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流失|長者跌一跌隨時性命不保!留意步速慢、握力下降5徵兆
據台灣衛福部統計,2021年有1813名當地人因跌倒死亡,在65歲以上長者死因中排名第2。
對此,台灣衛福部桃園療養院指出,當人們出現5大症狀時,就須注意身體變化,平時也要多注意居家環境安全,減少跌倒風險。
長者跌倒絕對可大可小,及早鍛練肌肉,保持身體良好狀況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按圖了解)
台灣桃園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王三平表示,老年人因年齡增長造成肌肉量減少,40歲以後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每十年更會減少15%,據調查,台灣生理衰弱或衰弱前期盛行率分別是6.8%至40.5%,老年人生理衰弱常伴隨肌少症、活動量減少、食慾不足、骨質疏鬆、睡眠品質不佳、容易疲累跌倒等生理問題,若沒有早期發現,輕則造成老年人跌倒機率,嚴重可能導致失能久臥在床。
王三平建議,大家可在家中自我檢測,若走路速度緩慢、上肢握力下降、從座椅起身或爬樓梯出現困難、過去一年內體重減輕5%、容易疲累等徵兆,長者過去1年來連續2次以上反覆跌倒更需要注意身體變化,以期減少長者跌倒等嚴重傷害發生。
台灣職能治療師陳怡卉表示,日前針對桃療慢性住院病患進行生理衰弱評量時,發現竟有17%個案有下肢肌力衰弱傾向,而對抗衰弱最有效的運動是阻力型運動,建議每周可安排2至3次,每次8至10組的動作重複約10回。
另外搭配健走、爬山、游泳,與平衡訓練、柔軟度訓練等有氧運動,太極拳、毛巾伸展操等運動效果更好。陳怡卉也建議,對抗衰弱,高齡者三餐需攝取足夠的熱量與優質蛋白質,或是適當補充營養品來加強,多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也是不錯的方法。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銀髮健康|身體隨年齡將現12種老化 參考世衛指引學怎健康老化
肌少症|肌肉60歲起流失速度變快 嚴重可影響走路 3招改善狀況
延伸閱讀:
50歲以上台人五成有痔瘡 上班族也是好發族群!醫籲可以這麼做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哪些原因會造成肌少症?
肌肉本來就會隨着年齡增加而漸漸流失,特別是到了60~70歲時,肌肉流失得會更快,而造成肌少症(或肌肉流失)的原因主要有5個……繼續閱讀