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全球每6人有1人曾經「不孕」 籲全球正視

世衛:全球每6人有1人曾經「不孕」 籲全球正視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曾患上「不孕」,對身心構成影響。且不論窮富,全球不同國家人民的不孕率均不相上下。

世衛4月3日發表報告,內容分析1990年至2021年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約有17.5%的成年人曾患上不孕的情況。

根據世衛定義,不孕是指男女在沒有進行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持續性行為1年或以上仍未能讓女性懷孕的一種生殖系疾病。根據數字,在高收入國家中約有17.8%的成年人一生中最少經歷過一次不孕的情況,而中低收入國家成年人中則約為16.5%。

世衛表示,不孕的問題是全球廣泛圍的挑戰,且不分貴賤。

雖然目前未知不孕的原因,但世衛指各國對治療不孕的配套不足,人們為尋求生育治療時,往往需要負擔高昂費用。世衛呼籲各國應制定措施,向不孕患者提供協助,同時呼籲各國應更好地收集不孕風險的數據,以分析不孕原因。

世衛:全球衛生總支出24年來首次下降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資料顯示,全球2022年衛生總支出,自2000年以來首次下降。

新華社報導,世衛組織星期四(12月12日)發佈的《2024年全球衛生支出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衛生總支出為9.8萬億美元(約13.17萬億新元),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9%。這是近24年來,全球衛生總支出首次出現下降。

報告稱,2022年全球高收入、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組別的人均國內公共衛生支出,與2021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健康”。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呼籲各國密切合作,實現全球健康公平。 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此外,自付費用仍然是30個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衛生籌資的主要來源。在其中20個國家,衛生總支出的半成以上由患者負擔,加劇了貧困。

世衛組織說,政府在衛生方面的支出,對於實現全民健康覆蓋至關重要。在全球45億人無法獲得基本衛生服務、20億人因醫療費用而面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降低衛生支出在政府開支中的優先順序,可能會造成可怕後果。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