱片上。近期大熱的電影原聲唱片《La La Land》,除推出CD和黑膠唱片,也推出限量的美國版藍色印製的「藍」膠。當然馬上成為收藏家對象,據說街價已炒高了約一倍至300多元,還好它不是我杯茶,否則又要破財。
處理「身後事」的朋友
一個嗜好,除了本身有趣好玩外,更重要的是有同道和知己一起玩,由於黑膠本身是一個熱潮,身邊原本玩CD的也試玩黑膠,本身以前曾經玩過但CD熱潮來時放棄黑膠,有些曾中途放棄的朋友又重拾舊歡,加上報章雜誌的介紹推廣,耳濡目染下,大家自然會對黑膠產生興趣,因而入伍。
由於玩黑膠涉及的器材比較多,玩得好除了肯乖乖付錢外,也考驗耐性,正如其他一般嗜好,朋友之間也存在互相較量。當年我被一眾黑膠發燒友「一導升仙」之後,常常跟大隊四出互相家訪,真是讀萬卷書(音響雜誌),不如行萬里路,更不能沒有一套「見得和聽得人」的黑膠組合和珍藏唱片。我見識過不少簡單但好聲的黑膠組合,也見過幾百磅重、百多萬身價的組合。也有家藏萬計黑膠的古典音樂專家。當中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事實上人到中年,認識工作以外的朋友比以前困難,但自從十幾年前我再入黑膠大門,我認識的朋友比以前多,年輕的有,年長的更多,當中也有成為生命中的摯友,互相支持:因為大家家中的器材和黑膠唱片藏量不少,若有一天兩腳一伸,家人不熟識當中價值,也不知道如何處理「身後事」。
發燒友當中流傳着一個故事:以前有位發燒友經常對妻子「報細數」,稱自己的音響器材和唱片都是很便宜的低價貨色,以免妻子「囉嗦」反對。後來發燒友仙遊,妻子在街上找來一個收買佬,把家中的Thorens Reference唱盤,Marantz 7和9前後級,Tannoy喇叭和數千張珍藏頭版黑膠唱片以一萬多元賣掉,當年這組合的價值約等於一個太古城單位的首期吧。為免有此慘劇重演,我和摯友互相向對方保證,若果有一天人不在,對方會協助朋友的家人在市場上賣掉留下的器材和唱片。希望對方可以毋須擔心地盡情投入發燒。這種承諾聽起來有點傻,但大家都出於真心。
四出尋寶的樂趣
收藏唱片和收藏古董和藝術品一樣,要專心學習,否則要付上很多學費。一般本地雜誌介紹的發燒名盤,大部分都是音效先行的再版或限量版熱門貨,根本不值得收藏,反而台灣、日本和歐美出版的天碟指南和網頁更值得參考。說到交學費,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可說是一個教材。據報道,2014年9月他被控受賄時,在法庭上自辯說自己收入不少,但後來仍然負債數千萬的一個原因,就是花在音樂上面,當中包括購買黑膠唱片。他試過單日在一間以發售頭版碟聞名的唱片店大花19萬元,多年來單在一間唱片店花費也逾200萬。他更在庭上笑言,家中設有小型黑膠唱片倉,其清盤人接受家產時應該會感到高興。
其後,清盤人公開招標他所收藏的過萬張黑膠唱片和影碟,我亦有看過當中6,000多張古典唱片的目錄,說實在,當中沒有太多屬於收藏級項目。當時有唱片收藏家估計,全部藏品只值約50萬元,那位收藏家估計當時許仕仁是「見唱片就買」,並沒有對收藏品作出深入研究,大量買入了物非所值的貴貨。
其實eBay和一些二手黑膠網站已有大量售價參考,加上一些參考書的幫助,已經可以在二手唱片店中闖蕩,很多本地的二手店主人都很樂意和客人交流有關的知識,既然是二手,即價格的高低在於供求平衡和資訊的流通,多去二手店,除了有機會尋到寶外,也有機會和店主及其他同好交流,豐富自己的知識。偶然在二手店或在網上遇到心頭好,這種喜悅是難以形容的。
除了網店和本地二手店,我們出外旅行時也常留意當地的二手黑膠店,看看會否有奇遇。村上春樹作為一位有過萬黑膠的收藏家,他曾在文章提及他出外旅行最常去逛的就是中古二手黑膠店,常常都一箱一箱滿載而歸。我雖不是他的忠實粉絲,但這方面我都盡力學習,二手店、跳蚤市場、國外車庫拍賣、舊書店(間中也有黑膠),只要經過,必不放過。
投資升值的傳說
自從十多年前大家開始重新發現黑膠唱片的優點和收藏價值,市場上稀有甚至沒有紀念價值的黑膠唱片二手價亦水漲船高,網上拍賣如eBay的盛行也把黑膠唱片的價值透明化。有一位朋友以前常到法國一間二手黑膠店尋寶,近幾年去,發現很多都沒有標示價錢,詢問店主後才會入內上網參考網上成交價後報價,因為已再沒有尋寶的樂趣,我朋友後來也沒有再去了。
作為收藏者,慢慢發現二手價錢愈來愈高,藏品的價值比當初有增長。香港人,不,是全球各地的人也開始視收藏黑膠為投資項目之一。雖然,近年不少黑膠唱片已重新再發行,但不論從音樂感、歷史價值和罕有程度,頭版黑膠唱片都勝過再版。
近年追求頭版的風氣吹到國內,正如其他收藏品,一給同胞看上,價錢就只有向上爬一途了。在古典樂曲方面,1960出版的Leonid Kogon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頭版,如果狀態不俗,動輒叫價達5萬大元,數年前它再重新印製,全新的只售約300元。港人熟識的張國榮的《風繼續吹》頭版在淘寶網上瘋狂叫價6,000元人民幣。當然在一個有買有賣的市場,有時也很難說明價格的合理性,也不是凡是張國榮的頭版黑膠就是這個價錢,很多仍然在數百元的範圍之內。我也曾經不手軟購入一些罕有的古典唱片,現在回想,也不理解當時出手的勇氣何來,雖然今天價格比數年前更高,問題是除非買入目的如股票炒賣,否則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根本不會出售,是「死數一條」,實際意義不大。近年我更在意多聽多買同曲目但不同演奏家的唱片,跳出了收藏高價項目的迷思,正所謂「夠聽」就算了。
說實在,我收藏的黑膠唱片不算是珍品,主要還是以自己喜歡的曲目出發,數目也不算多,反正唱片太多,自己也沒有相應的時間來聽,而且愛聽的唱片也會多欣賞數遍。以前遇到會買,喜歡就買,不肯定喜歡的都買,結果回家才發現原來重複買了的,也有好幾次。今天我的結論是:收藏黑膠唱片到一個時間,要勿忘初衷,要問自己:為什麼喜歡聽黑膠唱片—因為我愛音樂。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